[新北-桃園]鶯桃縱走...到大溪當然要看古蹟吃豆花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活動時間:2023.12.31
天氣:冬天的陽光不會太曬
路線行程:火車-鶯歌-新北市美術館-龍窯橋-三水步道-中庄調整池-山豬窟公園-月眉落羽松-李騰芳古宅-月眉古道-大溪老街-中正公園(基點)-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巡禮:大溪公會堂-武德殿-六連棟-鳳飛飛故事館-建成商行-公車(回永寧站)

在2023年的年底,天氣正好,不會太熱也沒受到東北季風影響而下雨,北部就是走郊山晃晃的好時機。從鶯歌走到大溪,山友稱為鶯溪縱走,網路上也有鶯桃縱走,不過這一般是指從鶯歌走到桃園(車站)。鶯溪縱走大致上是沿著大漢溪的自行車道路線,中途遇到什麼景點可以轉過去逛逛,平緩起伏不大。這條路線最適合的時間其實是桃園彩花節時(大約每年11月),因為月眉附近的農田休耕,會有種植一整片花卉地毯可欣賞。至於到大溪老街就是放牛吃草了,要沿路吃吃喝喝,要看古蹟建築,任君選擇,看老宅華麗牌樓立面,一路買買買。

raw-image

鶯歌

8:05 剛剛過山佳站後就一片霧茫茫!恍若末日電影場景(我真的很愛史蒂芬金"迷霧驚魂"這部電影耶~而且電影最後表現得又比原著機歪)。鶯歌站出來也是濛濛的。

raw-image

不管是不是會有怪物出來,先吃早餐,呷繃皇帝大。這次不吃阿婆壽司,挑了間有點文青風格的早餐店。我搞不太清楚鶯歌車站的前後站,只知道比較熱鬧的是建國路,以往在鶯歌這邊走郊山也都是從建國路進出。今日往大溪走的路線則是從文化路方向,不過要吃早餐當然也是在熱鬧的市場這一側,鶯歌車站還是先從建國路出來。如果要直接往新北市美術館,現在鶯歌火車站有連通道可以直接走過去。
8:11 走往早餐店:三合號,看起來是舊式民宅改成的餐廳,就是去阿嬤家吃飯的年代(餐廳現在搬到附近的和平街囉)

店內擺設有蠻多...有的沒的,說復古也行,大致就是阿嬤年代的家庭用品(地上那支熱水瓶真懷舊)。這間小店提供選擇困難症一個解方,有一台轉珠璣,轉出幾獎就乾脆點那樣餐點,統一100元,特獎優惠可點125元的。

但我選擇困難症的症頭不嚴重,本原蟲毛病比較多的是偏食,還有"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因此迅速的以刪去法來到菜單的重點項目勾一勾。
原來"滷呷粿"是蘿蔔糕淋滷肉汁加上一顆半熟蛋。添丁蛋糕又是蛋餅+蘿蔔糕,這樣蘿蔔糕算是重複了。本原蟲擇點炒蘿蔔糕,還有加西生菜一起炒,讚讚,補充了青菜。

8:52 早餐吃飽飽,總算願意上路開始走,要先經過一小段熱鬧的早市繞到火車站另一側的文化路。靠近鐵道的圍牆側,一幅大大的由程代勒教授書寫的狂草,行雲流水般展示在牆上,底色是代表著當地的鶯歌紅。一開始就先文藝一波。另一側則是保留成發居的紅磚老騎樓

東鶯故事小徑

走進東鶯故事小徑(在咕狗地圖上的名稱),則是在修整中帶出鶯歌陶瓷興盛時代的老建築及故事。在40多年前陶瓷產業產業興盛時,此處有多間陶瓷倉庫及商店進駐,短短的東鶯故事小徑,訴說往日繁華。我一向喜歡走這種帶著歷史介紹的老街或古厝。

