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hen 專欄】 六場「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考試大數據:難度變化、2026 趨勢與最清晰的備考方向

CHENG-CHIEN CHEN-avatar-img
發佈於CChen的AI學習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嗨 我是CCChen

本文分享六場「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考試大數據:難度變化、2026 趨勢與最清晰的備考方向

每次走進 iPAS「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考場,我總會想起 2024年第一次接觸淨零議題時,那種既陌生、又充滿使命感的感覺。如今,我已拿到 兩張淨零初級證書(2024-08場+2025-11場),也成為許多考生稱呼的「證照筆記大神」。

raw-image

但越深入研究,我越明白──這張證書不是一場簡單的知識記憶測驗,而是一個國家正在推動的 碳管理專業人才選拔制度

這篇專欄,我想用最清晰的方式,帶你一起看懂 六場歷屆考試的統計變化、命題邏輯轉折,以及 2026 年最重要的三大趨勢,最後再給你最務實、最有溫度的備考建議。

因為只有理解「為什麼這樣考」,你才能真正考得好、學得深,也能在未來的 ESG 與淨零產業中站得更穩。

raw-image

1|六場考試的「真實難度曲線」:越來越專業、越來越務實

(根據彙整資料《113 年度與 114 年度六場初級考試統計分析》)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如果把六場考題畫成一條難度走勢線,它會呈現非常明顯的 上升趨勢

raw-image

:題目字數逐場增加

題目長度從最初 3–4 行,逐漸拉長到 整段情境敘述

內容越來越像現場工程師、碳盤查專員會遇到的真實工作判斷。

🔍 趨勢 2:跨領域題目變多

題型從最早偏向「氣候框架基本記憶題」

→ 演變為「政策 × 法規 × 企業治理 × 碳盤查 × 產品碳足跡 × ESG 報導」的整合題。

例如六場統計顯示:

  • ISO 14064ISO 14067
  • 盤查邊界範疇排放分類 (Scope 1/2/3)
  • 碳費三法、氣候變遷因應法
  • TCFD、ISSB、S1/S2
    出現頻率從零星 → 穩定 → 高強度。

🔍 趨勢 3:簡單題逐漸下降、混合題增加

從一開始的「單一知識點題」

變成如今常見的:

  • 多概念混合
  • 多步驟推論
  • 情境式應用
  • 「敘述何者正確/錯誤」陷阱題
  • 定義相似選項混淆判讀

命題委員很明顯要的不是背熟,而是 理解 + 應用能力

raw-image

2|為什麼會愈考愈難?

其實答案就在「分析報告」中寫得很明確——

(引用:《iPAS 淨零碳規劃師認證體系深度分析報告》)

✔ 這張證書不是「環保概念考試」

它是台灣在培育真正能落地的 企業淨零實務人才

raw-image
raw-image

✔ 企業需要的是能上手的人

報告中反覆強調:

具備碳盤查執行能力、理解國內外規範、能協助企業因應淨零治理的跨領域人才。

因此考題反映出三點:

  1. 難度提高,是因應產業需要
  2. 題目跨領域,是因為「碳」本來就是跨部門議題
  3. 加入更多政策法規,是因應 2050 路徑與碳費制度啟動

換句話說,這不是「考古題方程式」,是「國家級人才選拔機制」。


raw-image


3|六場考題中最明顯的命題模式進化

以下是我連續六場結果分析後整理的「命題邏輯演變」:

🟦 第 1–2 場:基礎知識導向

  • 偏概念、定義記憶
  • ISO 基本流程
  • ESG/TCFD/ISSB 入門概念
  • 溫室氣體種類、效能值(GWP)

🟩 第 3–4 場:情境應用開始增強

  • 盤查邊界判斷
  • 類比不同公司制度
  • Scope 排放歸屬分析
  • 法規情境題開始增多

🟧 第 5–6 場:跨領域整合(最明顯)

  • 「碳盤查 × 法規 × ESG × 企業運作」
  • 碳費制度導入
  • 盤查計算情境(雖不考計算,但考邏輯)
  • 企業實務流程(例如減量策略、治理流程)
  • ISSB/TCFD 的差異整合題
  • 製造業 vs 服務業的盤查差異

從「考點題」到「問題解決題」幾乎是六場最清楚的變化。

raw-image
raw-image

4|2026 年淨零初級「三大重點趨勢」

從六場統計、政策時程、命題方向與國際規範一致性來預測,2026 將有三大必考趨勢:


