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阿茲海默症與「第三型糖尿病」理論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當我們談論阿茲海默症,大多數人會直覺認為它是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神經退化疾病,與大腦本身的老化、基因或神經毒素有關。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指出:大腦健康其實與全身代謝狀況息息相關,尤其與「胰島素阻抗」這個看似與糖尿病相關的問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這也催生了「第三型糖尿病」(Type 3 Diabetes)的全新理論。


一、胰島素在大腦的角色——遠比我們想像的重要

當我們提到胰島素,腦中浮現的通常是血糖控制與糖尿病,但很少人知道:胰島素其實也深深參與了大腦的健康與功能維持,它不只是代謝激素,更是一位神經守門人。

胰島素能穿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後與神經元表面的胰島素受器結合。這個過程看似微小,卻關係重大。大腦細胞不像肌肉或肝臟那樣大量儲存能量,它對葡萄糖的依賴非常高。而胰島素的參與,能促進葡萄糖進入神經元內部,提供穩定而高效的能量來源,使得腦部能維持記憶整合、情緒穩定與決策能力。

除了提供能量,胰島素還有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例如提升學習與記憶密切相關的乙醯膽鹼、調節情緒與動機的多巴胺,甚至與血清素的平衡也有關。也就是說,當胰島素功能正常時,大腦能順利執行複雜的神經任務;但一旦胰島素阻抗影響到腦部,就可能出現記憶力衰退、專注力不集中,甚至情緒低落等問題。

更令人警覺的是:大腦胰島素受器的分布,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正是「海馬迴」——掌管記憶形成與空間學習的核心部位。當這些受器失去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神經訊號無法順利傳遞,不但影響記憶鞏固,也可能加速腦部退化的進程。

因此,胰島素在大腦的角色,早已超越單純的代謝調節。它是大腦細胞的燃料分發員,也是神經網絡的協調指揮官,更是維護思考與記憶系統的守門人。當我們忽略它在腦中的重要性,等於是放任神經功能一點一滴地耗損而不自知。這也正是「第三型糖尿病」理論之所以逐漸獲得重視的根本原因。


二、第三型糖尿病的提出——阿茲海默症的新視角

當科學家開始深入研究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時,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許多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大腦異常,竟然與第二型糖尿病在細胞層級的變化極為相似。這項發現,徹底改變了醫界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方式,也開啟了「第三型糖尿病」這個全新理論的大門。

早在2005年,美國布朗大學與哈佛醫學院的神經學團隊就發表一系列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部存在多項代謝異常,包括胰島素訊號傳遞受阻、神經細胞對胰島素失去反應(即腦部胰島素阻抗)、葡萄糖代謝低下等情形。這些現象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周邊組織變化(如肌肉、肝臟)非常類似,只是這次發生的地方,是我們認為「與糖沒什麼關係」的大腦。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胰島素訊號的中斷不只是影響大腦的能量供應,還可能是導致神經退化的起點。他們進一步發現:這些代謝異常與阿茲海默症最典型的兩種病理變化密切相關——β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堆積tau蛋白纏結(neurofibrillary tangles)。這些異常蛋白質的堆積,會破壞神經元間的連結,最終導致記憶喪失與認知功能退化。

於是,他們提出了一個大膽而深具啟發性的假設:阿茲海默症應該被視為一種發生在腦部的糖尿病——也就是「第三型糖尿病」(Type 3 Diabetes)。這個名稱並非正式診斷分類,而是一種強烈的警訊:阿茲海默症的成因可能比我們以往所認知的單純神經退化或老化還要更複雜,其中,「胰島素阻抗」這個因素,可能是長期被忽略的隱形殺手。

這項理論的意義非凡——它不只是為阿茲海默症的成因提供一個新視角,更打開了預防與治療的新方向:如果腦部的胰島素功能能夠被保護或恢復,是否就能延緩甚至逆轉神經退化的進程?

從此,阿茲海默症不再只是與年齡與基因有關的疾病,也成為現代人生活方式與代謝健康的警示信號。這個轉變,讓神經學與內分泌學兩個原本分屬不同領域的科學,有了前所未有的交集與合作空間。


三、胰島素阻抗如何引爆神經退化?

胰島素阻抗,一旦發生在大腦,並不只是讓神經細胞「吃不到糖」那麼簡單。它引發的是一連串深層的神經生理異常,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旦開始傾倒,整體神經系統將無法倖免。

首先,大腦對葡萄糖的依賴極高。它雖然僅佔身體重量的約2%,卻消耗了將近20%的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而胰島素不只是促進葡萄糖進入細胞,更調節神經元如何使用這些能量。一旦腦部胰島素阻抗發生,神經細胞無法有效吸收葡萄糖,能量供應中斷,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記憶力衰退、反應遲緩,甚至空間感與學習能力的崩潰。這正是許多阿茲海默症患者早期會出現「短期記憶缺損」的原因之一。

