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2023.12.23
天氣:白茫茫下霧雨突然來了個小冰雹
參加隊伍:蘇老大自組
路線行程:第一天:前一晚夜宿池上-關山嶺山-關山-池上糜爛玩-玉里
第二天:玉里-安通越嶺(安通越山)-三笠山(路邊摸基點)-北回歸線標-臺北
本來的路線是關山嶺山縱走溪頭山,但出發前寒流來襲且天氣預報不太優,抵達南橫埡口時,氣溫只有0度!!!而且還颳著強風飄著細雨,好冷喔~由於快上溪頭山時有危險地形,下雨怕滑,大家又拖拖拉拉一副不想上山的行為,領隊就當場改成關山嶺山糜爛行(喔耶~)這種天氣,好歹六口溫泉泡泡腳也開心啊!

關山嶺山
關山嶺山算是入門級的百岳,回想起來好像也是我第一顆百岳?而且那次走到快嘿咕,車子剛抵達我就有頭痛跡象,走到步道上喉嚨發癢一直想咳嗽,速度也如烏龜般,很有掙扎感的才爬到山頂,一趟行程下來明確知道本原蟲容易有高山症,以後要上高山都先行預防。不過第一次走百岳的南橫三星因為天氣之故變成了南橫雙星,是的,就是沒去三星中比較花時間的庫哈諾辛山,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隔不久南橫公路就封了很多年,我也就一直保持南橫三星缺一(俗稱三缺一)的狀態。這次關山嶺山縱走溪頭山行程,我們其實都是被溪頭山吸引,因為溪頭山算是一個蠻有特色的山頭。在南橫公路上有交通管制(梅山口-向陽段),早上7點開始放行,因為也要抓下山的時間,17點時間到人車通通要離開南橫公路)所以若要趕時間(還有搶登山口的停車位),通常都會7點前到管制點排隊等入場。
7:30 抵達大關山隧道口,此處即為關山嶺山的登山口,天氣依舊冷冷霧霧,哭哭唧唧下車整裝好,即使是小霧雨也要穿上雨衣雨褲防濕兼保暖,無法抵抗(領隊)只好出發了,起登時此地溫度大約是0度。

從隧道口旁明顯的沙土路徑走,右轉繞過隧道上方,就是往關山嶺山,隧道口旁的入口有路程介紹牌。關山嶺山步道單程1.5公里,來回只要3公里,是南橫三星中距離最短的山,是不是看起來很簡單啊~關山嶺山爬升要450公尺。

從大關山隧道旁的破碎岩石山壁陡坡往上走,接到芒草和松針的山徑。
8:07 來到一處拉繩的岩壁,下著小雨時岩壁較滑,不過有繩索輔助沒問題的。此拉繩岩壁上去後就是中央山脈主脊的稜線,關山嶺山的登山道就是順著右前方走在稜線上。

8:39 霧濛濛的,即使走在山稜上,也看不到好風光。走一段木板階梯上坡後,看到1K的牌子(剩下0.5K到山頂),怎麼覺得這個1K走好久?
9:07 從碎石坡的邊緣順著稜線往上走,上去就到了!(這是真話,不是對山友喊的那種"再5分鐘就到了"的唬爛話)
地上有點像石蓮花的-尼泊爾籟蕭(玉山抱莖籟蕭比較狹長),上來到一處空地,歇息一下吃點心補熱量。
9:25 走上來山頂,關山嶺山,H3176M,三等三角點(No.1683),天氣不好,早早出發抵達山頂的就我們一隊(後來下山途中有陸續遇到其他人上山)。在山頂上等著拍照時,突然來了一下小小的冰雹,大家集合要拍合照看到掉在地上小小的冰珠才恍然大悟下冰雹啦,看著往溪頭山的方向更是整片白牆什麼都看不到(雖然我們在登山口要出發時就打消要前往溪頭山的念頭)
雖然頗冷,肥嘟嘟的金翼白眉還是跑來跳啊跳的想討食。
難得大家有點小悽慘的登頂百岳,來張苦中作樂的合照(內心其實還蠻開心的,因為已經要打完收工,下山玩囉)

