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讓宮崎駿動畫電影陪伴長大的孩子,定會前往某些地方朝聖,一個是台灣的九份,另一個則是德法邊界的Colmar(另一個說法是Freiburg)。九份是《千與千尋》的原型,《霍爾的移動城堡》描繪的便是Colmar的建築,而《魔女宅急便》的原型據説是位於瑞典Visby,雖然片中也出現不少格子屋。
喜歡宮崎駿動畫的朋友們,一定會察覺到宮崎駿超愛畫格子屋,影片中一排排的格子屋,對於長年居住在德國的我,是再熟悉不過的街景,本人便定居在滿是格子屋的小鎮上。然而,回到台灣去走那《千與千尋》之路,卻要跨越千山萬水。
這次回台,光是九份就去了兩次,理由很簡單,我有兩個熱愛旅遊的弟弟,與他們各去了一次,意外地變成遊覽兩次。第二次參訪九份時,目的地原本是十分瀑布,途中順帶又走了一遭。
沿著狹小巷弄,蜿蜒爬上山腰,爲的是能看到九份的海景。小巷兩側懸掛著紅色的燈籠,千與千尋的氛圍頓時拉滿,目不暇給的美食,立即讓人想起,千尋的父母著魔般吞嚥各種美食,彷彿這些美食具有難以抗拒的魔力,引人食指大動。
我們卻只選擇了芋圓。
九份芋圓是如何成名?我並不清楚,很久以前曾經看了一齣言承旭主演的臺劇,劇名忘了,劇情簡單説來,是敘述一位單親母親,辛苦地在九份賣芋圓維生,獨自撫育具有音樂天份的兒子言承旭最終發光,不計一切付出的母親心願得償,有點像周杰倫的故事。藉由網路的力量,現在才知道劇名叫做《心星的淚光》,長年以來這齣連續劇,讓我將九份與芋圓做一個緊密的聯想。
走上山腰看到那片海,弟弟領我走入一家很僻靜的茶館,這裏沒什麽遊客尋訪,大片落地窗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那片海,就這樣我們擁有了一整片壯麗的海景。一切是那麽地從容靜謐,將我們與熙攘川流於巷弄中的人潮隔離,將那些遠來朝聖的日本觀光客,遠遠抛諸腦後。
茶壺吞吐著雲霧,小火慢慢地煮著水,我們靜靜地將熱水倒入白瓷茶具中,優雅地捻起精緻的瓷杯,默默地看著遠方落日染紅海水,看著夕陽緩緩沒入山頭,靜心品嘗著一下午的寧靜與自得。
這裏有台灣的山海情,有產自台灣的金萱茶,有日本的宮崎駿,還有來自德國的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