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創作小說:台中精密戰爭 CCChen

更新私密發佈閱讀 26 分鐘

**以下小說使用Gemini AI生成, 所有人事物皆為虛構**

前言

台中,台灣的精密機械之都。在這裡,老師傅「黑手」的經驗,比任何SOP都更值得信賴。當矽谷AI專家李振豪(Chen-Hao)告別台北的「神盾集團」,回到大里(Dali)接手家族工廠「騰達精密」時,他帶回來的不只是演算法,更是一場革命。

他的父親,李文騰,信奉德國的五軸機台;振豪卻要用無形的「L233 機器學習建模」,取代資深老師傅阿菊姐二十年的「目睭」(視覺檢測)。這不只是一次「L21 導入評估」,這是一場父子間的豪賭。

為了克服3.5%的致命不良率,振豪必須將工廠的「骯髒數據」與老師傅的「直覺」煉金為黃金訓練資料(L22401)。在逢甲夜市的喧囂中找到「L23304 調參」的靈感後,他成功了。

然而,系統上線的喜悅瞬間被擊碎。一場來自外部的「L23401 對抗性攻擊」悄然來襲,「模型毒化」讓產線全面癱瘓。

《台中精密戰爭》是一部關於數位轉型的硬核小說。振豪必須在第二市場的晨光中醒悟,用「L21302 邊緣運算」和「L22202 零信任」架構重建防線。這不只是良率戰爭,這是在台中的風中,一場新舊靈魂的對決。

第一章:南向的風

傍晚六點,高鐵列車準時滑入台中站。

李振豪(Chen-Hao)拉著登機箱走出車廂,一股乾燥溫暖的風捲著月台的熱氣迎面而來。他鬆了鬆領帶,台北的濕冷彷彿還黏在襯衫上。他抬頭看了看台中高鐵站那標誌性的、由巨大鋼骨支撐的流線型屋頂,夕陽正從結構的縫隙中穿過,將大廳染成一片金黃。

「台中,」他心想,「空氣裡的味道都不一樣。」

沒有台北的金融氣息,也沒有新竹的晶片味。台中的空氣裡,混雜著一股淡淡的——他幾乎忘了的——金屬切削油和工業粉塵的味道。這是他童年的氣味。

手機震動,是前司主管傳來的訊息:「Hao,真的不考慮回來?『神盾集團』的AI部門不能沒有你。」

振豪看著訊息,按了刪除。

他花了十年,從台中大里(Dali)的工業區,一路拼到台大資工所,再進入內湖的「神盾集團」,成為AI部門最年輕的專案主管。他負責的是最前沿的「AI風險管理」(L21203),評估模型、導入、設計演算法。他的人生就是一連串完美的「模型訓練」,有著清晰的「目標函數」:成功。

直到三個月前,他父親,李文騰,一通電話打了過來。

「你阿爸我,心臟裝了支架。醫生講,不能再操勞。」電話那頭的聲音依舊硬朗,卻帶著一絲疲憊。「你若擱無欲返來,這間『騰達精密』,我收一收,賣乎人算了。」

「騰達精密」,這間位於大里工業區、生產自行車與汽機車精密零件的工廠,是李文騰一輩子的心血。

於是,李振豪,神盾集團的AI主管,回來了。

一輛黑色Lexus停在接送區。李文騰搖下車窗,他頭髮花白,但眼神依舊銳利。「上車。」

車子駛離高鐵站,匯入環中路的車流。台中市區的道路寬敞得不像話,夕陽在兩旁新建的豪宅大樓玻璃帷幕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台北的,攏處理好了?」李文騰的目光直視前方。

