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週五的靈感。
8月瑞希回歸,我還是有一搭沒一搭的跟著調整步調,一度覺得太依賴別人了,應該要按著自己的步調行動。
前幾天看到活佛松柏仁波切的宣傳和廣告,好像開了線上課程,我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是真的嗎?好像又是一個「大師」開課,可能因為之前Master事件加上前陣子愛莉莎莎的瑜伽大師課,讓我起了疑心,同時也覺得大師會這麼商業嗎?其實這是我的一個固有信念,我覺得商業不好,大師如果要賺錢,背後的意念就不純粹了,儘管這不是事實。
隔天看到瑞希和仁波切對談,讚譽有加,我馬上覺得「哦大師是真的。」哈哈哈,下一秒覺得果然太依賴瑞希,是非對錯似乎都跟著他的判斷。好,我要靠自己思考並行動,9月的訂閱制先不要跟了,練習一個月看看。
仔細看瑞希分享與仁波切的對談內容,提到有六個要素讓我們自由豐盛,心靈和實際面都是,我想知道,又決定跟上九月的訂閱制。
反思這段過程,我發現我的問題是透過聽讀資訊便覺得自己改變了。前幾天剛好看到有人分享由於資訊取得容易,人們看過知識性的內容誤會自己已經內化吸收,作者分享他的作法是,看完一本書後寫下消化和可應用的內容並實際行動後才會看下一本書。
我想起前陣子每天認真看書時覺得自己「好像」成長了,沒有實際應用其實只是自我感覺良好。下筆當下想到,自我感覺良好會不會是第一步呢?感覺到狀態好了,便有動力下一步行動,OK,我的狀況是我沒有進到下一步就停了。
回到當下,我正在搭捷運,突然看到導盲犬,感到又驚又喜。很久沒實際看到導盲犬在工作,默默隔了一個車廂偷看,不打擾到他,而下班時間的人潮也讓我擔心他會不會不方便走路。
一股熱流從心裡竄上來,我濕了眼眶。感覺到這是宇宙的暗示,像是對我說著如果需要幫助,有個夥伴幫忙是沒關係的,有可能是一個毛毛夥伴,靜靜的陪著走。不確定我的理解是否是對的,先將感受想法紀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