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關係裡,
我慢慢失去了那個原本會撒嬌、會期待驚喜、會開心討拍的我。
後來才知道,
不是我變了,
是那段關係不容許我,做那樣的自己。
我不再主動分享,也不再期待共鳴。
因為每一次的坦白都換來冷回或無視,
久了,我學會了閉嘴,也學會了獨立。
我們像兩個合作生活的人,
有時連搭夥都稱不上。
我們的溝通做不到,
我們的理念落差太大,
我們的連結不是愛,是習慣。
我常常在壓抑中過日子,
明明心裡有聲音想說出口,卻選擇吞下。
為了家、為了和諧、為了不吵架、為了不再受傷,
我變得愈來愈沉默,也愈來愈不像我自己。
有時候我也問自己:是不是我也不夠愛你?
也許是。
也許我不是不夠愛你,
只是我早已在遷就與壓抑中,把愛一點一點弄丟了。
—
我以為我能撐過去,
但後來,底線被打破了。
不是一次,而是那種積累了很久、終於崩塌的那一刻。
我終於明白,
有些離開不是逃避,而是自救。
我不是為了懲罰誰才離開,
我是為了不讓自己永遠失去自己。
現在回頭看,
我真的不再恨你,也不需要你說對不起。
你不是壞人,你只是無法給我我要的生活。
我們可能本來就不適合走在一起,
但我謝謝你,陪我走過那一段,
讓我清楚知道:
我不要再為了所謂的「安穩」而犧牲自己,
不想再成為關係裡,永遠收著、讓著、撐著的那一方。
你讓我知道,我其實可以做自己。
我其實應該被好好對待,不是總被要求堅強。
我也曾渴望有人照顧,但我不再渴望你來完成。
—
這封信,不是責怪,也不是告別,
而是我對過去那個忍太久的自己,一次正式的擁抱。
謝謝你讓我看見,
真正的愛,是不需要一直壓低聲音與退讓自己才能換來的。
我現在不會再為了關係而折損自我,
我只會為了更完整的自己,選擇走向更真實的生活。
願你平安,
也願我,下一次愛人時,
能夠保留那個會撒嬌、會笑、會亮晶晶看著對方的我。
——來自一個不再委屈自己、也願意重新愛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