「辭了。」

「好。」李文騰點點頭,「彼款所在,膨風水雞(吹牛的青蛙),無咱『黑手』實在。你轉來,我卡安心。」

「爸,我不是黑手,我是做AI的。」振豪糾正他。

「攏同款。」李文騰猛地一打方向盤,車子轉入工業區狹窄的巷道。「用電腦,也是手。總是要做出東西。」

車子停在一棟三層樓的廠房前。「騰達精密」四個大字在夜色中顯得有些斑駁。

「回來就好。」李文騰熄了火,「明仔載,我帶你去巡廠。」

第二章:老舊的演算法

第二天早上八點,振豪站在「騰達飛精密」的CNC車間。刺耳的切削聲、濃烈的金屬油氣味、地板上規律的震動,這就是他成長的背景音。

他父親李文騰,正驕傲地指著一排運作中的機台。「這台五軸的,德國來的。這台臥式搪床,日本的。咱的精密誤差,控制佇0.01mm。」

振豪點點頭。他知道父親對這些機器的執著。但在他看來,這些是昂貴的「硬體」,卻跑著最古老的「軟體」。

他們走到了品管室。

這才是振豪要回來的真正戰場。

品管室裡,十幾名穿著藍色工作服的「阿姨」,正低頭在強光燈下,用肉眼和卡尺,檢查著剛下線的齒輪和軸承。

「這就是咱的『目睭』(眼睛)。」李文騰自豪地說。「阿菊姐,伊佇這做二十年了。伊的手一摸,就知影這齒輪的『真圓度』有準無。」

阿菊姐抬起頭,對振豪靦腆一笑,手上滿是黑油。

振豪看著牆上的不良品率(Defect Rate)白板,上面用紅色馬克筆寫著:「3.5%」。

「爸,3.5%太高了。」振豪直言不諱。「以我們的規模,這代表每個月要報廢掉幾百萬的貨。」

「做『黑手』,哪有百分之百的。」李文騰皺起眉。「人會累,目睭會花。這已經是業界最好的水準。」

「人會累,但AI不會。」振豪說。「爸,這就是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我要導入AI,做『自動光學檢測』(AOI)。」

當天下午,振豪在會議室裡放出了簡報。

「這叫『鑑別式AI』(L22402)。」振豪指著螢幕。「我們用『卷積神N經網路』(CNN),讓電腦學會看懂什麼是瑕疵。」

李文騰和一群老師傅坐在下面,滿臉困惑。

「你的意思是,」研發部的張總,一位跟了李文騰三十年的老臣,開口了,「要用這台『電腦』,取代阿菊姐他們?」

會議室的氣氛瞬間凝結。

「不是取代。」振豪試著解釋,「是『增強』。阿菊姐的經驗,就是我們最好的『訓練資料』。我們要做的,是把她的二十年經驗,『教會』AI,然後讓AI去做重複性、高疲勞的工作。阿菊姐可以去做更重要的『模型驗證』。」