🌍 趨勢 1|碳費制度正式上路 → 相關實務題將大幅增加

碳費三法已公布,2025~2026 是真正定價落地期。

→ 企業影響、盤查範圍、計費方式、配套制度,勢必進入考題。


📘 趨勢 2|ISSB(S1/S2)將成為考試核心語彙

ISSB 在 2024–2025 於台灣正式導入。

考題也會從「單純定義」→「多模型整合」:

例如常見高頻題型:

  • TCFD vs ISSB 差異
  • 雙重重大性
  • ESG vs 淨零 vs 氣候治理框架
  • 風險與機會(Transition Risk / Physical Risk)

🏭 趨勢 3|盤查實務情境題會變成考試主力

不是叫你算數字,而是比你是否真的理解盤查邏輯:

情境常見如下:

  • A 工廠外包運輸 → Scope 幾?
  • B 公司同時使用台電電力 + 自建太陽能 → 排放如何列?
  • 供應鏈排放(上游 / 下游)如何分類?
  • 盤查邊界是組織邊界或營運邊界?

這類題目極有可能在 2026 占比提升。

raw-image

5|最重要的:考生到底該怎麼準備?

以下是我參加其中2場考試、順利拿到兩張證書、陪伴過上千位考生後的最務實建議:

raw-image

① 基礎知識要紮實(這是 60 分的底)

請務必熟讀:

  • 溫室氣體基本概念
  • COP、UNFCCC、NDC
  • 氣候變遷因應法
  • 六大氣體 & GWP
  • 碳盤查流程、邊界、排放類別

這些是考試不會放過的共通底層。


② 法規與 ISSB 必考(至少 20–30 分)

尤其是:

  • TCFD 四大構面
  • ISSB S1/S2
  • 國內碳費三法
  • ESG 與企業永續報導制度
  • 採行標準(ISO 14064/67)

這些近兩年一定會大幅增加權重。


③ 盤查情境題必練(未來 2026 的關鍵)

這部分不需要你會算數字,而是懂邏輯:

  • 誰負責?
  • 誰歸屬?
  • 哪種排放?
  • 哪個範疇?
  • 哪個減量策略合理?

這是「真正有在做碳盤查的人才會知道」的眉角。


④ 善用 AI 工具輔助(我親自實測過最有效)

在拿到兩張證書的路上,我靠 AI 讓我節省了大量時間:

  • 用 ChatGPT / NotebookLM 整理重點
  • 用 AI 做法規比對
  • 用 AI 做 Scope 類比練習
  • 用 AI 生成情境題考古題
  • 用 AI 幫我總結 ISO/ISSB 架構

AI 不是作弊,而是「加速專業成長」的武器。

也是 2026 年後淨零人才必備技能之一。


6|最後,我想和每位在備考路上的你說:

