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可愛的櫻桃小丸子永遠離開我們了,小紅馬溜溜車、雞蛋麵、紙話劇、水蜜桃罐頭高蹺、夏日廟會......那些不屬於台灣人的童年回憶,卻能令我們印象深刻,都是靠櫻桃子老師(本名三浦美紀)一筆一畫忠實呈現她自己的童年回憶,不僅令日本人追憶感懷過往時光,也讓生在台灣的我們,能夠認識昭和年代的純樸日本。
保留超過20年的家家酒組──小丸子之家,電視螢幕播放的是小丸子和爺爺的偶像山口百惠
小時候,每當我沒寫完功課就在看小丸子的時候,總會被罵道:「你就是看太多小丸子,才變得跟她一樣這麼懶!」結果我不但沒反省,還為此呵呵地沾沾自喜好一陣子。像小丸子多好啊~可愛懶懶地生活,就算有煩惱,也是該把0分考卷藏哪裡、早餐吃太多結果肚子痛到打太鼓,或是把姊姊心愛的少女雜誌搞丟該怎麼辦的小事兒。小學1年級的我好期待快點長到3年級,還為了學校太班及太少沒有3年4班感到惋惜。在木頭地板滾來滾去乘涼的生活太美好,我好羨慕小丸子永遠是個孩子,即便我們這些死忠粉絲已長成大人,但她依舊是那個小小孩,也是我心中最單純、最快樂的兒時記憶。
現已絕版的桃子手記,是櫻桃子老師的生活觀察與記錄,不改「小丸子」個性,內容同樣無厘頭又有趣
小丸子的連環番外篇,桃子手記依舊發揮無厘頭魅力
櫻桃小丸子漫畫出版後,又推出動畫,收視率居高不下,漫畫連載結束後,櫻桃子推出一系列隨筆小書,我將這些當成小丸子的番外篇,收集齊全後,一週一本珍藏地細細閱讀,雖然小丸子長大後,人生並不是處處順心如意,但她還是我們的小丸子,還是會用她特有的豁達又樂觀的心態,去看待所遭遇的一切,大而化之不拘泥小事,這正是過了這麼多年,大人小孩還是如此喜愛她的真正原因。
小丸子來台灣逛夜市,很喜歡販賣的小狗,甚至想帶回日本(圖/翻攝自《桃子好心情》)
美食、夜市還有馬殺雞,小丸子是最早一批的哈台族
311大地震後,日本掀起來台旅遊的熱潮,但其實早在20年前,小丸子就很喜歡台灣,無奈第一次來台時,吃了不乾淨的食物導致腸胃炎住院,食髓知味的小丸子便二度訪台(還帶著爸爸阿宏同行)。隨處可見的小丸子仿冒商品惹得小丸子本尊哈哈大笑、夜市賣的小狗狗很可愛,可惜無法帶回日本、故宮對小丸子來說有點無趣,反而更期待快點結束參觀,好去血拼和大吃大喝(小丸子就算長大還是不改本性啊……)原本在日本就很喜歡吃栗子的小丸子,吃到台灣的糖炒栗子則是想要拍手叫好,「怎麼會有這麼好吃的栗子!?」甚至還買了3公斤栗子回家跟媽媽分享。
小丸子說,喝尿的訣竅是:不要呼吸一口飲盡,而且早晨的第一泡尿更有效果(圖/翻攝自《猴子馬戲團》)
喝尿竟然可以讓身體煥然一新!小丸子自始成為尿療法的追隨者
據說飲尿對身體有許多助益,小丸子索性大膽嘗試看看,沒想到喝下去沒多久,宿便就一瀉而空,長時間下來,肩膀和腰部的疼痛也消失了,「只要撐過感覺噁心的頭3天,之後便能感覺到神奇的療效。」小丸子大力和親朋好友推薦尿療法的好處,想當然誰也不願意嘗試,但小丸子就此成為漫畫界有名的尿療法追隨者。
挑戰新鮮事是小丸子Style之一,因此而鬧出不少笑話也一直是她的最大魅力,每次總會拖著爺爺陪她嘗試新奇的事,誤把內褲當手帕送給表哥的女朋友、去片場湊熱鬧,結果祖孫倆成了臨時演員,或是寫了一起寫了錯字春聯,到學校成為笑柄……可以說,小丸子的小任性伴隨而來的笑話,都是爺爺一手寵出來的,或許不會每個人都想變成小丸子,但我想每個人應該都想要一位動畫中的友藏爺爺,想要一位不論闖禍、享福都一同分享的好夥伴。
動畫由漫畫稍作改編而來,漫畫中可以發現許多動畫沒有的細節,小丸子更立體可愛
小丸子的志向不遠大、煩惱很渺小,但都是最真實的人生寫照
許多舊粉絲應該有看過早期的櫻桃小丸子動畫,和新版相比,舊版的配音更接地氣,30分鐘長的動畫笑點充沛,人物帶著醜醜的可愛,而這都是沿襲漫畫的畫風而來,內容也帶給讀者許多共鳴。
小丸子的偏食習慣眾所皆知,甚至會把剩菜裝到便當袋帶回家,把媽媽精心縫製的熊寶寶便當袋弄髒,讓小丸子心疼不已(所以我也有樣學樣,把吃不完的早餐塞在書包裡帶回家給媽媽,結果當然是討罵挨,哈……)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父母的離婚騷動」,媽媽要小丸子和姊姊決定離婚後要跟誰,太過寫實的劇情讓我瞬間淚流不止,想牽著小丸子小小的手一起向大人哭喊,「可不可以不要分開,永遠在一起?」
小丸子不只是一部動畫或漫畫,她影響了整個世代。如果沒有小丸子,我們不會把豬叫聲寫作「噗~噗~噗」;我們不會在尷尬冏冏的人臉上畫上「三條線」;我們不會對日本的生活有如此透徹的瞭解:那些校園的午餐菜單看起來美味又可口、邊吃西瓜邊邊做白日夢的夏日的迴廊,還有全家人腳碰腳擠在暖爐裡的晚餐時光。希望小丸子繼續帶著懶懶的、無厘頭的個性,在天上繼續做著快樂的白日夢,永遠不必長大。
謝謝小丸子,有你陪伴的童年,我很幸福喔。
小丸子所有的家人與朋友,是不是或多或少可以在你身邊找到相似的身影呢?(圖/翻攝自《櫻桃小丸子》第15集)
舊版小丸子風格雖舊,但內容和配音都最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