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6月,泰國的第二任總理、前「人民黨」領導人普拉雅‧帕霍爾‧彭培尤哈西拉(Phraya Phahol Phonphayuhasena)在曼谷皇家廣場參加了一個儀式並發表他上任後第一次演說,宣布泰國正式結束絕對皇權並進入君主立憲。
其實泰國在1932年就已轉為君主立憲,當時就是「人民黨」發動不流血革命所促成。彭培尤西哈拉上任後訓令內政部製造了一個銅鑄的紀念牌。紀念牌不大,直徑僅有30公分,上面鑄造的字句是,「1932年6月24日黎明,『人民黨』在此促生了讓國家蓬勃發展的憲法」。
彭培尤西哈拉當天主持儀式,見證了這塊銅牌嵌入皇家廣場的地面。81年來,這塊銅牌標誌著泰國進入民主的里程碑,也是泰國人眾所周知的革命紀念牌。當年參與那場不流血革命的「人民黨」黨員,多數是受西方教育的軍人及官員。
然而,這塊銅牌卻在4月2日至8日間神秘失蹤,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塊銅牌,上面鑄造的字句則是,「崇敬佛教三寶(僧、法、佛)、國家、家庭,對君主忠誠,人人都應該成為促成國家蓬勃發展的力量」,上面還有紅色類似符咒的字跡。
沒有人知道革命紀念牌究竟是哪一天或者遭什麼人拆換。4月14日當天,一個名為「人民黨紀念牌」的網頁披露出紀念牌遭人拆換的消息,大家才知道這件事。
隨後發起尋找紀念牌運動的政治活動家阿批席。薩拉帕攀(Apisit Sapnappan)表示,根據他的口頭查訪及一些相片佐證,他相信事件是發生在4月2日至8日之間。
不少政治活動家指出,他們相信革命紀念牌遭拆換,是保守的保皇派所為,目的是要改寫歷史。泰國的社交網路上也激起正反兩方激辯。有人指出1932年的革命為泰國帶來並不適用的西方民主,使得泰國充斥著腐敗及社會弊端。
其實,保皇派對民主的抗拒,幾乎是在當年革命之後就立即開始,泰國皇室也漸漸重新建立影響力,到了1950年代,泰國皇室與軍方達成一定程度的妥協,雙方也建立了一種互相依存的關係。到1970年代,在立憲制之下的泰國皇室已經在軍方的保護下,建立起巨大影響力。
但這個權力制衡的狀態,卻在2001年時,因為億萬富豪塔信倚賴民粹及個人財富獲選為總理而告打破。2006年時,泰國軍方以塔信涉及貪腐、濫權及不尊重皇室為由,發動政變將之推翻,隨後引發長達十餘年的政治鬥爭及紛擾。
許多反塔信的人都將「民主」視為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而1932年的革命就是最初的起源。
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克文。休威森(Kevin Hewison)就指出,「我覺得現在的(泰國)軍事執政團認為所有的問題都跟塔信有關,而要把他澈底清除,牽涉到去除更深層的人民主權概念,而這個概念就深植於當年的宣告及憲法之中。從這一點來看,把革命紀念碑抹去,有相當的象徵意義」。
更引人興味的是,皇家廣場周圍所設置的十一個監視器,在3月31日被全數拆下進行維修,所以根本無法查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尤有甚者,事發之後,泰國總警署副總監斯里法納。蘭西布拉曼拉庫(Srivara Rangsibrahmanakul)公開表示,他對如何進行調查毫無概念。他認為革命紀念牌是個私人物件,除了擁有者或其後代報案,警方無從開啟任何調查,「但如果真有前述的擁有者或繼承者報案,我還真想問問他們,為什麼把東西(紀念牌)放在公眾的場所?」。
目前已有政治活動家及學生向警方報案,但警方並未採取行動。
泰國國家藝術家提拉帕。魯希庫卻有不同的看法。他指出革命紀念牌是屬於國家的財產,原件應該收藏在博物館,而用複製品安置在皇家廣場才對,這類跟國家歷史攸關的物品,不管是正面或負面,都應該好好保存,這樣後代才能正確理解過去所發生過的事。
他認為,革命紀念牌被拆換,很明顯是要抹殺歷史,「不過這樣做可能會有反效果,因為會有更多人想去瞭解那段歷史」。
現在看起來,泰國當局似乎極力在淡化此事,甚至對推動追究的政治活動家發出威脅,要他們收手。日前,就有為泰黨高層人員在臉書上呼籲當局追查而被羈押12小時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