「聽無。」李文騰擺擺手。「你講彼個AI,要花多少錢?」

振豪深吸一口氣:「硬體、軟體、加上我的團隊...初步『概念驗證(POC)』,大概要五百萬。」

「五百萬!」李文騰拍桌而起,「我買一台新的五軸機台也才多少。你這五百萬,是買一個『無影』的(虛無飄渺的)!」

「爸!這不是『無影』的!」振豪也站了起來。「這是『L21 導入評估』!導入AI是為了提升良率、降低成本。這3.5%的不良率,就是我們每個月白白燒掉的錢!」

「你佇台北看電腦看傻了。」李文騰指著他,「我只相信我摸到的機台,跟我看到的良品。你彼個『AI』,我無看見,我無相信。」

「好。」振豪點頭,「你不相信,我就做到你相信為止。給我三個月。我不要你五百萬,我用我自己的積蓄。你把品管室旁邊的雜物間借我,再給我兩個年輕的工程師。」

李文騰盯著兒子。他從振豪眼中看到了和自己當年創業時一樣的, stubborn(固執)的火焰。

「好。」李文騰說,「三個月。若無結果,你就乖乖回來學看訂單、管工廠。」

第三章:台中「黑手」的訓練資料

振豪的「AI實驗室」就在品管室隔壁的雜物間成立了。團隊成員:李振豪,和兩個剛從逢甲大學資工系畢業的工程師——阿凱和阿信。

「Hao哥,」阿凱興奮地架設著相機和光源,「我們真的要在這裡搞一個AI Lab?這比我們學校的專題還克難。」

「閉嘴,開始幹活。」振豪說,「我們的第一步:『L21301 數據準備』。」

他們的任務,是收集至少十萬張零件的影像。

接下來的一個月,振豪和兩個年輕人徹底成了「黑手」。他們穿上工作服,守在產線末端,架設高解析度相機,拍攝每一片下線的齒輪。

「爸,品管室的報廢品,全部給我。」

「你要彼個垃圾創啥?」

「那不是垃圾,」振豪的眼睛發亮,「那是黃金。那是我們的『L22401 類別不平衡』問題的解藥。」

他們面臨了第一個大挑戰:資料品質(L22201)極差。

「Hao哥,你看!」阿凱指著螢幕,「這張照片,因為機台震動,糊掉了。這張,因為切削油反光,根本看不出細節。」

「還有,」阿信皺眉,「阿菊姐他們標的『瑕疵』,根本五花八門。這個叫『毛邊』,這個叫『刀痕』,這個叫『拉傷』...我們的『標籤(Label)』根本不統一。」

振豪意識到,他父親說的沒錯。經驗,是很難被標準化的。

「停掉相機。」振豪做了決定,「我們去做『資料標註(Data Labeling)』。」

接下來的兩週,振豪、阿凱、阿信,搬了椅子,坐在阿菊姐旁邊。

「阿菊姐,」振豪拿著一個齒輪,「這個,為什麼是壞的?」

阿菊姐在燈下看了一眼:「這齒面無光,太粗了。」

「多粗算粗?」

「...就,摸起來『利利』(粗糙)的,就是毋好。」

振豪頭痛了。這就是AI最難處理的——人類的「直覺」和「體感」。

「好,」振豪改變策略,「阿菊姐,從現在開始,妳不用卡尺。妳只要告訴我,『是』或『不是』。」

他們重新設計流程。阿菊姐負責用她二十年的經驗,快速將零件分為「良品」和「不良品」兩大類。然後,振豪和團隊再用顯微相機,去拍攝那些被阿菊姐挑出來的「不良品」,找出微觀上的共同特徵。

他們發現,阿菊姐所謂的「利利」,在影像中呈現的是一種特定的「髮絲紋路」。

「找到了!」阿凱大喊,「這就是我們的『特徵(Feature)』!」

他們終於有了統一的標註標準。

第四章:模型調參與逢甲夜市

實驗室的白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

「我們的『L233 機器學習建模』開始了。」振豪對著一臉疲憊的團隊說。

他們選擇了ResNet50作為基礎模型,開始了漫長的「L23303 模型訓練」。

第一次訓練結果慘不忍睹。Accuracy 只有 60%。

「Hao哥,不行啊。」阿信指著「L23303 評估與驗證」的報告,「模型根本分不出來。『假正率』(FP Rate)太高了,它把一堆良品都當成瑕疵品。」

「是『過擬合(Overfitting)』了。」振豪看著「損失函數(Loss Function)」曲線。「模型可能記住了特定光線下的噪聲,而不是真正的瑕疵。」

「爸,」振豪衝進廠長辦公室,「我需要關掉CNC車間的燈,一個小時。」

「你起肖!」李文騰正在泡茶,「產線停一個小時,你知影要賠多少錢?」

「我需要『資料增強(Data Augmentation)』!」振豪解釋道,「我的模型對光線太敏感。我需要在不同光照、不同角度下,重新拍攝所有樣本!」

李文騰瞪著他,最後揮揮手:「...半小時。卡緊咧。」

振豪利用那半小時,瘋狂地調整了光源角度,甚至故意用手電筒從側面打光,模擬各種極端環境。

「我們不只要給模型『標準答案』,」振豪對阿凱說,「我們要教它『舉一反三』。這叫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他們把新資料丟進去,開始了第二輪「L2J3304 模型調整與優化」。