9:10 接連通道走往新北市美術館,從旁邊遙望這棟現代藝術風格的建築物,要趕著走往大溪,因此是走到周圍的河邊公園,草地上散落代表鶯歌的裝置藝術。

三鶯之心,三鶯之心空間藝術特區,在這片大草地上有蠻多藝術地景,都是切合鶯歌這個陶瓷小鎮的主題,最喜歡的當然是這套大餐碗盤,連湯匙都有附上,準備要開吃啊~

龍窯橋

9:24 走在一座造型很有藝術性的橋,龍窯橋。龍窯橋橫跨鶯歌溪,串連新北市和桃園自行車道。龍窯橋長85公尺,寬與高皆3.5公尺,採用鋼構桁架表現方式,外型看起來像龍身,打造三鶯龍窯橋的團隊提到當初橋身的構想靈感讓龍身好似飄揚在鶯歌溪上。

過龍窯橋繼續沿著大漢溪走,9:35 過三鶯大橋,此段以及後面一大段都是走在自行車道上,陸續都會遇到騎單車的騎士,要注意車子讓讓路,遮蔭比大概50%吧!

10:20 來到山水步道,山水步道後,行政區上就是桃園市。步道旁有鳥類看板介紹,前面會附一隻可愛放大版的當事鳥讓大家認識

大溪

大嵙崁親水園區

10:54 看到有片禿起來的平坦丘稜,是中庄景觀土丘,不過覺得又熱又懶就沒走上去。然後是一大片有點荒(=沒遮蔭)的地方,是整個大嵙崁親水園區,路旁有簡易地圖,有公廁和一隻不知道該說鯰魚還是蠑螈的裝置藝術,如果依照物種稀缺代表度來說,應該是蠑螈,不會有人想把鯰魚當作藝術品吧!
整個大嵙崁親水園區都沒遮蔭,依照配置圖可以走下方在溪邊的水岸步道,或是走上方的單車道、人行道,兩側(溪流)也有可相通的設計,不過因為都沒遮蔭,太陽直射,所以也沒下去水岸步道,心靈上覺得走上面比較快一些。

11:14 看到很大的水池-中庄調整池,中庄調整池的功能顧名思義"調整池"就是當調整備援石門水庫,平常是蓄水滯洪功能,颱風豪雨石門水庫濁度升高時,則提供備援的水源。
本來在猶豫要走左線還是右線,其實兩線會會合,只是風景稍有不同,結果選了從管理中心路過的左線,因為旁邊整片綠綠的田好像就是韭菜花田,一直沒來大溪看過韭菜花,不過花季是9月,此時一片看起來像蔥或韭菜那樣一根根一叢叢的田地。走到調整池盡頭另一個拍照著名景點是突出在水池的觀景台,而且地板是透明玻璃的,像是很短的天空步道,但此時圍起來不能進入玻璃棧橋觀景台,只能在入口觀賞。

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

11:40 繼續往大溪走看到橫跨在大漢溪上顯眼的中庄吊橋,上次來山豬湖時還在整建不能通行,現在也是熱門景點。過橋去逛山豬湖囉~

12:03 山豬湖園區現在打造成一個蠻適合闔家散步的開闊公園,步道多是平緩好走,有水池、荷花池、休憩平台等,時間差不多要吃中餐了,就找個休憩平台簡單吃行動糧,泡杯咖啡當午餐。

山豬湖園區內,我覺得另一個特點是石碑,上面刻畫的書法字體都很草,其實我都有想認真看是不是名家詩句,但從上次到現在都看不懂內容到底為何,勉強只有一面石碑可以讀出8成的字,因為本原蟲內建的字形辨識軟體基本上只能認楷書啦!

12:53 離開山豬湖園區,往月眉濕地走,途中會經過這個小小的大漢溪支流(草嶺溪),因為有地形落差營造出小瀑布,還有溪底各種形狀石頭,站在橋上看過去蠻漂亮的。

raw-image

月眉人工溼地

12:59 順著月眉路走自然就會來到"月眉人工濕地",園區最有名的就是近年來成為觀賞落羽松的勝地。此時有些落羽松已變色,黃黃紅紅的樹葉和水面的倒影,月眉人工溼地整個園區有很多裝置造景,最吸睛的當然就是立在水邊草地上,一大坨粉紅色的福壽螺蛋蛋。

