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 Phybot M1:後空翻+530 N·m 扭力,這台「肌肉派人型機器人」憑什麼狂刷存在感?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嗨我是 Mech Muse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台新品——北京新創 Phybot 推出的 M1 人型機器人

它主打兩個超吸睛的賣點:

  • 會做後空翻 🤸‍♂️
  • 關節扭力高達 530 N·m 💪

官方還透露目標售價大約 4.2 萬美元,鎖定的不是家用或展示型,而是貨真價實的「工業、高負載」場景。

如果你也想知道:

  • M1 到底在紅什麼?
  • Phybot 是誰?為什麼突然冒出來?
  • 530 N·m 的扭力到底多猛?
  • 他們真的能靠 4.2 萬美元搶工業市場嗎?

那這篇文章會很適合你。讀完後,你會更清楚 M1 是真本事,還是正在上演一場「肌肉型 Demo」。


M1 到底在炫什麼?後空翻+高扭力,這波話題怎麼來的

這次 M1 上新聞的關鍵,就來自 Phybot 公布的一段影片:

M1 從站姿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個標準後空翻,再穩穩落地。整個過程沒有吊線、沒有外力輔助,看起來就像銷聲匿跡前的 Atlas、或近年的 Unitree H1 那種「體操型全動作」。

只是 Phybot 還在旁邊補了一刀:「我們是最強的人形機器人。」 🔥

撐起這個口號的,是他們強調的幾個數據:

  • 最大關節扭力 530 N·m,使用自家開發的 PhyArc 一體化擺線關節模組
  • 扭力密度約 200 N·m/kg、瞬間功率可破 10 kW
  • 可承受 5 倍以上瞬時過載衝擊力,也就是猛烈撞擊不會散掉
  • 172 cm、60 kg、32+ 自由度,是成人尺寸的全電人型機器人

在「大腦」方面,他們搭配了:

  • NVIDIA Jetson Orin + Intel Core i7 計算平台
  • 3D LiDAR、雙目 RGB、IMU 等感測器
  • 全棧自研的運控與強化學習演算法

另外一個超讓人好奇的亮點,就是 價格。Phybot 對外說他們的目標價是 低於 4.2 萬美元,並會提供 SDK、API 給開發者。

白話版就是:

我們做了一台肌肉猛、動作猛、還不算太貴的成人尺寸人形機器人,真正可以讓你拿進工廠或倉庫玩真的。

這種定位非常清楚:不是可愛型,是能幹活的那種。


從創立到後空翻:M1 的完整時間線梳理

把這家公司往前翻一翻,你會發現 M1 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沿著一條有策略的路線慢慢堆出來的。

📌 2024 年 9 月

北京動易科技(Phybot Technology)成立,喊出願景 「Robot for AI」。主打:從 AI 需求反推機器人硬體,再用強化學習改善運動控制。

📌 2025 年 7 月 — 首次亮相(WAIC 2025,上海)

Phybot 在大型展會上公開展示:

  • PHYBOT M1(成人尺寸)
  • PHYBOT C1(較小型)
  • 自家 PhyArc 擺線關節

當時就已經公開:

  • 1.72 m、60 kg
  • 32+ DOF
  • 最大扭力 > 530 N·m
  • 鎖定特種作業、製造、物流等高強度場景

但那時還沒展示後空翻。

📌 2025 年 8 月 — 再次登場(WRC 世界機器人大會,北京)

媒體再度強調同一組規格,也首次把應用場景講得更務實:

特種作業、物流運輸等高負載工作

📌 2025 年 11 月中旬 — 大陸人形機器人大事件連發

競品 AgiBot A2 才剛剛以 106.286 km 的行走紀錄,拿下「人形機器人最長行走距離」金氏世界紀錄 🥇。

這讓耐久議題一度被炒上去。

📌 幾天後 — M1 釋出後空翻影片

Phybot 放出約 40 秒的高話題影片,展示:

  • 後空翻
  • 毫無輔助的穩定落地
  • 高速動作中的平衡控制

並喊出:

  • 全尺寸純電機器人中第一個做到人類等級後空翻
  • 世界最強人型機器人

這些標語被國內外媒體大量轉貼後,聲量瞬間拉滿。

📌 11 月 24 日 — 國際媒體集中報導

Humanoids Daily、科技部落格、社群平台全面討論。

形成了很戲劇化的一幕:

一邊是刷耐力紀錄的 AgiBot A2,一邊是炫爆發力的 Phybot M1。 中國人型機器人進入「肌耐力雙線作戰」的熱門期。


530 N·m 有多猛?為什麼這是「肌肉派機器人」的核心

這次 M1 的話題能燒起來,除了後空翻,其實更重要的是它講的那個 530 N·m 扭力

這到底是什麼概念?我把它講得最白話:

它代表這顆關節「能施力的強度」,就像車子講扭力一樣,只是這邊是用在機器人的膝蓋、髖關節、手臂等位置。

讓我們來對比看看:

