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 Android 用戶發現手機上神不知鬼不覺地出現了一個名為 「Android System SafetyCore」 的系統應用程式,引發軒然大波。許多人質疑這是惡意軟體,或對 Google 未經同意安裝應用程式的做法感到不安。本篇文章為你解析這個備受爭議的系統級別服務背後的真相、功能運作方式,以及如何管理它。
什麼是 Android System SafetyCore?
Android System SafetyCore 是由 Google 開發的系統級別服務,主要目的是過濾與識別 Android 設備上的不當內容,作為其新推出的兒童保護與安全措施的一環。根據 Google 官方說明,這項功能於2024 年 10 月開始在全球範圍內靜默部署。
核心功能與運作方式:
- 內容掃描與過濾: SafetyCore 會在本地端掃描用戶透過訊息應用程式(如 Google Messages)分享的圖像與影片,識別其中是否含有裸露、暴力或其他被認為「不適合用戶」的內容,並提供警告或過濾。
- 系統層級運作: 它是一個系統應用程式,不會出現在一般的應用程式抽屜中,僅會在「設定」->「應用程式」->「顯示系統應用程式」清單裡可見。
- 硬體需求: 需至少 2GB RAM 和 Android 9(Pie)或更高版本才能運行,包括 Android Go 輕量版設備。
- 隱私聲明: Google 強調所有掃描都在設備本地端完成,不會將用戶的圖像、影片或掃描結果上傳到遠端伺服器。
為何引發巨大爭議?4 大隱私疑慮
儘管 Google 宣稱 SafetyCore 是為了保護用戶(尤其是兒童)遠離有害內容,但其靜默安裝、系統級別權限的做法,引發了廣泛的隱私擔憂:- 未經同意強制安裝: 用戶完全沒有主動下載或同意安裝此應用程式,它是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推送到設備上的。
- 近乎無限的系統權限: 作為系統應用程式,SafetyCore 擁有非常高的權限,能夠存取設備上的諸多系統資源。這讓人擔心 Google 是否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得了過多的設備控制權。
- 「本地端」掃描仍存疑: 雖然 Google 聲稱掃描在本地進行,但專家質疑其技術實現是否真的完全杜絕了數據外流風險。即使原始圖像不上傳,「掃描結果、元數據或模型更新」等仍有潛在洩露風險。
- 「先例」的擔憂: 如果 Google 可以隨時在 Android 設備上強制安裝高權限應用程式,未來是否會濫用此機制推出其他類型的監控或數據收集服務?這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
用戶該如何應對 SafetyCore?
發現 Android System SafetyCore 後,用戶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 找到它:
- 開啟「設定」App。
- 點選「應用程式」或「應用程式管理」。
- 點選右上角選單(三個點)-> 選擇「顯示系統應用程式」。
- 在清單中搜尋「Android System SafetyCore」。
- 管理選項:
- 檢視資訊: 點選它,查看其使用情況、權限等詳細資訊。
- 卸載: 可以嘗試點選「卸載」。但請注意: 由於是系統應用程式,強制卸載可能導致其他依賴它的系統功能或預設訊息應用程式(如 Google Messages)發生問題。部分用戶回報即使卸載,它仍會自動重新安裝。
- 停用/重置: 如果無法或不敢卸載,可以嘗試「停用」它,或清除其快取與資料。但停用系統應用程式也可能有風險。
- 撤銷權限: 檢查它是否被授予了額外權限,並考慮撤銷。
- 防火牆阻擋: 若擔憂其網路活動,可使用防火牆 App 阻擋 SafetyCore 訪問網路。
- 防毒掃描: 使用信賴的防毒軟體掃描該應用程式,確認其沒有惡意行為。
- 重要提醒:
- 對於依賴 Google Messages 進行通訊的用戶,強烈建議不要隨意停用或修改 SafetyCore 的運作,以免影響訊息應用程式的核心功能(如內容過濾)。
- 若因停用而導致問題,可以從 Google Play 商店手動搜尋「Android System SafetyCore」重新安裝(如果它出現在那裡)。
總結:安全與隱私的兩難
Android System SafetyCore 的推出,再次點燃了**「資通訊安全」與「個人隱私」** 之間的古老爭議。Google 宣稱其目標是為了打擊不當內容,保護易受傷害的用戶,這本身是值得稱許的。然而,其執行方式——未經用戶同意、靜默安裝高權限系統程式——無疑觸動了大眾對隱私的敏感神經。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目前沒有必要過度恐慌,但應了解其運作機制和潛在風險。密切留意 Google 後續是否提供更透明的控制選項或說明。對於高度重視隱私的用戶,可以考慮上述的管理和防護措施,並持續關注這個領域的新聞和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