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會看穿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美琴出生在台東一戶大家庭,十歲那年阿公做生意失敗,家道中落,美琴的爸爸媽媽只好出去做事,媽媽在工廠做事,爸爸跟小農收購花生、薑四處販售,生活勉強過得去。美琴初中畢業,爸爸跟她說,要去外面開眼界,不能老是待在鄉下,美琴聽了爸爸的話就去外面工作闖江湖。


二十二歲那一年,美琴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兩人白手起家,在台東市區做傢俱生意。然而,兩人資金原本就不多,做生意需要龐大資金周轉,傢俱也不像食物,三餐都要吃,一張桌子、一張床,都要用很久才會壞掉,進帳少於支出,美琴每天都要跑三點半,高壓生活讓美琴漸漸陷入憂鬱,最後確診憂鬱症。美琴說,「憂鬱症真的是生不如死,發作的時候想一了百了,但是理智會出來阻擋,善惡一直在拔河,想死又不能死的痛苦,不是一般人能感同身受。」


整整十年,美琴深陷憂鬱症,直到有一天,美琴去花蓮的一間鋼琴行談生意,鋼琴行的老闆娘是慈善團體的志工,見美琴悶悶不樂,談完生意後就約她做志工。美琴為了不得罪對方,只好勉強答應,第一次探訪貧戶,美琴內心受到很大的震撼,從前在學校學到的成語,「一貧如洗」、「家徒四壁」、「貧病交迫」,竟然赤裸裸展現在她的眼前。每一次出門做志工,美琴的憂鬱症就會輕一寸,一直到看見那一戶人家。


有一天,一位志工帶美琴來到一戶人家,女主人全身癱瘓臥床趟過二十五年,見志工來,女主人的臉上才終於有笑容了。美琴聆聽志工跟婦人的對談,才知道婦人二十五年前發生車禍,先生、大兒子當場往生,她傷到脊椎全癱,更心碎的是,她還有五個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婦人絕望,卻不敢絕望,用意志力撐住一家人的希望,躺著陪孩子慢慢長大。志工關懷這戶人家已經二十五年,用的穿的、生活補助金、學費,甚至是婦人的醫藥費,都由慈善團體支援。志工安慰婦人,「孩子長大了,妳的責任已了,放寬心,好好過日子,妳是孩子最大的依靠。」


那一天回家後,美琴悶悶不樂,不是憂鬱症發作,而是不斷想起那名婦人的遭遇。美琴決定振作起來,她覺得自己可以克服憂鬱症。美琴感謝那名婦人,讓她看見所謂真正的苦,讓她有機會見苦知福。美琴不只自己做,也把先生,以及兩位妹妹帶出來一起做,三個姊妹經常一起出任務,一心一意照顧後山所有弱勢家庭。


老智者說,付出的人有福,知足的人大富,三個姊妹都做到,也都擁有了。三姊妹有各自的事業,也都交棒給下一代,三人全心做志工,做到無所求,做到不需要操煩家裡,而家庭平安、心境平安。總是,見苦知福,見福而知不足。