🆚 對手參考:Unitree H1

官方資料顯示:

  • 膝關節最大扭矩 約 360 N·m
  • 扭力密度 約 189 N·m/kg

而 M1 主打:

  • 530 N·m(比 H1 多一大截)
  • 扭力密度約 200 N·m/kg
  • 放在 60 kg 的成人尺寸機器人身上,非常「肌肉」

再來看他們的關鍵硬體:PhyArc 一體化擺線關節模組

官方展示指出這套模組可以做到:

  • 瞬時承受 5 倍以上過載衝擊力
  • 反驅扭矩低於 1 N·m(手推不太會晃動)
  • 背隙很低(動作更精準、不會抖)
  • 某些型號重量只有 0.2 kg,卻能達到百級 N·m 扭力密度

結論就是 這是一種能跑、能跳、能扛重物的「硬派關節」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M1 的影片可以呈現:

  • 起跳時需要爆發力
  • 空翻需要穩定控制
  • 落地時需要抗衝擊

而 10 kW 的瞬間功率輸出,就是為了擔這些「衝擊+爆發」動作準備的。

🚨 不過也要補一句冷水

雖然 M1 的規格真的漂亮,但:

  • 「世界最強」沒有統一標準
  • 不同廠商(Unitree、Tesla、Agility、Fourier 等)用的測試方法也不一樣
  • 像 Tesla Optimus 的部分關節扭力也非常高,只是沒公布完全對等的數據

簡單說就是:

Phybot 很會抓亮點,但整體比較像「性能展露」,而不是可以直接橫掃市場的實證。

真正要走向工廠,還要過的關包含:

  • 長時間運作穩定度
  • 維護成本是否可控
  • 安全性與合作模式
  • 實際任務的落地案例

這些都比一支酷炫的後空翻影片難多了。


總結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

一台會後空翻、扭力 530 N·m、喊價 4.2 萬美元的人型機器人,到底代表什麼?

我會這樣看:

1️⃣ 技術面:M1 把「爆發力」這條線往上拉

  • 後空翻展示了 Phybot 在運控、結構強度和關節冗餘上的實力
  • 高扭力與自研關節,讓 M1 的「肌肉派風格」很鮮明

2️⃣ 商業面:想搶「高性能但不天價」的工業市場

  • 若能真的接近 4.2 萬美元、且維修成本合理,會是開發者與工業市場願意嘗試的範圍
  • 但這條路競爭者超多:中國廠商大量壓價,美國、歐洲、韓國也都在衝

3️⃣ Demo ≠ 實際工況

  • 影片多半是在可控環境拍攝
  • 考驗機器人的,是「每天 8 小時 × 365 天」那種現場任務

4️⃣ 產業趨勢:已從「能走能跑」進入「規格戰+場景戰」

  • 上週是耐力紀錄(AgiBot A2)
  • 這週是爆發力(Phybot M1)
  • 之後一定會有更多廠商主打不同策略,如成本、AI、感知、整合度等等

最實際的觀察方式是:

看誰能真的交付到工廠、倉儲、能源與特殊作業場景。 Demo 做得再帥,沒有落地就只是演示。


如果你也喜歡這類人型機器人、AI、具身智能的分析,歡迎追蹤我 Mech Muse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48會員
712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聯絡我:mechmuse32@gmail.com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1/24
美國 2025 年啟動「Genesis Mission」,由能源部帶頭打造一個整合超算、科學資料、AI 模型與機器人實驗室的國家級平台,讓 AI 成為加速科學研究的核心工具。計畫目標是縮短材料、生技、量子、核能等領域的研發時間,成為美國下一波科技競爭的關鍵。
Thumbnail
2025/11/24
美國 2025 年啟動「Genesis Mission」,由能源部帶頭打造一個整合超算、科學資料、AI 模型與機器人實驗室的國家級平台,讓 AI 成為加速科學研究的核心工具。計畫目標是縮短材料、生技、量子、核能等領域的研發時間,成為美國下一波科技競爭的關鍵。
Thumbnail
2025/11/23
Genspark 拿下 2.75 億美元 B 輪、估值衝到 12.5 億美元,主打把辦公瑣事自動化的「AI Workspace」。透過多代理人架構,它能協調多個模型與工具,從收集資料到做簡報一次完成。這次融資顯示 AI 正從聊天輔助走向「直接交付成果」,也將加速企業導入自動化。
Thumbnail
2025/11/23
Genspark 拿下 2.75 億美元 B 輪、估值衝到 12.5 億美元,主打把辦公瑣事自動化的「AI Workspace」。透過多代理人架構,它能協調多個模型與工具,從收集資料到做簡報一次完成。這次融資顯示 AI 正從聊天輔助走向「直接交付成果」,也將加速企業導入自動化。
Thumbnail
2025/11/23
瑞士新創 Flexion 募資 5,000 萬美元,主打做人形機器人的「大腦」,提供從語言理解、動作規劃到全身控制的完整 autonomy stack。
Thumbnail
2025/11/23
瑞士新創 Flexion 募資 5,000 萬美元,主打做人形機器人的「大腦」,提供從語言理解、動作規劃到全身控制的完整 autonomy stack。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金馬獎呼喚大家走進戲院,但Youtube、Netflix已成日常。最新研究顯示,臺灣VOD訂閱戶破700萬,年產值近百億。在全球影視產業洗牌之際,臺灣如何運用國際資金與平臺,將在地故事推向世界?專家點出,理解演算法、克服盜版、制定對接國際的政策是關鍵。
Thumbnail
金馬獎呼喚大家走進戲院,但Youtube、Netflix已成日常。最新研究顯示,臺灣VOD訂閱戶破700萬,年產值近百億。在全球影視產業洗牌之際,臺灣如何運用國際資金與平臺,將在地故事推向世界?專家點出,理解演算法、克服盜版、制定對接國際的政策是關鍵。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在喧囂的日常中,你是否尋找能代表內心狀態的氣味?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 的「一週八日」系列香水,演繹創作者孤獨、沉靜卻自由奔放的內在。其中「星期六 Silent Wild」以綠橄欖、茶香與白麝香交織出清新、寧靜且溫暖的氣息,連結自我與世界的流動,找回那份「只是在」的和諧。
Thumbnail
在喧囂的日常中,你是否尋找能代表內心狀態的氣味?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 的「一週八日」系列香水,演繹創作者孤獨、沉靜卻自由奔放的內在。其中「星期六 Silent Wild」以綠橄欖、茶香與白麝香交織出清新、寧靜且溫暖的氣息,連結自我與世界的流動,找回那份「只是在」的和諧。
Thumbnail
Agents4Science 2025 的每一篇論文皆由 AI 代理撰寫,每一份評審報告也由機器學習模型生成。人類角色,僅限於觀看發表與參與討論的與會者。
Thumbnail
Agents4Science 2025 的每一篇論文皆由 AI 代理撰寫,每一份評審報告也由機器學習模型生成。人類角色,僅限於觀看發表與參與討論的與會者。
Thumbnail
兩個禮拜過得飛快,很快又到了展示的日子。這次展示的主角是兩家著名機器人公司的產品:日本太蔣機器人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和神腦科技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當天早上,兩部遊覽車從台北出發,載著兩家公司的代表和記者們前往通霄的資訊中心。資訊中心的門口,看似與往常無異,但今天特別增加了兩位安保人員。他們
Thumbnail
兩個禮拜過得飛快,很快又到了展示的日子。這次展示的主角是兩家著名機器人公司的產品:日本太蔣機器人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和神腦科技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當天早上,兩部遊覽車從台北出發,載著兩家公司的代表和記者們前往通霄的資訊中心。資訊中心的門口,看似與往常無異,但今天特別增加了兩位安保人員。他們
Thumbnail
幾天後,李天明聯繫了神腦科技的開發部經理,安排了一次參訪通霄資料中心的行程。開發部經理非常感興趣,表示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這些機器人的生產流程和未來的市場前景。參訪當天,神腦科技的開發部經理孫天佑來到了通霄資料中心。在資料中心的大廳裡,他與李天明見面,雙方互相握手問候。「李總,非常高興
Thumbnail
幾天後,李天明聯繫了神腦科技的開發部經理,安排了一次參訪通霄資料中心的行程。開發部經理非常感興趣,表示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這些機器人的生產流程和未來的市場前景。參訪當天,神腦科技的開發部經理孫天佑來到了通霄資料中心。在資料中心的大廳裡,他與李天明見面,雙方互相握手問候。「李總,非常高興
Thumbnail
隨著科技進步,算力不斷提升,未來的世界AI覺醒後可能發生一件事:「自己設計及打造自己想要的身體」。這種可能性不僅將改變我們對機器人的認知,更可能徹底重塑人類對自我、身份和存在的理解。
Thumbnail
隨著科技進步,算力不斷提升,未來的世界AI覺醒後可能發生一件事:「自己設計及打造自己想要的身體」。這種可能性不僅將改變我們對機器人的認知,更可能徹底重塑人類對自我、身份和存在的理解。
Thumbnail
《契機X轉機X天賦:女性力量的三部曲》 (好的顧問導師教練 協助妳提早得到幸福 更快實現夢想 幸福課程 -->幸福教練黃老師 歡迎公民營單位廠商活動體驗邀約 -->潮資訊媒體) 在這充滿種種可能性的風雲時代, 女性的強韌且溫柔的力量 正 逐漸被重新定義。
Thumbnail
《契機X轉機X天賦:女性力量的三部曲》 (好的顧問導師教練 協助妳提早得到幸福 更快實現夢想 幸福課程 -->幸福教練黃老師 歡迎公民營單位廠商活動體驗邀約 -->潮資訊媒體) 在這充滿種種可能性的風雲時代, 女性的強韌且溫柔的力量 正 逐漸被重新定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