9:33 太冷又沒景,還被冰雹K了一下,走原路下山。霧氣稍散時,走在稜線看向左下方,隱約可看到大關山隧道口那片停車場。
10:19 下山的方向才看到,下山往大關山隧道口是左路,但在右側山腰隱約有看到路跡,這就是關山越嶺警備道路(遺跡)。
關山越嶺道,前身為總督府為「管理」各「蕃社」所修築的理蕃道路,日本人為了治理布農族,於昭和6年(1931年)全線貫通穿越關山嶺山山腰的「關山越警備道路」,在海拔2930公尺處的越嶺點(台東廳-高雄州境界)設有高雄州與台東廳界碑、休息亭等,是台灣最後一條警備道路,也是最長的一條,從高雄六龜到台東關山,全長171.6公里,沿線設有32間駐在所。
此處即為關山越嶺道的越嶺點,隊友所站立的位置,差不多就是最高點(2930M),當成是州廳界亭址吧!

下圖為此行超哥貼出的歷史舊資料,上下圖對照像不像吧!歷史照片在越嶺點有境界木樁。

10:50 下來回到大關山隧道口,還記得要給南橫埡口(2722M)那個石頭拍個照哩!
利稻
12:02 車子往玉里方向行駛,來到利稻部落,我們就說去逛逛吧!假日的利稻當天剛好有個小小的農產品市集,剛好中午,也有不少遊客來此逛。
原來"利稻"名稱的由來是因早期生長大量野生的Litu(野生枇杷),布農族祖先就將此地取名為Litu,光復後重新劃分行政區,就以音譯"利稻"為部落名。
名產店內大概就是一些金針花、筍乾、蘿蔔乾等乾貨,當然還有各式小米酒!在草地上的農產市集則有高麗菜,我和同伴就一人買一顆,50元/顆。利稻、摩天嶺這一區的高山高麗菜很有名的。
在部落隨意逛時,看到一間房舍(利稻活動中心)部分牆壁以石板屋的方式表現,還蠻漂亮的房子。

六口溫泉
12:45 從利稻繼續往外移動,經過六口溫泉,大家說反正今天時間很閒散,下去泡溫泉啦!六口溫泉,六個小池子所以取名六口溫泉吧!蓋住一半變成三口溫泉。(不過在2025年1月,南橫公路上有落石砸中其中2個池子,不知道修復沒)。剛好有空位,我們也脫鞋子下去泡腳。
六口溫泉是早年開鑿南橫公路時,築路工人發現有溫泉水順著岩壁湧出(現在看向對面山壁也能看到水流出及礦物質沉積造成山壁變色的景象),於是挖洞引出泉水,修築成6池簡單的泡湯池,2008年縱管處重新整建後成為知名的六口溫泉。
關山
13:50 腳底泡熱後,走南橫公路繼續往外移動,抵達叉路口時,池上~關山...兜吉?大家想一下,晚上要回玉里,我們比較少去關山,去關山吃中餐(嗯~算中餐吧)。來到關山的天后宮(因為有寬敞的停車場),對面就是臭豆腐&肉圓。
關山天后宮佔地很廣,主祀天上聖母(媽祖),雖位於關山鎮,不過信徒卻遍及池上、海端、鹿野、延平等鄉鎮,是台東縱谷地區最大的媽祖信仰中心。
關山肉圓
本想吃關山臭豆腐,比較看看和玉里臭豆腐&池上臭豆腐的差異,但排隊人潮有點多,可能要半小時以上,那就走到另一面吃關山肉圓吧!而且我們入座點完餐後,吃到店裡的最後7顆,正好被我們點光,老闆準備收攤,吃完店就打烊了。關山肉圓是用炸的,皮頗Q,內餡的肉也結實,豬血湯裡還有一些大腸,肉圓配豬血湯就很搭。
轉個彎就是關山市場(臭豆腐在市場內),還可逛逛其他名產店或攤位看想吃什麼,很方便。紅茶洋行的飲料也不錯喝,又大杯。
紅衣小女孩,欸~不是。
15:20 領隊說下午去池上附近摸個基點,在前往的路途中,看著地圖想到附近有個網紅景點,於是找來到萬安國小振興分校。操場旁教室的牆面上有一整面穿著原住民服飾的阿美族女孩彩繪,利用既有環境和畫作結合,描繪一位阿美族少女,坐在樹叢上凝視遠方(不過去參觀時做為椅子的樹叢已被修剪),少女後方站著一位穿現代服飾的男孩,身揹傳統圖騰側背包,象徵地方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這是時立集團推動的「為愛上色Color, Way of Love」計畫,從2015推廣至亞洲地區。法籍街頭藝術家柒先生(Julien Malland Seth)受邀來台,留下四幅壁畫作品,包含台東萬安國小、花蓮瑞美國小、新竹錦屏國小,以及花蓮六十石山上留下的水塔作品。
有集點卡癖的看倌們,知道了吧!除了振興分校之外,還有三個壁畫要收集喔!不只是這幅壁畫,關於池上振興部落的其他國際藝術家創作品,請參考以下新聞介紹:
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1475093.htm

