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和王寶吵架,事情不大,我們倆鬧彆扭,原本安排的行程取消,我一個人在外面晃,看到一家人,爸爸、媽媽和女兒一起逛街,頓時心酸,覺得我好像沒有爸媽的人,而我媽其實還在。
吃飯逛街都不是媽媽特別喜歡的活動,加上他的行程也多,老是約不到。一陣子我會積極約他,一陣子我覺得煩了算了就這樣維持淡淡的關係吧。
突然想到上次她說「你媽還在。」是啊,可是又怎麼好像很疏遠呢?我們之間沒發生過什麼大問題,只是兩人都不會經營關係,久了似乎就疏遠了。
曾經我試著理解他,家長是成為家長後才開始學習的,我想著我該如何學習互動,而不是放期待在他人身上,尤其期待是來自於電影或是戲劇中的理想或幻想。
接著想到我曾經和王寶說,忘記從哪裡看到的,每個人或多或少有兒時的遺憾,現在我們已經是大人了,有能力好好照顧自己,我們可以重新寵愛自己,把自己好好養一次。
對王寶說的話更像是我對自己說的。
最近我常常提醒自己,別人的反應都是我自己的投射。
舉例來說,看到我在追蹤的創作者沒有穩定更新,我心想著「固定早上更新是比較好的,流量不多可以找人合作看看一定會有不錯的效益。」下一秒就想到,欸我自己也是啊,原來沒有穩定更新確實會給他人不好的觀感,不管數量多少,等待的讀者期待落空,且讓人覺得不上心。
而撇除他人觀感不說,也是沒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篇有些負面,僅以紀錄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