「阿凱,『學習率(Learning Rate)』調降到 0.001。阿信,『批次大小(Batch Size)』加大到 64。」

「Hao哥,『L2 正則化(L2 Regularization)』的參數要加多少?」

「先用 0.01 試試看,我們要懲罰那些過於複雜的權重!」

他們不眠不休地調參,實驗室裡堆滿了泡麵碗。

週五晚上,模型跑出了 98.5% 的準確率。

「成功了!」阿凱和阿信高興地抱在一起。

「還沒。」振豪的表情依舊嚴肅,「98.5% 是在『我們的』測試集上。我要知道,它在『阿菊姐的』測試集上,表現如何。」

他把模型上線到測試機台。阿菊姐坐在旁邊,振豪在另一邊。

「阿菊姐,我們來比賽。」

第一批零件流過產線。

「良品。」AI 螢幕顯示綠色。 「良品。」阿菊姐點點頭。

「良品。」AI 顯示綠色。 「良品。」阿菊姐點頭。

「瑕疵 - 髮絲紋。」AI 螢幕跳出紅色警報。 阿菊姐拿起那個零件,在燈下看了看,放進了紅色籃子。

一個小時後,結果出來。AI 抓出了 100 個瑕疵品,阿菊姐抓出了 98 個。但是,AI 誤判了 5 個良品。

「Hao哥,『召回率(Recall)』很高,但『精確率(Precision)』不夠。」阿凱分析著「混淆矩陣(Confusion Matrix)」。

「夠了。」振豪說。「阿菊姐,那 2 個妳沒抓到的,是什麼?」

阿菊姐拿過來看:「哎呀,這個太細了,目睭花了。」

振豪笑了。「爸,」他對著不知何時站在門口的李文騰說,「AI 不會累。」

李文騰看著螢幕上的數字,沉默了很久。

「...阿凱、阿信,」李文騰開口了,「今晚,Hao 哥請你們去食『逢甲夜市』。」

那晚,三個人在逢甲夜市吵鬧的人群中,吃著大腸包小腸和章魚燒。

「Hao哥,」阿凱喝著啤酒,「我們真的要改變這間工廠了。」

振豪看著台中市區的燈火,點了點頭。

第五章:台中歌劇院的插曲

專案成功,振豪難得給自己放了個假。他不想待在工廠,也不想回家聽父親的「黑手經」。他開著車,去了台中市區。

他停在「台中國家歌劇院」前。這座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的建築,以其「曲牆」和「壺中居」的設計聞名。振豪對建築沒興趣,但他喜歡這裡的氛圍。

他走過夏綠地公園,穿過「草悟道」,看著人們在寬闊的草坪上野餐、遛狗。台中的生活步調,總是在「拼經濟」和「懂生活」之間,維持著一種奇特的平衡。

他走進歌劇院對面巷子裡的一家現代茶館,「清漪」。

店主是個年輕女子,穿著改良式旗袍,正安靜地泡著一壺梨山烏龍。

「一個人?」她抬起頭,聲音清脆。

「嗯。」振豪坐下。

「看你一臉倦容,」女子笑了,「剛從『精密戰爭』裡逃出來?」

振豪愣住了。「妳怎麼知道?」

「台中就這麼點大。」女子遞上茶單,「精密機械、光學、腳踏車...會一臉『數值優化(L23103)』過度的,大概都是大里或中科來的。」

振豪笑了。「妳是...」

「林欣怡。」她自我介紹,「這間店的店主,兼...前任『L23201 機器學習原理』的研究員。」

振豪更驚訝了。「妳也是資工的?」

「交大資工。待過竹科。」欣怡說,「後來發現,我寧願跟茶葉的『特徵工程』打交道,也不想跟人類的『辦公室政治』打交道。」

「所以妳...」

「我回來了。台中的風,比較黏,也比較自由。」她泡著茶,「就像這壺茶,它有它的『參數』,但每次沖出來的味道,都因為當下的『環境變數』而不同。」

振豪看著她。她身上有一種和楷文(嘉義小說人物)相似的氣質,但更為銳利。

「我爸的工廠,剛導入了AI。」振豪說。

「恭喜。」

「但我不確定...這是不是他想要的。」振豪說出了心中的困惑,「我好像在用我的『演算法』,強行去『擬合(Fit)』他的世界。」

「那你呢?」欣怡看著他,「你的『模型』,是你自己想要的嗎?」

振豪答不出來。

第六章:上線之日與陰影

「騰達飛精密 AI 品管系統 1.0」正式上線的日子到了。

李文騰難得穿上了西裝,邀請了所有「台中市精密機械廠商會」的同業。他要讓所有人看看,他李文騰的工廠,不是老古董。

「各位,」李文騰站在產線旁,聲音洪亮,「這就是阮兒子,李振豪,從台北帶回來的...『AI』。」

振豪啟動了系統。

輸送帶啟動,零件流過鏡頭。螢幕上,綠色的「PASS」和紅色的「DEFECT」快速跳動。機械臂精準地將瑕疵品夾出。

「百分之百。」振豪看著 MLOps 儀表板上的即時數據。「爸,不良率,降到 0.5% 以下。」

所有的廠商代表都鼓起了掌。李文騰的臉上滿是驕傲。

系統穩定運作了一週。工廠的效率提升了 30%。李文騰甚至開始考慮,要不要把阿菊姐那批老師傅,轉型成「AI 標註師」。

一切都太完美了。

第二週的週一凌晨,工廠的警報系統突然大作。

振豪從宿舍床上跳起來,衝進工廠。

眼前的景象讓他血液凝固。

品管產線上的瑕疵品堆積如山。AI 系統的螢幕上,一片慘綠——所有的零件,無論好壞,全被標記為「PASS」。

「怎麼回事!」李文騰衝了過來,臉色鐵青。

「阿凱!阿信!查日誌!」振豪吼道。

阿凱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冷汗直流。「Hao哥...日誌...日誌被洗掉了。而且...」

