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鼎泰豐一坪營業額 255 萬,好市多緊追在後!一張圖解密企業坪效排行

讀後感:鼎泰豐一坪營業額 255 萬,好市多緊追在後!一張圖解密企業坪效排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周一篇文章的讀書會心得報告摘要與筆記,主要段落分成:

1. 為什麼選這篇文章分享?
2. 內容重點
3. 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4. 心得

原文網址:鼎泰豐一坪營業額 255 萬,好市多緊追在後!一張圖解密企業坪效排行

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 顛覆以往零售商、量販店才是坪效王的刻板印象
  • 實體通路與生活息息相關,透過這篇文章對實體通路有多一點的認識

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想表達什麼?

  • 專門研究實體通路以及線上通路
  • 觀察在疫情以及電子商務衝擊下,實體通路的坪效指標
  • 為疫情後的台灣實體通路,變革思維帶來一些線索

重點內容

台灣連鎖企業坪效統計

  • 「坪效」:實體通路經營績效的關鍵數據
  • 餐飲業為進榜家數最多的產業別
  • 藥妝藥局業態的普遍坪效表現最佳
三友藥妝(Tomod’s)、康是美、大樹連鎖藥局、杏一醫療用品。
  • 綜合零售通路
坪效前 3 強:好市多(COSTCO)、統一超商(7-ELEVEN)與全聯超市。

高獨特性與識別度,明星企業衝破坪效天花板

  • 鼎泰豐與好市多,長期創造出遠高於同業平均水準的坪效表現

鼎泰豐

  • 消費者對於品牌的高黏著度與認同度
  • 以細緻嚴謹的標準化流程制度著稱(人事成本高達 56% )
  • 將麵點餐食做到極致的品牌定位明確
  • 食材選用與製作工法上極其精緻細膩

好市多

  • 鮮明的批發價格優勢、獨家販售與 PB 商品→樹立極高的品牌獨特性
  • 跨足線上銷售取得成功
  • 豐厚的會員費用收入疊加持續攀升的商品銷售金額
  • 坪效不僅遠遠超過同業,甚至高過美國好市多

連鎖集團跨業態布局,成功複製高坪效通路體系

大型生活通路集團擁有難以複製的連鎖經營知識等無形優勢。
大型集團近幾年布局的關鍵,貫穿全集團的共通會員機制、跨通路交叉銷售服務等多元策略操作。
相對低成本、高回報的經營基礎,具體即反映在優異的坪效表現上。
  • 大型生活通路集團跨業態布局的策略做法正大步走向成熟
  • 全家便利商店擁有耕耘已久的餐飲布局
  • 三商集團具備橫跨餐飲與零售多品牌的扎實營運經驗

統一集團

  • 支撐民眾生活的基礎設施
  • 旗下布局涵蓋零售、電商、餐飲、支付、宅配以及觀光等多元服務
  • 康是美(藥妝)、7-ELEVEN(超商)、星巴克(餐飲)進入高坪效前 20 強名單
  • 康是美與 7-ELEVEN 在各自次產業領域中,成為高坪效優等生

「外用市場」成為連鎖餐飲通路下一個關鍵戰場

跨足外送與外帶為主的中小型店,為台灣餐飲業近年提升坪效的關鍵策略之一
  • 全家國際餐飲積極擴展外帶為主的 bb.q CHICKEN 品牌
  • 天仁集團持續布局小坪數外帶店型喫茶趣 ToGo

瓦城集團

  • 2018 年開始推出「瓦城 Express」、「大心 Express」等特殊店型
  • 銷售製作快速省時、便於外帶的料理
  • 積極與第三方外帶平台合作
  • 2020 年進一步推出自有 LINE 線上點餐外帶平台「點來速」

鼎泰豐

  • 2019 年正式跨足外送服務
  • 彌補 2018 年以來略為下滑的門店來客數
  • 外送訂單:日均超過 1000 份、客單價較高(約 700-800 元),營收再度突圍成長

王品集團

  • 2020年宣布將旗下 17 個品牌、155 家店同步啟動外送服務
  • 有鑑於外送平台業績占比已超過 15%,因此王品目標將 280 間門店全面上線
  • 締造出 Uber Eats 台灣團隊與餐飲集團配合以來,投入最多門市、上架最多菜色的紀錄

藥妝藥局為進入前段班家數最多的次產業別

  • 在普遍陷入衰退的台灣專賣零售業領域中逆勢成長

藥妝藥局業實體門市坪效提升

  • 部分醫藥、醫材用品具不可在網路銷售的特殊限制
  • 推動在地養老照護與分級醫療的政策方向
  • 以美妝、醫材、藥品等本業為核心,近年在商品結構附加服務不斷大舉擴張
  • 提供從日用雜貨、食品點心等日常必需品項
  • 居家保健、醫藥美容、專業用藥諮詢、心理諮商
  • 醫院商場規劃管理的完整解決方案

藥妝藥局企業持續開發新的營運模式自有品牌商品

  • 大樹藥局與全家便利商店及家樂福的複合店態
  • 康是美持續推陳出新的 PB 商品
  • 杏一積極布局的線上銷售平台
  • 三友藥妝豐富的獨家進口商品組合等

個人心得

  • 顛覆自己過去對實體通路的認知
除了零售、量販店外,餐飲、藥局、家電、家具等都是實體通路的一環
  • 對實體通路的產業趨勢&企業佈局有更多的認識
  • 網路上的開放資料有更多玩法
坪效排行可以從網路資料爬蟲而來(不一定精準)
  • 未來流通研究所,費盡心思爬資料、寫文章以及分享的用意
文章只是行銷宣傳手法。
展現自己有資料收集、處理&商業分析能力。
商業模式:產業智庫、企業的競爭態勢、趨勢等。
  • 數據驅動、數據力的重要性
avatar-img
Patrick.Wong的沙龍
250會員
488內容數
一位在因緣際會之下,動了想去紐西蘭的念頭,卻陰錯陽差跑到澳洲打工度假的背包客。 脫離台灣世俗的期待,踏上打工度假的不歸路,第二人生正式在澳洲啟航。 如果人生很短,那青春就是短暫一瞬間,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一站在哪呢?還沒開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歡迎來到我的澳洲故事館,分享我在澳洲的旅程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atrick.Wo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
敝人在方格子推出第一號數位商品-三陽PM生涯《讀後感系列文章》之摘要筆記正式上架拉! 即便沒有買這份筆記,讀者同樣能透過筆者在方格子發布的內容,免費看到〈讀後感〉系列文章,以及筆記參考的文章出處。 內容本身無價,讀者單純買的是:筆者梳理內容與整理筆記的過程,以及出於對筆者的一份信任與支持。
交通部針對台灣使用交通運具的統計,有許多面向的統計專題分析,針對機車的部分,交通部的統資料庫有釋出歷年的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由於維度眾多,本文僅分享幾個私心認為比較重要的數據供大家參考。未提及的數據,就由有心人自己去鑽研了。 至於下次的調查重點,可能就會落在「疫情前後變化」以及「電動機車」上。
不論是本地異動或跨縣市移動,移動方式不會只有機車一種,透過《109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機車通勤(學)者居住與使用機車縣市比率當基準,來更進一步計算跨縣市通勤的機車台數。 最後得出結論:雙北通勤台數宛如動物大遷徙,中台灣為台中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