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跟你說我們總是在看同樣的老梗,而且常常樂此不疲,你會相信嗎?」
雖然《名偵探柯南》在網路上常常是高吐槽點的討論對象,像是有米花市死神之稱的柯南、頭頂長角的小蘭,以及已經渡過數次寒暑假、死亡人數不知已經破幾百人下的時間軸,漫畫中的時間竟然還過不到一年,想當初幾乎可以跟柯南作同學的我現在都已經可以生出好幾個比柯南大的小孩了……
好的,我離題了。總之我想表示的是,即使《名偵探柯南》吐槽點那麼多,每次看到電視有播出,我還是忍不住會想要停下來看,而且即使沒有看到前半段也能快速銜接上劇情,因為作品本體敘事結構的「動機──結果軸線」明確。就算觀眾從一半才開始觀看,也立刻會知道「有人要死了」或是「有人已經死了」,然後就開始猜測兇手,等待柯南解答。
另一部「動機──結果軸線」明確的作品則是《哆啦A夢》,每次劇情基本上集中在「大雄被欺負」→「哆啦A夢拿出新道具」→「大雄利用道具炫耀」→「大雄(或其他角色)因為道具自食惡果」。即使你不喜歡看《名偵探柯南》或《哆啦A夢》,但無法反駁的是兩個作品都擁有極大量的觀眾與擁護者,這也與作品中本體敘事結構的「動機──結果軸線」明確,讓觀眾可以迅速進入作品有關。
人類是個性很立體的生物,我們會喜、怒、哀、樂,同時脆弱和堅強、害羞與大膽,但在作品中便很難如此呈現。所以往往會以某個最明顯的特質去凸顯角色的個性,並推動故事的發展。如果胖虎不是那麼粗魯暴力、小夫不夠愛炫耀,《哆啦A夢》中很多情節便難以發展下去。因此,作品中的角色,往往不是以「豐富」為重點,而是能否具有「鮮明」特質為關鍵。
這種「鮮明」特質,有時候會透過反覆加強、甚至誇張化的方式,去加深觀眾的印象。像是全聯2016年的火鍋廣告,便以這種方式去產生共鳴,以「品名──定位──特質」的方式去形塑火鍋料,像是「金針菇──不死傳奇──再說一聲明天見」、「高麗菜──國民天菜──如果你願意一層一層剝開我的心」,在當時也引起一陣討論熱潮。
有時候,擁有獨特的風格會比作品本身的品質還重要,因為高辨識度才更能保證觀眾會有更深的印象。這點,其實圖像的效果會比文字更明顯,舉例來說,圖文作家Duncan與聞氫哥的圖像作品,即使魯胖個人很喜歡也覺得畫風成熟,但魯胖並不認為這兩者能達到一般人所謂「好看」、「唯美」的標準。但對一個創作者來說,「好看」、「唯美」並沒有那麼重要,能夠讓人一眼就辨識出強烈的風格才是關鍵。因此,更早期的圖文作家彎彎,其實就圖像創作上的勾勒更為簡單,但卻擁有極高辨識度,成為當時熱門的點閱與模仿對象。
文字上也是如此,臉書粉絲專頁「每天來點負能量」擁有多達70萬的追蹤數。但如果以傳統的標準來看,「每天來點負能量」所釋放的圖像基本上只是文字的排版,對於當下這個人人必須接觸電腦的社會甚至可以說不具難度。甚至用字也沒有什麼深奧詞彙或華美修辭,但其厭世、對社會充滿無力感的戲謔嘲諷語錄,不僅可以直接反映時下年輕人的心聲,也豎立屬於自己的文字特色。在廣大的粉絲追蹤下,也成功出版書籍。
行銷常常都會說到「敘事力」、「故事行銷」,認為能說出一個會讓客戶想聽下去、吸引客戶買單的故事技巧事關重大。這種所謂的「敘事力」、「故事行銷」,其實就被統攝於廣義的「小說」當中。常常有書籍試圖教導如何行銷,但如何真正系統化剖析行銷反而較少著墨。
本文觀點與部分舉例引自《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這本「把世界當小說來讀」的書,結構上分為「敘事結構」、「角色塑造」、「轉場」、「文字風格」等充滿文學元素的章節,但實際上,卻使用更多當下時事、新聞或耳熟能詳的例子作具體剖析,從柯文哲與連勝文的台北市長選舉談到7-11與麥當勞的廣告,從太陽花運動談到蔡依林的MV,去討論結構、影響與吸引人的要素為何。這種討論的方式,不僅know what,更能know how,對於發展推動所謂的「敘事力」、「故事行銷」會有更深入的觀察與體會。
書名:《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
作者: 朱宥勳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28
魯胖murmur:朱宥勳為魯胖非常欣賞的一位青年新銳,或許他參與活動時是以「作家」或「小說家」的頭銜出場,但對我而言,因為其剖析問題的觀點鮮明具體,因此我個人更傾向視他為一位評論家。雖然本文推薦《只要出問題,小說都能搞定》,但也要提醒讀者,本書作者的政治立場非常鮮明,書中也有許多政治性的舉例,如果作為立場反方的讀者,使用本產品之前請先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