李騰芳古宅

13:26 走在月眉路上,休耕的田裡開著整片波斯菊,隔著田地看向左側可以看到李騰芳古宅,還是彎進去逛一下。

之前來的一次有遇到導覽,詳細的了解了一下,此篇就不多著墨,預知詳情,請參考:大溪古道古宅遊

13:40 離開李騰芳古宅,回到月眉路走,路旁有幾棵盛開的梅花,走到底就遇到月眉古道叉路口,左轉走月眉古道。
14:02 穿過月眉古道,可往大溪老街,有看到簡易地圖上鳳飛飛故居的位置,但神秘民宅巷弄間繞了一下沒找到,直接穿往大溪老街。

從小巷弄穿出來直接就是大溪老街,越顯擁擠的遊客,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依照建築線拆除部分建築,當時居民就以牌樓立面來裝飾門面,商家以石材精雕西洋風格拱門樑柱和繁複華麗的浮雕圖案裝飾,保留至今的各商號牌樓立面,每一間的雕塑都不太一樣,互相爭奇鬥艷,有種街坊鄰居大比拚的感覺,每次看都覺得很漂亮,現在對此樣式的建築有更具體的名稱:「辰野金吾式樣」(介紹請見:https://j-media.tw/Article/Detail/31023)

小歇一下,來大溪要吃豆製品,找間有座位的小店吃豆花了~自己選配料,口感略厚實的豆花我蠻愛吃。還有可以帶著吃的各種餡料燒餅,外表酥脆,內餡飽滿。

突出屋頂的石雕裝飾,有鷹、有花、有貝殼,旁邊浮雕有瑞獸和各種花草。

普濟堂&大溪橋
吃完豆花後,雖然沿途看到幾種想吃的小吃,但多要排隊或是要拿著吃,好麻煩啊~就一路看著老街上巴洛克風屋頂,走到普濟堂拜拜一下(主祀為關聖帝君)保佑今日行程平安。再在人潮中走到中正公園,先俯瞰華美的大溪橋,這座新建的大溪橋是仿造日治時代原大溪古吊橋的外觀重建,復古拱門造型,加上橋身兩側仿造大溪老街牌坊的巴洛克式雕花。

中正公園

中正公園中有大溪神社遺址,雖然神社已經遭到破壞,但現在超然亭那座涼亭,仔細看基座保留大溪神社的礎石,前面(參道)還有一對狛犬和石燈籠。旁邊草地上有...雖然上次摸過了,但是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還是來摸一下基點(外面罩有壓克力罩子保護喔):大稽崁基石,大嵙崁溪(H116M),土木局町杭標,大正二年總督府土木局設的。

相撲場舊址,旁邊還有圓形的場地,中間有木造涼亭,我本來以為中間那個是休憩涼亭,但原來這裡是相撲場舊址。在民國時期有改建成圓形噴水池和睡蓮池,現在則回歸成圓形廣場休憩台,旁邊解說牌讓遊客知道以前這是相撲場。

蔣公蔣公紀念堂:再往旁走則是蔣公紀念堂(咕狗地圖上標示:大溪公會堂),日本時代的大溪公會堂,後來改建成蔣介石大溪行館(據說曾在此招待過前約旦國王胡笙和前美國眾議院議員周以德等人)。1976年改為蔣公紀念堂,現在由木雕生態博物館管理,有木家具創作展示空間。
不過我的重點是這個蔣公雕像背後45度的草地上,有基石啦!(是有多愛找基石~)這個是圖根點,名稱也是:大稽崁(又名大溪街)(H118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raw-image

大溪老街漫遊

武德殿
15:18 順著普濟路走看到一間頗有氣勢的建築:武德殿。1935年興建的大溪武德殿,在日本時代是警察修練柔道、劍道的場域,戰後1950~1999年間做為護衛蔣公行館憲兵隊的駐守空間。2000年憲兵隊隊部撤除後,武德殿大規模整修,整修後的武德殿屋頂保持原有的木質結構與青銅裝飾,目前則做為博物館特展館。進去看武德殿目前是規畫整個大大的空間,內有木頭藝術展示,從外面旁邊抬頭可以清楚看到屋頂上的鴟尾和懸魚。
武德殿建築源於日本傳統社殿,歇山頂形式的屋頂,兩側破風置木作懸魚,屋脊兩端安置鴟尾。鴟尾:中國古建築屋脊兩端安置的避邪或納祥物,古人以為海中蚩精能避水患,故多以蚩為飾。因形似鴟尾,故稱為「鴟尾」。傳統日式建築多為木造,裝飾鴟尾有著保護建築物免於火災的意涵。武德殿雖然已經是加強磚造結合木屋架,仍然沿用傳統鴟尾裝飾,反映著日式建築的演進。