萬安山
15:45 在197線至3.1K處叉路,轉東9-2線往萬安磚窯方向,走約0.45K,路邊的電線桿編號為「電光327Y12」此處就是登山口。隱隱約約 的路徑,領隊在前面砍草,我們隨後撥草前進,快到山頂開著一片王爺葵的花。
15:49 大概5分鐘就可到山頂(領隊把路清好的前提下),萬安山,H338M(剛才馬路是H325M,爬升只有10多公尺喔),三等三角點(No.4230)位於水泥平台上。
欸~領隊還在基點旁邊繼續清理,因為除了三等三角點外,旁邊灰色的圓柱狀塑膠管裡,其實有中研院的衛控點,除此之外,更旁邊還有圖根補點。

省政府圖根補點的臉和身體都露出來啦!所以如果有基點迷來萬安山,記得一次要收集三個喔!
池上-天堂路
16:10 天堂路位於池上鄉萬安村龍仔尾聚落,以往到池上多是去伯朗大道,這次來另一個網美景點-天堂路。
在整片的稻田(可惜現在是休耕時期,沒有綠色也沒有金色稻田)中間一條S形蜿蜒往前方延伸的道路,一直過去可以穿越伯朗大道。還有月牙形造景的盪鞦韆,這是藝術家撒部‧噶照,以漂流木為材料,結合原民文化與多元媒材製作的藝術裝置,被稱為天堂鞦韆,坐在其中盪漾欣賞天堂路稻田及行人,搭配遠方南橫的山景,浪漫耶~在天堂路上騎單車也是很悠閒。
可以看個觀光署提供的天堂路即使影像聞香一下咩: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42331&uid=25012&keystring=
玉里-玉里麵
19:23 晚上7點到玉里民宿安置好,該出去找晚餐吃。大家說要吃玉里麵...前提:以前吃過幾次玉里麵後我真的很無感,後來不管哪間的玉里麵我都興不起想吃的慾望,這次在池上稍晚了,有些小吃店已經收攤,走來到璞石閣還有賣麵,門口是點餐機器,也就是在機器按一按投錢後,可以取得糧票,傳統麵店有引進自助點餐機器,覺得還蠻有趣特別紀錄。然後我吃的是大滷麵,有很多青菜不是棒棒嗎?(而且這個大滷麵的麵條對我而言比玉里麵好吃)
夜宿玉里,因為隔天要走這附近的安通越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