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抱靠自己發豆芽菜、賣豆芽菜拉拔四個孩子長大,從年輕做到老,認識她的人都叫她豆菜婆。不過,阿抱已經很久沒做豆芽菜了,九十高齡的她從六十七歲那年開始做志工,菜市場和住家周圍附近都是她的「撿拾」範圍。
堅強的阿抱沒有再婚的念頭,她說再婚麻煩,重組家庭,不管是後母,還是繼父,都會有「你的孩子打我的孩子」的困擾,不如專心顧一個家庭,認真賺錢,她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承蒙老天爺眷顧,阿抱靠著發豆芽菜就把一個家撐起來。
阿抱六十七歲那年,獨子生病驟逝,孫子才五歲,阿抱非常傷心,眼淚流乾,心裡破一個大洞。媳婦月紅跟兒子結婚六年,婆媳倆都在三十多歲守寡,阿抱不敢強留媳婦,因為她深知一個女人要經歷沒有丈夫在身邊的日子有多艱難。月紅說,「我媽媽有問我要不要回印尼,她讓我自己決定,可是我婆婆已經失去兒子,如果我再帶著她唯一的孫子離開,她要怎麼活下去?」
因為同理婆婆的心境,月紅決定留下來,她說嫁都嫁了,嫁了人就有一份責任,總不能遇到困難就想逃,這樣不對。月紅留下來跟婆婆相依為命,婆媳倆日夜依偎在一起,月紅負責賺錢養家,阿抱則是做志工轉移心情。二十三年過去,當年五歲的男孩已經長大成人能扛家計了,阿抱以九十歲的高齡繼續做資源回收,而月紅終於熬成婆,有工作加減做,沒工作就做社區義工,婆媳倆像母女,不用說太多,只要一個眼神,彼此都能心領神會。
老智者總說,甘願做歡喜受,認命才會好命,認份就會多一份,多一份上天的憐惜。個人福氣個人享,個人作惡個人擔,這就是認命認份。年輕時的阿抱把老小都照顧得好好,一個都沒有少,雖然過程十分艱辛,但是辛苦會過去,孩子會長大。晚年的阿抱遭遇獨子早逝,但是她的媳婦選擇留下照顧與陪伴,讓阿抱有孫子承歡膝下,人生的模式類似數學公式,當初怎麼做,將來就怎麼得。
#有做有得
#同理心
#婆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