武德殿再往旁走的大大間木造平房則是大溪歷史館,舊時稱為四連棟,四連棟是以前大溪警察宿舍群中23戶建築中的一部份。這一區為舊時的大溪郡役所、留置場和彈藥庫,當時各地郡役所內設有警察課,並設置「留置場」進行拘留工作,戰後大溪郡役所建築由大溪警察分局使用,而留置場被沿用做為短暫拘留嫌疑犯的「拘留所」空間。
雖然稱為大溪郡役所,當時管轄地區可是包含現在的桃園市復興區、新竹縣尖石鄉。

六連棟
15:24 再往旁邊走看到好幾間連在一起的房舍,重新整理後都有開放參觀,是六連棟,是大嵙崁支廳時期興建的六連棟職員宿舍。現在裡面有展示模擬當時住戶生活的空間及物件,還有包含當初住民自行增建的廚房、浴廁等空間。

鳳飛飛故事館

15:29 鳳飛飛故事館的建築物本體,在日本時代為「大溪郡役所警察課長官舍」,從日治時期~2015年,歷任的大溪警察首長居住在此。2021年轉作鳳飛飛故事館,裡面最豐富的就是鳳飛飛出的各種唱片封面。

新南老街

看著大溪老街的觀光地圖,上面有標示通譯第城和古城牆遺址,所以參觀完鳳飛飛故事館,就回老街方向找通譯第城遺跡,不知不覺來到新南老街,和剛剛整條熱鬧的攤販商圈不同,新南老街很安靜,我這個喜歡各個房子牌樓立面的就很開心,沒有人擋住,可以悠閒慢慢看這些華麗的雕飾。
新南老街從清末至日治時期便是集政經、文教於一身的豪宅精華特區,清代撫墾總署、日治時期之郡役所、郵便局、小學校、公會堂、武德殿等公家單位匯聚於此。富商簡阿牛、加藤仁作、秀才呂鷹楊都是當時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老街單號側為有錢人宅邸,雙號側則為工人房、倉庫與民宅,一條街看盡貧富縮影(資料來自於:桃園縣觀光導覽網)。另外這兩戶「烏衣舊族」、「龍塘世第」的堂號,超吸睛,是移居大溪的名門望族,"烏衣"讓我聯想起烏衣巷。

建成商行
15:45 老街上最吸睛的「建成商行」,即是富豪簡阿牛的宅院,羅馬拼音的外語店號(一路看過來真的只有它有英文字耶)、黃銅包覆的中央圓頂、對稱式山牆、西式雙柱、遠超過一般店面的3倍大面寬等,凸顯簡家財力雄厚。相鄰的「永春」、「先記」牌樓是呂姓大家族的豪邸,山牆上的孔雀開屏氣勢磅礡,鰲魚、麒麟、琴棋書畫等中式祥瑞雕飾、以及剪粘花草設計都頗具巧思,當年建造時據傳皆以帆布覆蓋,免得建築樣式被抄襲。(資料來自於:桃園縣觀光導覽網)

大溪通譯第城遺址
16:03 按照地圖,從那個很像廟宇式觀景台穿過來到大溪國小操場,(廣告~從新南老街走來操場時,還路過"杏芳食品",不知不覺就提了盒乳酪球出來,還加了店家line,真恐怖)。找不到通譯第遺跡,照樣請出咕狗小幫手,都是用這個城牆樓門的照片顯示,原來國小和球場就是通譯第遺址
1843年,臺灣大族林本源家族,建造了一座大宅「通議第」(當時林平侯受清廷誥封為通議大夫,所以便將這座城池命名為「通議第」),基地總長約216公尺,寬144公尺,四周的圍牆有4公尺高,厚達4.5公尺。大宅建成後,居民以此為中心,沿著周圍聚集,開店做生意,逐漸發展成大溪現今的街區雛形。後來林家遷居板橋,通議第在日本時代逐漸傾頹,現在只留下城牆石塊散落各處,基地大約是今天的大溪國小和運動場。(資料來源:https://wem.tycg.gov.tw/News_Content.aspx?n=15441&s=1175178

raw-image

古城牆遺址(就是通譯第的城牆)