#見苦知福


#付出是福


#知足是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60會員
2.0K內容數
修養躁動不安的心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對天地有崇敬、對生死有畏懼、對善惡有分寸的人,通常都不敢造口業,看見令人憤恨不平的事,也會盡量做語氣上或是文字上的修飾,就是不想把話說得太絕、太難聽,太像詛咒,因為他們知道口業不修,會有反噬的惡果。 不管是公眾人務,還是明星藝人、網紅,會因為自身的高知名度而被民眾放大檢視,要做到零負評,除非言
Thumbnail
2025/09/24
對天地有崇敬、對生死有畏懼、對善惡有分寸的人,通常都不敢造口業,看見令人憤恨不平的事,也會盡量做語氣上或是文字上的修飾,就是不想把話說得太絕、太難聽,太像詛咒,因為他們知道口業不修,會有反噬的惡果。 不管是公眾人務,還是明星藝人、網紅,會因為自身的高知名度而被民眾放大檢視,要做到零負評,除非言
Thumbnail
2025/09/24
嘉芬說,「媽媽自嫁入這個大家庭,她所有的委屈都往肚子吞,我們都看在眼裡,只能默默支持她,認真念書,乖一點,不要惹事,媽媽就會少掉很多麻煩。」嘉芬很孝順,但是很少談論對媽媽的感受,因為會想到媽媽從早做到晚,那個無我無私的神情和身影,有說不出的心疼。 玉珠今年七十四歲,彰化人,十三歲就跟在父親身邊
Thumbnail
2025/09/24
嘉芬說,「媽媽自嫁入這個大家庭,她所有的委屈都往肚子吞,我們都看在眼裡,只能默默支持她,認真念書,乖一點,不要惹事,媽媽就會少掉很多麻煩。」嘉芬很孝順,但是很少談論對媽媽的感受,因為會想到媽媽從早做到晚,那個無我無私的神情和身影,有說不出的心疼。 玉珠今年七十四歲,彰化人,十三歲就跟在父親身邊
Thumbnail
2025/09/23
來世間的任務,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所遇見的人,究竟是善緣還是惡緣,誰也無法預料,所以老智者要我們時時修身養性、廣結善緣,一點點的惡都不要結上。 阿進出生在南投國姓鄉,八歲那年媽媽往生,上有五個姊姊,下有一個弟弟,父親一個人帶著七個孩子過日子,一直沒有再娶。「我很佩服我父親,一個大男人要顧內還要工
Thumbnail
2025/09/23
來世間的任務,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所遇見的人,究竟是善緣還是惡緣,誰也無法預料,所以老智者要我們時時修身養性、廣結善緣,一點點的惡都不要結上。 阿進出生在南投國姓鄉,八歲那年媽媽往生,上有五個姊姊,下有一個弟弟,父親一個人帶著七個孩子過日子,一直沒有再娶。「我很佩服我父親,一個大男人要顧內還要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約莫二十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一戶年輕夫婦,兩人育有一子,太太還懷著第二胎,先生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就在家門口修車,看上去是愛車一族。當時我的母親經常送食物給對面的年輕太太,母親的用意我不是很明白,隱約是不捨那樣年輕的女孩就當媽媽,看上去生活不是很好過。 送食物次數多了,年輕媽媽
Thumbnail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約莫二十年前,我家對面搬來一戶年輕夫婦,兩人育有一子,太太還懷著第二胎,先生在工廠上班,晚上回家就在家門口修車,看上去是愛車一族。當時我的母親經常送食物給對面的年輕太太,母親的用意我不是很明白,隱約是不捨那樣年輕的女孩就當媽媽,看上去生活不是很好過。 送食物次數多了,年輕媽媽
Thumbnail
角色-藍海秋 自介傳 母親年輕時是個娼女 父親為工人 第一次見到母親,父親便深深的愛上她 甘願花了畢生的積蓄為她贖身, 母親很感動、嫁給了一貧如洗的父親。 婚後生了一個兒子, 原以為往後日子都能幸福美滿。 但事實往往只會雪上加霜, 原就入不敷出的經濟! 剛生下兒子又懷上了
Thumbnail
角色-藍海秋 自介傳 母親年輕時是個娼女 父親為工人 第一次見到母親,父親便深深的愛上她 甘願花了畢生的積蓄為她贖身, 母親很感動、嫁給了一貧如洗的父親。 婚後生了一個兒子, 原以為往後日子都能幸福美滿。 但事實往往只會雪上加霜, 原就入不敷出的經濟! 剛生下兒子又懷上了
Thumbnail
我的母親,出身於外省家庭。 我外公是福建廈門茶商之子, 外曾祖父是當時的地主階級, 擁有不少土地租給佃農種茶。 外曾祖父膝下有兩男一女, 我外公行大,自幼送去私塾讀書, 通四書五經,習得一手好毛筆字。
Thumbnail
我的母親,出身於外省家庭。 我外公是福建廈門茶商之子, 外曾祖父是當時的地主階級, 擁有不少土地租給佃農種茶。 外曾祖父膝下有兩男一女, 我外公行大,自幼送去私塾讀書, 通四書五經,習得一手好毛筆字。
Thumbnail
嗨,親愛的, 陽台的石斛蘭綻放了,一串一串地,在陽光溫柔的籠罩下,散發黃澄澄的光芒,彷彿蓄勢待發的青春。 國中會考,對你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妳正踩踏在哥哥、姐姐留下的足跡,往前行。 可是,妳不是他們;妳不想、也無法複刻他們的人生。 身為母親的我,偏偏就因為這些過往的經驗,讓你和我陷入無明的漩
Thumbnail
嗨,親愛的, 陽台的石斛蘭綻放了,一串一串地,在陽光溫柔的籠罩下,散發黃澄澄的光芒,彷彿蓄勢待發的青春。 國中會考,對你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妳正踩踏在哥哥、姐姐留下的足跡,往前行。 可是,妳不是他們;妳不想、也無法複刻他們的人生。 身為母親的我,偏偏就因為這些過往的經驗,讓你和我陷入無明的漩
Thumbnail
捷運是一個能聽到很多八卦的地方,一不小心,別人家的故事就入了耳。「妳就是沒有努力過,一個沒有成功經驗的人,有什麼資格說話。」、「小孩不求進取,就是被妳教壞的……」一對夫妻聲量雖不大,站在他們面前,還是聽到了不少家事,約莫是媽媽不希望給小孩過多壓力,爸爸認為壓力能使人成長,最後用睥睨、責備的語氣,數落
Thumbnail
捷運是一個能聽到很多八卦的地方,一不小心,別人家的故事就入了耳。「妳就是沒有努力過,一個沒有成功經驗的人,有什麼資格說話。」、「小孩不求進取,就是被妳教壞的……」一對夫妻聲量雖不大,站在他們面前,還是聽到了不少家事,約莫是媽媽不希望給小孩過多壓力,爸爸認為壓力能使人成長,最後用睥睨、責備的語氣,數落
Thumbnail
我總纏著阿媽講她未出嫁前、做閨女時的故事,那時還是日據時代,一般人家若送小孩讀書上學,都只能學日文,而我阿媽卻受了正統的漢文教育。
Thumbnail
我總纏著阿媽講她未出嫁前、做閨女時的故事,那時還是日據時代,一般人家若送小孩讀書上學,都只能學日文,而我阿媽卻受了正統的漢文教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