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發現,這兩年一杯珍珠奶茶的價格,已經快要追上一個便當?不論是 50 嵐、清心,還是 CoCo、迷客夏,幾乎所有手搖飲品牌都在 2023–2025 年間陸續調漲,每杯普遍貴了 10 元以上。多數人直覺認為,這只是「通膨」或「原物料上漲」的結果,但若深入追溯,會發現珍奶漲價背後,藏著一場關於木薯粉、台灣農業,以及品牌方與供應商的結構性博弈。
台灣的「國寶」:珍珠,其實仰賴進口原料
珍珠奶茶誕生於 1980 年代,從台中春水堂、翰林茶館起家,短短幾十年間風靡全球,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飲品。然而,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根據進出口數據,在 2020–2025 年間,台灣自東協進口的木薯澱粉累計總量約 402 萬噸,其中 泰國就占了九成以上。換言之,台灣珍奶產業幾乎完全「綁死」在泰國的供應。
台灣並非沒有種過樹薯。1974 年時,國內樹薯種植面積曾高達2 萬 6782 公頃,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酒精發酵與養殖飼料。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廉價進口澱粉衝擊,加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樹薯栽培逐漸消失,如今僅剩 約 30 公頃,成了相對稀有的作物。
根據農委會與產業統計,台灣每年進口的木薯澱粉,八成以上來自泰國,其餘則依賴越南、柬埔寨等國。換言之,這杯屬於台灣的國民飲料,其實建立在高度進口依賴的基礎之上。
疫情後的系統性轉變
手搖飲漲價,不只是單純的通膨,而是疫情後供應鏈結構徹底改變的結果。過去,木薯澱粉市場屬於「買方市場」,採購方有相對優勢;如今卻逆轉為「賣方市場」。背後原因主要有三:
- 氣候風險加劇:泰國、越南等主要產區,頻繁遭遇乾旱、洪水,直接影響木薯產量與品質,供應商自然握有抬價籌碼。例如 2020 年東南亞洪澇,木薯減產導致價格急漲。
- 新興市場的競爭:根據泰國市場數據,2022 年起木薯澱粉價格快速攀升,2023 年一度突破 19,000 泰銖/噸,相較前一年漲幅超過 9%。雖然 2024 年初略有回落,但中國作為最大買家,其食品與生物乙醇需求仍持續支撐價格。對台灣而言,由於八成以上木薯澱粉仰賴泰國進口,一旦泰國價格波動,台灣幾乎無法分散風險。
- 國際運費暴漲:疫情期間,海運價格創下歷史高點。木薯澱粉屬低單價大宗貨物,運費往往比原料還貴,採購成本顯著增加。航運指數如 BDI、SCFI都能證明這段飆漲行情。
除了價格波動之外,台灣的進口結構也在發生微妙變化:從泰國走向印尼與越南
- 台灣在 2023 年大幅減少木薯澱粉進口量(-34.7%),同時調整來源結構,增加自印尼的採購。
- 越南出口雖然受中國需求下滑影響,但台灣市場份額上升,已成為其第二大出口地。
- 這顯示出台灣業者正在進行「產地分散」策略,以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市場(泰國)。
從漲價到替代:品牌方的抉擇
1. 價格的遞延效應
原物料漲價不會馬上反映在消費者端。原因在於:
- 採購經理通常簽有長期合約,短期內還能用舊價格出貨。
- 品牌會先消耗低成本庫存,再觀望競爭對手動作。
- 當多重成本壓力累積到極限,才會進行一次性的「集體漲價」。
因此,我們看到的不是立即暴漲,而是 2–3 年持續緩升,逐步推高消費者的習慣價格。但如下圖所示,木薯粉的現貨價格其實在2024年就完成了回落。

泰國木薯澱粉出口價格走勢(FOB Bangkok, 2022–2025)
2. 手搖配料的替代與混合
為了降低成本波動,供應商開始嘗試替代方案:
- 珍珠:以木薯澱粉為基底,加入部分馬鈴薯澱粉、地瓜澱粉或變性澱粉,以降低成本,同時盡量維持 Q 彈口感。
- 糖漿:從傳統蔗糖轉向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以獲得價格穩定性。
- 配料多元化:積極推廣仙草、粉粿等部分可在地生產的原料,既分散國際風險,也能藉此包裝成差異化的產品特色。
品牌的策略性漲價與行銷操作
對消費者而言,漲價往往顯得「遲來」。其實,這正是品牌的策略。
品牌通常會選擇在成本壓力累積後,一次性進行「有感」漲價,同時搭配品質訴求。例如強調「使用小農鮮乳」、「採用高山茶葉」、「拒用人工果糖」等,將漲價合理化為一種「堅持品質」的行動。
換言之,這不只是被動的成本轉嫁,而是一種 價值再包裝:透過行銷話術,讓消費者相信「價格更高=品質更好」。
凱西結語:一杯珍奶的隱藏成本與啟示
一杯珍珠奶茶,看似只是一種解渴的甜點,實際上卻承載著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品牌的經營智慧,以及台灣農業的限制。漲價並不是單純的通膨結果,而是氣候風險、國際競爭、海運成本與人力租金等多重壓力的疊加。當供應商為了確保供貨而調整配方,當品牌方在價格與品質間的不斷拉扯,消費者手中的每一杯珍奶,都是這些壓力的即時反映。
而且,轉變早已開始。台灣品牌已經嘗試透過仙草、地瓜粉等本土原料,降低對進口木薯粉的依賴;同時以「手工熬煮」或「在地小農」等價值敘事,讓漲價合理化。這些都不是未來的想像,而是正在發生的策略調整。
呼籲品牌們,漲價或許無可避免,但透明化、合理化,才是真正維繫信任的關鍵。畢竟,一杯珍奶不只是價格的遊戲,它承載的是消費者的信任,也是台灣文化輸出的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