16:08 觀光地圖上還有標示古城牆遺址,我從通譯第(國小球場)出來在菜市場走啊走的在找(因為我預設以為是有點高的牆面),走累了看到對面排隊好多人!原來是這邊最有名的卡哩卡哩(大溪有多間卡哩卡哩店,網路傳說這間最好吃),坐下來看卡里卡里隊伍,猜測自己去排應該買不到了,此時嘆氣往旁一看~叮咚!這個石砌矮牆就是通譯第城的古城牆啦!如果對遺跡打卡有興趣的人客,記得先找到卡哩卡哩,然後看對面的石頭矮牆就是囉!(感謝卡哩卡哩,下次來大溪早早就去排隊買,我很愛吃卡哩卡哩的)
這裡有林本源家族建設整個通譯第城的歷史介紹,很完整喔!
https://city.gvm.com.tw/article/104050

這一區塊的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是台灣首座無圍牆博物館及桃園市首座市立博物館,包含這些木造房舍、鳳飛飛故事館、李騰芳古宅等建築,如果喜歡看日治時期的牌面,幾條大溪老街建築算進去更是豐富。大溪老街除了看日式老宅觀光行程外,也有不少可以吃可以買的,像是乳酪球(某年開始乳酪球變成當地名產,我知道的有三間店)、卡哩卡哩(上次在李騰芳古宅幫一對情侶拍照,他們手上也提卡哩卡哩),很多間豆干(很遺憾,我對豆干沒興趣就沒研究)

最後,雖說走累了,但走到外面馬路(慈湖路)要搭回昆陽站的公車時,發現等車的人不少,這樣可能沒座位,只好更往上游走到"大溪站"等車,這樣也是走一整天累噗噗(腳好痠)。