更進一步,胰島素阻抗會激活腦部的慢性發炎反應。腦中的免疫細胞——微膠細胞(microglia)會因為胰島素訊號異常而誤判情勢,釋放出大量促發炎物質,如IL-6、TNF-α等,造成神經細胞長期暴露在「發炎」環境中。這些發炎因子不僅傷害健康神經元,也促進β類澱粉蛋白的錯誤堆積,加速神經退化。

除了發炎,胰島素阻抗也會引發「氧化壓力」的上升。當細胞無法有效代謝葡萄糖,反而產生大量自由基,這些活性氧分子會破壞細胞膜、線粒體與DNA,使得神經元提早進入凋亡程序(細胞自殺)。換句話說,大腦彷彿進入了一種慢性自我破壞模式。

更關鍵的是,胰島素功能失調也會影響阿茲海默症的兩大病理蛋白:β澱粉蛋白與tau蛋白。正常情況下,胰島素會啟動細胞內「去磷酸化」機制,幫助tau蛋白維持穩定結構。但在胰島素阻抗的狀態下,這項調節機制失效,tau蛋白過度磷酸化、變性、纏結,進一步破壞神經細胞骨架。而β澱粉蛋白則會因為胰島素分解酶(IDE)被其他胰島素分子佔據,無法清除多餘的β蛋白,導致毒性堆積。

這些多重路徑的交織,最終共同導致一個悲劇性的結果:神經網絡崩潰與大腦功能全面衰退。這不是單一因素造成的傷害,而是胰島素阻抗引爆的一場全方位神經風暴。


四、逆轉可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是關鍵

許多研究證實,透過改善生活型態——包括低升糖飲食、間歇性斷食、適當運動與睡眠品質管理——可提升腦部胰島素敏感性,進而延緩甚至逆轉認知衰退的速度。一些小型臨床試驗也發現,特定營養素(如Ω-3脂肪酸、維生素D、白藜蘆醇)與生酮飲食,對阿茲海默症早期患者可能具有保護作用。


五、結語:記憶的守門人,可能是胰島素

阿茲海默症不再只是大腦的「病」,它可能是全身代謝失衡的結果。若我們忽略胰島素在大腦中的角色,就等於放任神經退化無聲蔓延。從今天起,保護記憶的第一步,不是記憶訓練,而是守住穩定的胰島素節律與健康的代謝環境。


Sandwich-Care出書了喔!! <<101個熟齡常見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ndwich-Care : 你的家庭健康守門員
10會員
228內容數
Sandwich-Care 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第一線,一旦家人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症狀不明、或有慢性病管理需求,它能即時提供專業建議,協助判斷 是需要立刻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還是可以在家先觀察或調整生活方式? 有它在,家庭健康不再靠猜!
2025/09/10
我們總以為癌症的成因是基因突變或環境毒素,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一個代謝系統的失衡——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可能也是多種癌症的潛在催化劑。特別是在乳癌與攝護腺癌這兩種與荷爾蒙密切相關的癌症中,胰島素似乎扮演了遠比我們想像中更關鍵的角色。 一、胰島素的細胞增生作用:
Thumbnail
2025/09/10
我們總以為癌症的成因是基因突變或環境毒素,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一個代謝系統的失衡——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可能也是多種癌症的潛在催化劑。特別是在乳癌與攝護腺癌這兩種與荷爾蒙密切相關的癌症中,胰島素似乎扮演了遠比我們想像中更關鍵的角色。 一、胰島素的細胞增生作用:
Thumbnail
2025/09/09
當我們提到癌症的風險因子,腫瘤基因、環境毒素、吸菸、飲酒、輻射暴露等往往是人們最先想到的項目。但鮮少人知道,看似與能量代謝相關的「胰島素」,其實也在癌細胞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在長期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的狀態下,這個原本調節血糖的激素,可能轉變為一個助長細
Thumbnail
2025/09/09
當我們提到癌症的風險因子,腫瘤基因、環境毒素、吸菸、飲酒、輻射暴露等往往是人們最先想到的項目。但鮮少人知道,看似與能量代謝相關的「胰島素」,其實也在癌細胞的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在長期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的狀態下,這個原本調節血糖的激素,可能轉變為一個助長細
Thumbnail
2025/09/07
對許多女性而言,月經遲來、排卵異常或經期混亂,常被視為單純的「荷爾蒙失調」。然而,這些表面現象背後,可能藏著深層的代謝問題。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胰島素阻抗不只是血糖的問題,更深刻地影響女性的生殖系統。胰島素在女性身體中,除了調控血糖,還會影響卵巢功能、荷爾蒙平衡,甚至主導月經週期的節奏。 一、
Thumbnail
2025/09/07
對許多女性而言,月經遲來、排卵異常或經期混亂,常被視為單純的「荷爾蒙失調」。然而,這些表面現象背後,可能藏著深層的代謝問題。愈來愈多研究指出,胰島素阻抗不只是血糖的問題,更深刻地影響女性的生殖系統。胰島素在女性身體中,除了調控血糖,還會影響卵巢功能、荷爾蒙平衡,甚至主導月經週期的節奏。 一、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