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 --「佛性如土地」譬喻的文獻脈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地

(喻)佛性好像一塊土地。土地能使一切草木的種子生根發芽,而佛性也能使一切眾生的善根功德增長壯大。

佛學常見詞彙 (陳義孝居士編著)

raw-image

「佛性如土地」譬喻的文獻脈絡

一、原典層(經論原文)

  • 《法華經.藥草喻品》 要點:強調「一地一雨」普潤,雖然同受法雨,眾生因根性差異而各得利益。 原文摘句:「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而諸草木各有差別。」 特徵:並未直接說「佛性=土地」,而是以「平等承受」來示佛法普遍。
  • 天台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七上) 要點:將譬喻拆解清楚:土地=能生(實相/一實相)、雲雨=佛法、草木=根機。 原文錨點:卷七上〈釋藥草喻品〉。 特徵:建立理論階梯,使後人能把「地」與「佛性」連結。
  • 《六祖壇經.付囑品》 要點:建立「心地—法雨—種子」的對應:心地如地、佛性如種子、說法如時雨。 原文摘句:「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 特徵:佛性不是「地」,而是「種子」;但同樣說明「依地而生」的概念。

二、辭典層(後出綜述)

  • 《佛學大辭典》〈一地〉 定義:以地譬眾生佛性,「一切善根功德皆依佛性而生。」 特徵:首次明確下「佛性=土地」的等式。
  • 《佛光大辭典》〈一地〉 定義:眾生佛性能生一切善根,並引《法華經》「雖一地所生,一雨所潤」。 特徵:補強天台之釋「地者,實相也」。
  • 《佛學常見辭彙》〈一地〉(陳義孝編) 定義:流通版固定句式,即「佛性好像一塊土地,能令善根生長」。 特徵:最貼近您最初引用的表述。

三、觀點對讀(重點異同)

  • 經典原文:《法華經》只說「一地一雨普潤」,強調佛法平等,未直稱佛性=土地。
  • 祖師註釋:天台釋義將「地」定位為「能生之本體(實相)」,成為後世推廣的理論依據。
  • 六祖壇經:心地=土地、佛性=種子;與辭典不同,但同樣凸顯「地的承載力」。
  • 辭典版本:直接將「佛性=土地」定式化,便於流通與理解。

四、「佛性如土地」譬喻的文獻脈絡對照表




「佛性如土地」譬喻的文獻脈絡對照表

raw-image

Footnotes

  • 《妙法蓮華經》卷五〈藥草喻品〉,大正藏第9冊,p.21c。
  • 《六祖壇經》卷下〈付囑品〉,大正藏第48冊,p.352b。
  •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七上,見大正藏第34冊,p.58a。
  •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條目〈一地〉。
  • 《佛光大辭典》,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1988,條目〈一地〉。
  •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8,條目〈一地〉。

五、結論

這句「佛性如土地,能令善根生長」不是經典原文,而是辭典歸納式的定型語。

  • 思想來源:《法華經·藥草喻》之「一地一雨」,強調平等與承載。
  • 註解支撐:天台智顗《文句》將「地」釋為實相。
  • 平行系統:《六祖壇經》則以「心地—種子—時雨」來說明。
  • 後世簡化:辭典將之濃縮為「佛性=土地」,方便普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6會員
87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此品全文以雲雨藥草的譬喻來再次說明佛法一乘的觀念。         世尊首先再次解釋佛法智慧與功德無法說盡,加上眾生根性不同,才以隨宜所說的方便法來開示眾生。佛陀以三草二木的不同大小來譬喻眾生的不同根性,小藥草比喻人與天人,中藥草比喻聲聞與緣覺,大藥草比喻藏教菩薩,小樹比喻
Thumbnail
此品全文以雲雨藥草的譬喻來再次說明佛法一乘的觀念。         世尊首先再次解釋佛法智慧與功德無法說盡,加上眾生根性不同,才以隨宜所說的方便法來開示眾生。佛陀以三草二木的不同大小來譬喻眾生的不同根性,小藥草比喻人與天人,中藥草比喻聲聞與緣覺,大藥草比喻藏教菩薩,小樹比喻
Thumbnail
攝身守意,柔和自安;施與無畏,相融無礙。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攝身守意,柔和自安;施與無畏,相融無礙。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喜》
Thumbnail
我看花,花自繽紛;我見樹,樹自婆娑; 我覽境,境自去來;我觀心,心自如如。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Flowers are by nature beautiful. Trees are by nature vital. The world is by nature transie
Thumbnail
我看花,花自繽紛;我見樹,樹自婆娑; 我覽境,境自去來;我觀心,心自如如。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Flowers are by nature beautiful. Trees are by nature vital. The world is by nature transie
Thumbnail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心立願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真如佛性是永恆的寶藏。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慈悲智慧是心靈的財富,發心立願是精神的動力,勤勞精進是軀體的資產,真如佛性是永恆的寶藏。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 道生,則心淨。心淨,則自然。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心正,則本立。本立,則道生。 道生,則心淨。心淨,則自然。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知足如點金石,可使接觸的東西變黃金─幸福;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處的境界變淨土─快樂。
Thumbnail
知足如點金石,可使接觸的東西變黃金─幸福;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處的境界變淨土─快樂。
Thumbnail
諸供養中,法的供養第一;諸功德中,心的祝福為上。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諸供養中,法的供養第一;諸功德中,心的祝福為上。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