前一次來大溪走齋明寺古道、御成古道、李騰芳古宅與大溪老街,對李騰芳古宅與大溪神社等有較詳細的介紹:大溪古道古宅古意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毛原蟲的沙龍
22會員
121內容數
藉由健行登山與旅遊,探訪這片土地上曾經活著的記憶。 以行程路線記錄為主,努力認識花草蟲獸為輔。 那麼"吃"呢?邊走邊吃是一定要的啊~
龜毛原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6
前一天雖說摸了個百岳,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跟摸魚差不多,今天要認真走點路,昨日訪中央山脈,今日闖海岸山脈!安通越嶺,GO~ 起至花蓮玉里安通溫泉區,終至臺東長濱竹湖村,安通越嶺道是第一條穿越花東海岸山脈的步道。這是阿美族與平埔族結親路,是傳教士入後山的傳教路,也是居民走私魚貨菸草的運輸路。
Thumbnail
2025/08/06
前一天雖說摸了個百岳,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跟摸魚差不多,今天要認真走點路,昨日訪中央山脈,今日闖海岸山脈!安通越嶺,GO~ 起至花蓮玉里安通溫泉區,終至臺東長濱竹湖村,安通越嶺道是第一條穿越花東海岸山脈的步道。這是阿美族與平埔族結親路,是傳教士入後山的傳教路,也是居民走私魚貨菸草的運輸路。
Thumbnail
2025/07/31
本來的路線是關山嶺山縱走溪頭山,但出發前寒流來襲且天氣預報不好,抵達南橫埡口時,氣溫只有0度!還颳著強風飄著細雨,好冷喔~由於快上溪頭山時有危險地形,下雨怕滑,領隊就當場改成關山嶺山+花東網美景點靡爛行,這種天氣在六口溫泉泡泡腳也開心啊!最大收穫:關山嶺山回程時,看到歷史上的關山越嶺警備道路。
Thumbnail
2025/07/31
本來的路線是關山嶺山縱走溪頭山,但出發前寒流來襲且天氣預報不好,抵達南橫埡口時,氣溫只有0度!還颳著強風飄著細雨,好冷喔~由於快上溪頭山時有危險地形,下雨怕滑,領隊就當場改成關山嶺山+花東網美景點靡爛行,這種天氣在六口溫泉泡泡腳也開心啊!最大收穫:關山嶺山回程時,看到歷史上的關山越嶺警備道路。
Thumbnail
2025/07/18
冬天的北北基容易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所以雙北的山友們,通常會藉此往南移動進行登山健行活動。之前玩臺北遍路的石佛(先自首沒收集全),嗯~可以到新竹玩支線任務,新竹西國33所巡禮,日治時期設了33座石觀音,現在十八尖山保存有24尊,一次去可以抓24尊,CP值頗高,還可附帶一個小百岳,GO~十八尖山遍路
Thumbnail
2025/07/18
冬天的北北基容易受到東北季風影響,所以雙北的山友們,通常會藉此往南移動進行登山健行活動。之前玩臺北遍路的石佛(先自首沒收集全),嗯~可以到新竹玩支線任務,新竹西國33所巡禮,日治時期設了33座石觀音,現在十八尖山保存有24尊,一次去可以抓24尊,CP值頗高,還可附帶一個小百岳,GO~十八尖山遍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好行獅山線的交通方式,以及北埔知名景點綠世界生態農場和北埔老街的遊覽內容、花費、停留時間和必看必買推薦。此外,也提供了一些小心得和旅遊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好行獅山線的交通方式,以及北埔知名景點綠世界生態農場和北埔老街的遊覽內容、花費、停留時間和必看必買推薦。此外,也提供了一些小心得和旅遊建議。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Thumbnail
大溪前往鶯歌的路上,沿途的風景如詩如畫。這裡的農村風景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尤其是三峽與大溪之間的山巒,更是美得讓人陶醉。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彷彿一條綠色的波浪,緩緩向天邊延伸。每當清晨或傍晚,陽光斜照在山巒上,映出一層層金黃的光輝,讓人不禁為這大自然的美景所讚嘆。 這裡的農田與水
Thumbnail
大溪越靠近鶯歌的地方,也越多工廠,從農村到工廠,既有一種時代變遷的無奈,也有著對美好景象的珍惜。隨著工廠逐漸取代農田,大溪的風貌也在悄然改變。然而,在一片鐵皮屋的後方,一顆美麗的櫻花樹依然屹立,象徵著自然與美好依舊存在。 這顆櫻花樹,如同大溪的守護者,默默綻放著,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九重葛也在前面
Thumbnail
大溪越靠近鶯歌的地方,也越多工廠,從農村到工廠,既有一種時代變遷的無奈,也有著對美好景象的珍惜。隨著工廠逐漸取代農田,大溪的風貌也在悄然改變。然而,在一片鐵皮屋的後方,一顆美麗的櫻花樹依然屹立,象徵著自然與美好依舊存在。 這顆櫻花樹,如同大溪的守護者,默默綻放著,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九重葛也在前面