阿凱指著伺服器:「我們的模型...被替換了。」

「什麼叫被替換了!」李文騰一把揪住振豪的衣領。

「是外部攻擊!」振豪推開父親的手,「有人駭進了我們的系統!」

第七章:對抗性攻擊 (Adversarial Attack)

「這不可能!」張總在緊急會議上大喊,「我們的系統有防火牆!是『L21203 AI 風險管理』的一部分!」

「他們沒有攻擊防火牆。」振豪的臉色和他的襯衫一樣白。「他們攻擊了『模型』本身。」

振豪在白板上畫出架構圖。「我們的系統為了『持續學習』,設定了一個API 端口,讓老師傅們可以上傳新的瑕疵樣本,進行『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

「這有什麼問題?」

「問題是,這個 API 的權限管理(L22202)沒做好。」振豪的聲音在顫抖,「攻擊者找到了這個漏洞。他們沒有上傳病毒,他們上傳了『看起來正常』的圖片。」

阿凱把一張圖片投影出來。「Hao哥,你看。這是一張『良品』的照片,但攻擊者在上面疊加了一層極其微弱的、肉眼無法辨識的『噪聲(Noise)』。」

「這就是『對抗性攻擊(Adversarial Attack)』。」振豪的聲音冰冷。「對人類來說,這還是良品。但對AI來說,這層噪聲被『特徵提取層』放大了。AI 會認為,『帶有這種噪聲的,就是良品』。」

「攻擊者,」振豪說,「在三個小時內,餵了我們的模型十萬張這種『假良品』。他們用我們自己的學習機制,『毒化(Poisoning)』了我們的模型。」

「結果,」阿凱絕望地說,「現在模型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良品。它『瞎了』。」

李文騰頹然坐下。他不是聽懂了技術,而是聽懂了結果。

「是誰幹的?」

「...」振豪看著日誌上那個來自東歐的跳板 IP,「我猜,是我們的競爭對手。知道我們上線AI,想一舉打垮我們。」

「我不管你用什麼『狗屁演算法』!」李文騰指著門外,「產線已經停了!客戶的訂單明天就要出貨!你現在告訴我,阿菊姐他們在哪裡?」

振豪看著父親。他知道,這不只是技術的失敗,更是信任的徹底崩盤。

「我去叫他們回來...」振豪沙啞地說。

「不用了。」李文騰站起來,「我親自去請。」

第八章:第二市場的覺醒

那天凌晨,振豪一個人坐在台中「第二市場」的「老賴茶棧」門口。市場還沒開,只有送貨的卡車和零星的早起老人。

他一夜沒睡。他失敗了。他不只賠上了自己的積蓄,更賠上了父親的信任,和幾十位老師傅的工作。

他以為AI是萬能的,但他忘了,「L23401 數據隱私、安全與合規」從來都不只是理論,而是血淋淋的戰爭。

天色微亮,他走進市場,點了一碗「顏記」的肉包和餛飩湯。熱氣蒸騰,但他吃不出任何味道。

他想起了欣怡的話:「你的模型,是你自己想要的嗎?」

他想要的,是證明自己。結果,他毀了一切。

「少年仔,」隔壁桌一個賣菜的阿伯開口了,「看你規晚坐佇這。失戀喔?」

「...比失戀還慘。」振豪苦笑。

「無啥啦。」阿伯喝著米漿,「天塌下來,當棉被蓋。台中這所在,地震看多了。房子倒了,再蓋就好。只要『地基』還在。」

振豪愣住了。

地基...

他突然想通了什麼。

他的模型被「毒化」了,但他最初的、由阿菊姐標註的、那十萬張乾淨的「黃金資料」還在!

他的「地基」還在!

