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父市位於兵庫縣北部但馬地區的中心地帶,一級水系圓山川流經東部地區,主要市區位於圓山川及其支流八木川、大屋川的匯流處,西部有兵庫縣最高峰冰之山,北部則有妙見山,兩座山皆位於冰之山後山那岐山國定公園的範圍內,周圍環繞著雄偉壯麗的自然風光,面積422.91平方公里,佔兵庫縣面積的5.0%,但馬地區的19.8%,屬於日本海型氣候,整體多雨濕潤,冬季,大陸季風吹拂,降雪量較大。
養父市歷史悠久,擁有繩文時代的陶器和石器時代、洞穴祭祀遺址以及眾多令人回想起古墳時代(1185-1292)的文化遺產,在明治時代,紡織廠和其他設施遷入,促進了商業和工業的發展;冰之山和鉢伏週邊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滑雪勝地,近年來,該地區已成為滑雪和單板滑雪等戶外運動的基地,以及京阪神和中國四國地區的訓練營;JR山陰本線沿著圓山川而行,從八鹿站和養父站前往京阪神和山陰地區約需兩小時,此外,市北約10公里的但馬機場到大阪機場約35分鐘,總人口20,633人。 https://www.city.yabu.hyogo.jp/index.html

圖片來源:養父市官網
核心戰略是將整個城市轉變為一個「開放式創新」的實驗場域,並以「內生性發展」為基礎,巧妙地利用外部企業和人才的資源來活化本地。
1. 規制緩和促進農業革新/法人農地取得
養父市於2014年獲指定為「国家戦略特区(中山間地域の農業改革拠点)」後,藉由農業分野的規制緩和,允許一般企業取得農地、進入農業領域,打破耕作放棄地與農業從業者高齡化等問題,這使得農業朝六次産業化邁進,促成新型態農業實踐與企業投入,成為區域再生的重要驅動力。
2. 「Yabu Super City」構想推進數位轉型與智慧服務
養父市正推進「スーパーシティ型国家戦略特別区域」構想,透過與數位風險管理企業(如エルテス)合作,推動社區智慧化、資料安全與地方服務創新。
プレスリリース・ニュースリリース配信シェアNo.1|PR TIMES
3. 數位市民服務與災害備援系統建構
市政府聯手日立,利用當地極高的 My Number 卡普及率(約 90.9%),打造「パーソナルデータ連携基盤」(個人資料連結基盤),以支持未來的「線上投票」與「避難所管理系統」,強化小型地區的數位治理與災害應對能力。
プレスリリース・ニュースリリース配信シェアNo.1|PR TIMES
4. 運用 metaverse 打造虛擬旅遊與城市形象
養父市與吉本興業合作打造地方創生型的「メタバース」平台——「バーチャルやぶ」。其中設立了虛擬觀光案內所與導覽,甚至模擬明延鉱山坑道、採掘遊戲、一円電車等互動體驗,吸引遊客以全新虛擬方式認識在地文化與旅遊景點。
プレスリリース・ニュースリリース配信シェアNo.1|PR TIMES
AMP[アンプ] - ビジネスインスピレーションメディア
5. 與高等學府協作推動智慧教育與未來構想
養父市與慶應義塾大学研究所(KMD)簽訂協定,啟動「Yabu 2050 – IKUKAN Concept」計畫,並舉辦親子數位工作坊(WAFU Project),讓市內兒童及家長學習網路與資訊科技,藉由教育深化數位素養,為區域未來培育人才。
此外,也與關西國際大学締結地方創生全面協定,涵蓋防災、健康、交流、領導力培育等多個領域,並透過學生與國際人才交流推升地方活力。

圖片來源:養父市官網
6. 轉型再利用舊校舍作為產業振興據點
市府將舊建屋小學校舍改造為「6次産業化支援センター」,作為農產品開發與在地連結基地,並希望進一步吸引大學或相關研究機構進駐,促進產學合作和地方創新。
7. 推動循環農業與清潔能源實踐
於數位田園都市構想視察中展示,如酒米栽培與利用沼氣廢渣進行番茄栽培的循環型農業模式,展現農業與環保共榮可能性。
8. 活化公共空間與文化交流
新建的 Yabu Civic Exchange Square (YB Fab) 成為文化與公共交流據點,司為市民與藝術家的交流場域。例如舉辦浮世繪展覽等文化活動,強化地方身份與美感提升。
コンストラクション・マネジメントの阪急CM
九州製紙
9. 教育與金融知識結合農業體驗
舉辦結合農業與金融的教育活動「やぶチャレ」,由旅館 Trip Base 預約住宿者與市民參加,透過農作體驗與金融教育相結合,培養青少年對城市和農業的認識與興趣。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金融教育支援機構
養父市善用國家戰略特區資格、數位轉型、農業革新、文化再生、教育合作與公共空間活化等多元策略,匯聚成獨特的地方創生樣貌。

圖片來源:養父市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