Thumbnail
這條往鶯歌的小路彷彿是一段通往田野與自然的旅程,行經其中,彷彿能夠感受到時間的緩慢流逝和心靈的平靜。大溪的繁華與熱鬧在大漢橋的那一端逐漸遠去,右轉之後的這條小路變得寧靜而安詳,兩旁大部分都是廣闊的田野,只有零星的房子點綴其中。 隨著道路緩緩下降,視野逐漸開闊,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田野映入眼簾。這裡的田
Thumbnail
這條往鶯歌的小路彷彿是一段通往田野與自然的旅程,行經其中,彷彿能夠感受到時間的緩慢流逝和心靈的平靜。大溪的繁華與熱鬧在大漢橋的那一端逐漸遠去,右轉之後的這條小路變得寧靜而安詳,兩旁大部分都是廣闊的田野,只有零星的房子點綴其中。 隨著道路緩緩下降,視野逐漸開闊,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田野映入眼簾。這裡的田
Thumbnail
看到河濱自行車道鳳凰花開,驚覺時序已進入五月,今天打算騎一趟大棟山405高地,順便往北下滑探訪桃園神社,再從八德更寮腳繞回大漢溪自行車道! 經過城林橋很
Thumbnail
看到河濱自行車道鳳凰花開,驚覺時序已進入五月,今天打算騎一趟大棟山405高地,順便往北下滑探訪桃園神社,再從八德更寮腳繞回大漢溪自行車道! 經過城林橋很
Thumbnail
2023-11-28 大溪往桃園 因為實在太熱,中午在大溪老街用黑糖剉冰解決了第一餐,然後才吃點熱食,幫直播用的手機緊急充了電,就扛上背包出發了,這一路有個大關卡,就是內山公路大上坡,但是在過武嶺橋下方的時候,我們轉錯了彎,反而走到了比較平緩的大鶯路,然後再轉瑞仁路接介壽路。 這個狀況讓我們
Thumbnail
2023-11-28 大溪往桃園 因為實在太熱,中午在大溪老街用黑糖剉冰解決了第一餐,然後才吃點熱食,幫直播用的手機緊急充了電,就扛上背包出發了,這一路有個大關卡,就是內山公路大上坡,但是在過武嶺橋下方的時候,我們轉錯了彎,反而走到了比較平緩的大鶯路,然後再轉瑞仁路接介壽路。 這個狀況讓我們
Thumbnail
吃過飯後,我們從大溪的登龍路往大溪老街的方向走去。今天雖然不是假日,但還是有許多人在這裡逛街。男女老少都有,可見這個地方的觀光還蠻不錯的。我們基本上沒有逛街,都是買東西吃的。豆干、黑糖糕、月光餅都買了,主要就是這些東西,小朋友喜歡沒辦法,買吧。 走到街底這裡有個缺口可以看向武嶺橋,景觀還不錯。走階
Thumbnail
吃過飯後,我們從大溪的登龍路往大溪老街的方向走去。今天雖然不是假日,但還是有許多人在這裡逛街。男女老少都有,可見這個地方的觀光還蠻不錯的。我們基本上沒有逛街,都是買東西吃的。豆干、黑糖糕、月光餅都買了,主要就是這些東西,小朋友喜歡沒辦法,買吧。 走到街底這裡有個缺口可以看向武嶺橋,景觀還不錯。走階
Thumbnail
3/30(六)這一天想邀大家來鶯歌玩,我們去採集,然後做一束架構花,為花束簡單包裝後,帶著花去 Tina 廚房用餐,去鶯歌陶瓷博物館走逛,活動結束後 ,還剛好可以去參加陶博館舉辦的醃脆梅活動……
Thumbnail
3/30(六)這一天想邀大家來鶯歌玩,我們去採集,然後做一束架構花,為花束簡單包裝後,帶著花去 Tina 廚房用餐,去鶯歌陶瓷博物館走逛,活動結束後 ,還剛好可以去參加陶博館舉辦的醃脆梅活動……
Thumbnail
​ ​​新北市鶯歌區有平地有山區的地形、加上這裡出名的陶瓷產也成為鶯歌區的人文與自然交錯特色。新北市鶯歌區對於登山客來說絕對是優質的登山好地方選擇。在鶯歌區內鶯桃微笑山線一定不能錯過百年大榕樹旁的傳統豆花攤車。 百年大榕樹餐車豆花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福源山步道百年大榕樹 ​
Thumbnail
​ ​​新北市鶯歌區有平地有山區的地形、加上這裡出名的陶瓷產也成為鶯歌區的人文與自然交錯特色。新北市鶯歌區對於登山客來說絕對是優質的登山好地方選擇。在鶯歌區內鶯桃微笑山線一定不能錯過百年大榕樹旁的傳統豆花攤車。 百年大榕樹餐車豆花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鶯歌區福源山步道百年大榕樹 ​
Thumbnail
今天天氣非常好,太陽公公溫暖照耀很適合出遊!下淡水溪鐵橋真的是個假日好去處!免門票免停車費,帶著愛吃的飲料跟食物,找片喜歡的草地就可以野餐了,很適合小孩跟毛孩盡情的奔跑,大人就可以放鬆的躺在野餐墊或帳篷裡吹著微風,閉眼休息感受微風吹過身體的舒服,睜開眼就是一大片的花海「大波斯菊」美麗盡收眼底!在這裡
Thumbnail
今天天氣非常好,太陽公公溫暖照耀很適合出遊!下淡水溪鐵橋真的是個假日好去處!免門票免停車費,帶著愛吃的飲料跟食物,找片喜歡的草地就可以野餐了,很適合小孩跟毛孩盡情的奔跑,大人就可以放鬆的躺在野餐墊或帳篷裡吹著微風,閉眼休息感受微風吹過身體的舒服,睜開眼就是一大片的花海「大波斯菊」美麗盡收眼底!在這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