他丟下錢,衝出市場,發動了車子。

第九章:零信任與邊緣運算

「阿凱!阿信!全部起來!」振豪衝進實驗室,把睡袋裡的兩人搖醒。「我們還有機會。」

「Hao哥,模型毀了,日誌沒了,怎麼救?」

「模型毀了,我們就重練!但這次,我們要蓋的是一座『要塞』,不是『紙房子』!」

振豪在白板上瘋狂寫下新的架構:「騰達 AI 2.0:『L22202 零信任架構(ZTA)』 + 『L21302 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

「第一,」振豪說,「斷開所有對外的API!『L23401 安全合規』是最高原則。從現在起,我們的AI系統是『內網』,物理隔離!」

「第二,『零信任』。沒有人可以相信。阿菊姐他們要上傳新樣本?可以。但必須經過我、阿凱、阿信三方交叉驗證,才能進入『待訓練池』。所有存取都要有『RBAC(基於角色的存取控制)』。」

「第三,」振豪指向產線,「模型不上傳雲端。我們在每一台檢測機旁邊,安裝『邊緣運算』裝置。模型直接在『L21302 終端裝置本地端』推論(Inference)。」

「Hao哥,」阿凱問,「這樣...攻擊者就碰不到模型了?」

「沒錯。他們連API都找不到。」振豪說,「而且,這能真正實現『即時推論』,把延遲降到最低。」

「但是,」阿信提出關鍵問題,「如果攻擊者又找到了新的『對抗性樣本』呢?我們怎麼防?」

「好問題。」振豪笑了,眼中閃著瘋狂的光芒。「這就是第四點:『L23304 模型優化』——我們要主動『毒化』我們自己。」

「什麼?!」

「這叫『對抗性訓練(Adversarial Training)』。」振豪說,「我們要自己生成那種『帶有噪聲』的攻擊樣本,成千上萬張,然後告訴模型:『這,也是瑕疵品!』。我們要強迫模型學會分辨『真正的特徵』和『惡意的噪聲』!」

第十章:台中火力

李文騰走進實驗室時,三個人正圍著一堆主機板和散熱器。

「你們...在創啥?」

「爸,」振豪抬起頭,滿眼血絲,「給我48小時。我要把系統救回來。」

李文騰看著白板上那些他看不懂的架構圖。他沉默了幾秒鐘,轉身走了出去。

半小時後,他帶著研發部的張總和一群老師傅回來了。

「張總,」李文騰下令,「把機台上所有的『邊緣運算』主機板,全部裝上去。阿菊姐,妳帶人,把這三個月所有的不良品,全部重新標註,一張都不准少!」

老師傅們動了起來。

這一次,不再是李振豪的「AI 專案」。 這是「騰達飛精密」的戰爭。

振豪和阿凱負責「對抗性訓練」。他們用 GAN(生成對抗網路)生成了數十萬張看似良品、實則帶有微小噪聲的「攻擊樣本」。

「『L23103 數值優化』開始!」阿凱喊道,「Hao哥,『L23303 損失函數』開始收斂了!」

振豪盯著螢幕。模型正在學會忽略那些惡意的噪聲。

48 小時後,振豪按下了「部署」鍵。

「騰達 AI 2.0」上線。

「Hao哥...」阿凱的聲音在顫抖,「外部 IP...又來了。他們在用新的噪聲樣本攻擊我們的...等等,他們連不上我們的 API!」

「意料之中。」振豪說,「現在,執行 B 計畫。」

振豪拿起一個隨身碟,裡面裝滿了最新的攻擊樣本。他走到產線,故意讓相機拍下這些「被攻擊」的良品。

AI 系統的螢幕閃爍了一下。 「PASS」。 「PASS」。 「PASS」。

模型,學會了抵抗。

這時,一個真正的瑕疵品流過。 「DEFECT - 髮絲紋。」紅色警報響起。

振豪轉向他父親。

李文騰看著螢幕,緩緩地吐出一口氣。他走過去,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做得好。」

第十一章:草悟道的風

一個月後,「騰達飛精密」的「AI 智慧品管系統」震驚了台中的精密機械業。不良率被穩定控制在 0.3%,訂單如雪片般飛來。李文騰成了廠商會的英雄。

振豪把營運交給了阿凱和阿信。他自己則開始了一個新計畫——「騰達 AI 服務部」。他要把這套結合了「邊緣運算」和「零信任安全」的 AI 解決方案,賣給台中所有的傳統工廠。