淨零不是一張證書,而是一段會讓你 驕傲與成長 的旅程。

每次我看到企業真的因為了解盤查邏輯,而能更有效調整能源、優化流程、回應供應鏈的要求,我就覺得非常值得。

你正在學習的,不是「考點」,而是「未來十年最需要的人才能力」。

如果你願意投入、願意理解、願意把知識真的吸收進生活與工作裡,那張證書會自然地走向你。

祝你在 2026 的淨零路上,走得更踏實、更堅定,也更享受這段變強的過程。

CCChen 心語

「當你把學習變成力量,證書就會變成你努力的結果,而不是目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Chen的AI學習分享
1.9K會員
271內容數
關於學習經驗分享, 學習心得, 學習方法與資料整理. 1.已取得2024年 iPAS 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合格 2.已取得2024年 iPAS 食品品保工程師初級合格 3.已取得2025年 資策會 生程式AI能力認證合格 4.已取得2024年 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合格
2025/11/23
嗨 我是CCChen 分享iPAS AI 應用規劃師 (初級) 11/01第四場 試題分析圖卡 使用AI工具: Gemnin pro+ Canvas 網頁數據連結:
Thumbnail
2025/11/23
嗨 我是CCChen 分享iPAS AI 應用規劃師 (初級) 11/01第四場 試題分析圖卡 使用AI工具: Gemnin pro+ Canvas 網頁數據連結:
Thumbnail
2025/11/22
嗨 我是CCChen 2025 的夏天,我替自己開啟了一段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程--投入 Google Cybersecurity Certificate 的資安人才培育計畫完整學習。 從 7 月 1 日到 11 月 22 日,歷時將近五個月,我把每天下班的零碎時間都塞進這趟資安專業修行裡,像在深
Thumbnail
2025/11/22
嗨 我是CCChen 2025 的夏天,我替自己開啟了一段充滿未知與挑戰的旅程--投入 Google Cybersecurity Certificate 的資安人才培育計畫完整學習。 從 7 月 1 日到 11 月 22 日,歷時將近五個月,我把每天下班的零碎時間都塞進這趟資安專業修行裡,像在深
Thumbnail
2025/11/21
嗨 我是CCChen 根據11/20 iPAS官網公告的AI中級題目 針對科目二+科目三 相關Python 題目題組進行分析 AI 中級考試 (L22 + L23) Python 題目分析 (分析工具 NotebookLM pro) AI 中級考試在 Python 題目的設計上,邏輯
Thumbnail
2025/11/21
嗨 我是CCChen 根據11/20 iPAS官網公告的AI中級題目 針對科目二+科目三 相關Python 題目題組進行分析 AI 中級考試 (L22 + L23) Python 題目分析 (分析工具 NotebookLM pro) AI 中級考試在 Python 題目的設計上,邏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一、前言 有考過教甄的人都知道準備過程的煎熬,筆試的內容幾乎是沒有範圍,考的層面很廣;而準備複試的過程中,更是需要在期限內極限挑戰,完成多課的教案設計、課程安排,甚至是教具製作,若今天是一人單打獨鬥,面對這樣的歷練時,更容易心力交瘁、內心徬徨,頓時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以下內容都不是我個人獨創,是各方前輩的智慧。 然後讓我們快速省略我本人幾千字的個人心情抒發,直接進入考試準備的心得:
Thumbnail
以下內容都不是我個人獨創,是各方前輩的智慧。 然後讓我們快速省略我本人幾千字的個人心情抒發,直接進入考試準備的心得:
Thumbnail
關於一個原本對未來沒有想法,每天過著沒有感情的工作社畜 從原本的渾噩日子,跳脫為一腳踏入前端領域的小菜鳥 - 心得分享
Thumbnail
關於一個原本對未來沒有想法,每天過著沒有感情的工作社畜 從原本的渾噩日子,跳脫為一腳踏入前端領域的小菜鳥 - 心得分享
Thumbnail
113年度第一梯次就業服務專業人員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術科測試,如期於3月17日(星期日)舉行,本梯次考試學科單選60題(內含共同科目16題)、複選20題(全部專業科目),預估及格率會再提高,學、術科同時達到60分約25%,及格率約2成5。
Thumbnail
113年度第一梯次就業服務專業人員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學、術科測試,如期於3月17日(星期日)舉行,本梯次考試學科單選60題(內含共同科目16題)、複選20題(全部專業科目),預估及格率會再提高,學、術科同時達到60分約25%,及格率約2成5。
Thumbnail
我所參加的這門課程是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產業新尖兵:金融科技FinTech人才養成班 (第二期)"。 寫這篇心得與回顧,大致花了幾週的時間零零散散的拼湊起來,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撈回一點記憶,這段經歷個人覺得很珍貴。
Thumbnail
我所參加的這門課程是由清華大學主辦的"產業新尖兵:金融科技FinTech人才養成班 (第二期)"。 寫這篇心得與回顧,大致花了幾週的時間零零散散的拼湊起來,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撈回一點記憶,這段經歷個人覺得很珍貴。
Thumbnail
這篇寫給天性焦慮想在考試之前搞懂考場detail的夥伴們,準備方法與書單請左轉其他大神的文章><
Thumbnail
這篇寫給天性焦慮想在考試之前搞懂考場detail的夥伴們,準備方法與書單請左轉其他大神的文章><
Thumbnail
2024年1月的統合課程歸化考試是在韓國舉行的CBT考試,全程不使用文具,光明和大田考場舉辦CBT考試,詳細考試內容及時間可在文章中找到。近200字的簡短寫作可得10分,口試是5題,每題5分,國歌的正確唸誦也很重要。
Thumbnail
2024年1月的統合課程歸化考試是在韓國舉行的CBT考試,全程不使用文具,光明和大田考場舉辦CBT考試,詳細考試內容及時間可在文章中找到。近200字的簡短寫作可得10分,口試是5題,每題5分,國歌的正確唸誦也很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