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老朋友來看戲,等戲開始前的閒聊,和他分享泰勒絲的新歌詞「失敗是自由的」,他回答我,「成功是制式的」。啊不正巧,我們今天看的是嚎哮排演《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音樂劇,用歷史劇的幌子(?)講述追求藝術這條路上的成與敗。
我最一開始也是被他有點像台版Halmiton(從美國歷史改編而成的知名百老匯作品)的風格吸引,用饒舌的方式演出鄭成功的故事。不過真的去看戲,我被打動的地方還是真的曾在台灣藝文領域工作、創作會切身體會到的挑戰和經驗,像是沒完沒了的核銷報告和補助申請。

朋友說「成功是制式的」,因為社會制定了某些標準,所以定義出哪些結果才叫「成功」。所以即便《別叫我成功》的劇名有抵抗的意味,但我仍能聽見「我好想成功」的無聲吶喊。
泰勒絲在新歌《Opalite》寫道,「失敗帶來自由(failure brings you freedom)」,失敗其實為了創造全新的生活而存在。讓我認真回想了過去,發現讓我的人生變得更豐盛的決定其實都是來自失敗,而不是成功。有些失敗事後回頭再看,我卻覺得自己是成功的。例如我沒能完成這份工作對我的期待,放棄的我是失敗的,但離開不適合崗位的我是成功的。
我覺得現在的創作者都在試圖打破主流對成敗的定義。希望在不久的未來,成功和失敗都只是一個中性描述某個狀態的詞語,它們都是在人生這條路上必然會發生的事罷了。

想看戲的這邊請!(綠光出品 #別叫我成功 好康9折/折扣名稱:成功嚎嚎哮/折扣代碼:HXH09)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