他不再是那個只想證明自己的台北菁英。他找到了他的「L21202 導入規劃」——為這片他生長的土地,進行數位轉型。

週六下午,他約了欣怡在「草悟道」見面。

陽光穿過樹葉,灑在草地上。街頭藝人正在拉著小提琴。

「所以,」欣怡遞給他一杯外帶的冷泡茶,「你找到你的『模型』了?」

「找到了。」振豪喝了口茶,甘甜的茶香讓他想起了家。「我以前以為 AI 是『L23103 數值優化』,是冰冷的數學。但我現在知道,AI 其實是『L21203 風險管理』,是關於『人』的。」

「怎麼說?」

「你必須理解人的經驗,」振豪說,「像阿菊姐的經驗。你也必須防範人的惡意,像我們的對手。你更要回應人的期望,像我爸。」

他看著欣怡:「它不是要『取代』人,它是要『保護』人。」

欣怡笑了。「看來台中的風,把你『調參』得不錯。」

「Hao 哥!」阿凱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他正和阿信在草地上丟飛盤。

「Hao 哥!晚上『宮原眼科』吃冰啦!」

振豪笑著搖搖頭。「欣怡,有興趣...一起去吃冰嗎?」

欣怡看著他,陽光在他的側臉上勾勒出成熟的線條。「好啊。不過,我聽說『第四信用合作社』的比較好吃。」

「那就去那家。」振豪站起身,向她伸出手。

他看著眼前的國家歌劇院、寬闊的綠園道,和遠處大里工業區的煙囪。台中的風依舊溫暖,它不再是挑戰,而是擁抱。他終於找到了他最舒適的「收斂點」。


全文完。 CCChen 2025/11/0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Chen的AI學習分享
1.9K會員
265內容數
關於學習經驗分享, 學習心得, 學習方法與資料整理. 1.已取得2024年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合格 2.已取得2024年 iPAS 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合格 3.已取得2025年 資策會 生程式AI能力認證合格 4.已取得2024年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合格
2025/11/03
嗨 我是CCChen 有參加2025/11/01 iPAS 淨零初級 第6場次考試 感謝Line群組: iPAS 淨零碳規劃&永續金融/雙證照/分享交流 感謝各位群友考生提供分享當日考試記憶的題目關鍵字收集 提供群友考生名單如下: 艾力克斯,阿振,汪汪主,神農氏,nnnr,gin,燕子 竹女
2025/11/03
嗨 我是CCChen 有參加2025/11/01 iPAS 淨零初級 第6場次考試 感謝Line群組: iPAS 淨零碳規劃&永續金融/雙證照/分享交流 感謝各位群友考生提供分享當日考試記憶的題目關鍵字收集 提供群友考生名單如下: 艾力克斯,阿振,汪汪主,神農氏,nnnr,gin,燕子 竹女
2025/11/02
嗨 我是CCChen 分享昨天11/01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第四場考試相關整理與分析 感謝Line群組--iPAS AI應用規劃師-AI相關考試資源分享&心得交流群組 感謝參加考試的考生(名單如下)熱心提供記憶的考題關鍵字 題目分享考生群友:zora, stacy wu高雄, Yi
Thumbnail
2025/11/02
嗨 我是CCChen 分享昨天11/01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第四場考試相關整理與分析 感謝Line群組--iPAS AI應用規劃師-AI相關考試資源分享&心得交流群組 感謝參加考試的考生(名單如下)熱心提供記憶的考題關鍵字 題目分享考生群友:zora, stacy wu高雄, Y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若非月亮正圓,怕是無法看清前路,言明市區光害不至於太嚴重。   孿生揹着背囊在唐樓天台上探路,你看,當時仍頗多這種天台相連的唐樓,在高低錯落的繩子上晾衣服,牌局打到中途先回去做家務的閒置麻雀枱,鄰舍於頂樓自由進出的生活痕跡,湊成這條空中村落。   惟因深夜時份而顯得冷清,僻靜到能聽到擾人清夢
Thumbnail
  若非月亮正圓,怕是無法看清前路,言明市區光害不至於太嚴重。   孿生揹着背囊在唐樓天台上探路,你看,當時仍頗多這種天台相連的唐樓,在高低錯落的繩子上晾衣服,牌局打到中途先回去做家務的閒置麻雀枱,鄰舍於頂樓自由進出的生活痕跡,湊成這條空中村落。   惟因深夜時份而顯得冷清,僻靜到能聽到擾人清夢
Thumbnail
前兩天全台灣都放到了颱風假,有的地方平安無事,而有的地方豪雨成災,就想到用AI生成颱風天的街景,看看AI的功力如何? 這次全部使用的是tengrAI ,真人模式,指令如下: 在颱風天的台北街頭,下大雨,吹強風,一個台灣女子,穿上班族套裝,撐傘,勉強的前進。 生成的圖片,沒有強風吹襲
Thumbnail
前兩天全台灣都放到了颱風假,有的地方平安無事,而有的地方豪雨成災,就想到用AI生成颱風天的街景,看看AI的功力如何? 這次全部使用的是tengrAI ,真人模式,指令如下: 在颱風天的台北街頭,下大雨,吹強風,一個台灣女子,穿上班族套裝,撐傘,勉強的前進。 生成的圖片,沒有強風吹襲
Thumbnail
在台中一個晴朗的早晨,李小明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自己要乘坐公車前往台北,但這趟旅程卻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曲折。 夢中的台中車站人山人海,傑克四處張望,試圖找到通往台北的公車站牌。他手中攥著一份星期三的報紙,心中不知何故感到一股悲傷,眼淚在眼眶中打轉。他來回徘徊,卻始終無法找到那個站牌。
Thumbnail
在台中一個晴朗的早晨,李小明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自己要乘坐公車前往台北,但這趟旅程卻充滿了意想不到的曲折。 夢中的台中車站人山人海,傑克四處張望,試圖找到通往台北的公車站牌。他手中攥著一份星期三的報紙,心中不知何故感到一股悲傷,眼淚在眼眶中打轉。他來回徘徊,卻始終無法找到那個站牌。
Thumbnail
讀到這段的時候,天氣晴朗。我一個南港人正坐在行天宮旁的冬陽下享受溫熱的咖啡。但《菜場搜神記》卻讓我有如無波古井般的平靜心情瞬間破防......
Thumbnail
讀到這段的時候,天氣晴朗。我一個南港人正坐在行天宮旁的冬陽下享受溫熱的咖啡。但《菜場搜神記》卻讓我有如無波古井般的平靜心情瞬間破防......
Thumbnail
手掛在車廂的手把上 趕在太陽睡覺前下班 你 站在比台北地面還高的角度 望台北 疲累的眼睛發現 雲的層次 雲後面晚霞的世界 期待的心情有了 小小的滿足 下一站上來的長髮飄揚 疲憊的你挺直了發酸的腰桿 懸空 在開門轉瞬間 轉換 同樣的時間點 站在同一節捷運車廂 你一直相信你們是有緣的。 不妥
Thumbnail
手掛在車廂的手把上 趕在太陽睡覺前下班 你 站在比台北地面還高的角度 望台北 疲累的眼睛發現 雲的層次 雲後面晚霞的世界 期待的心情有了 小小的滿足 下一站上來的長髮飄揚 疲憊的你挺直了發酸的腰桿 懸空 在開門轉瞬間 轉換 同樣的時間點 站在同一節捷運車廂 你一直相信你們是有緣的。 不妥
Thumbnail
這篇是馬特市徵文,微故事創作
Thumbnail
這篇是馬特市徵文,微故事創作
Thumbnail
在平凡的台北有個平凡的早晨,一個平凡的女孩要準備創作出一段讓大家都跌破眼鏡的不平凡。
Thumbnail
在平凡的台北有個平凡的早晨,一個平凡的女孩要準備創作出一段讓大家都跌破眼鏡的不平凡。
Thumbnail
排走 一團煙 東風吹落 枝梢 成了蟹爪 點著 是誰家點的燈 木柵傾斜 都日久待修 煮片雲 味道都可以 辛口香 撐著煲蓋 痛快下場雨 無雲 一眼望穿 樹的脈落 (而脈絡都是上下貫通) 索性打開報紙 艾字型坐 剛好緊接每個點 (而結局是不一樣)
Thumbnail
排走 一團煙 東風吹落 枝梢 成了蟹爪 點著 是誰家點的燈 木柵傾斜 都日久待修 煮片雲 味道都可以 辛口香 撐著煲蓋 痛快下場雨 無雲 一眼望穿 樹的脈落 (而脈絡都是上下貫通) 索性打開報紙 艾字型坐 剛好緊接每個點 (而結局是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