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編輯、設計、企劃、文案、攝影、廣告、行銷,所有搞創意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在日本赫赫有名的傳奇編輯都築響一,如同書名《圈外編輯》一樣,是圈圈、體制外的編輯,曾經在《BRUTUS》和《POPEYE》擔任10幾年的採訪編輯,公司有意升他為正職,他斷然拒絕,有趣的事情才正要開始,不被侷限、不被框架綁死,才會做出令人驚豔的東西,成為大破大立的人。
編輯沒有技術可言
這句話我再同意不過。以為作者是編輯,這本書要傳授什麼編輯術嗎?那就錯了,因為編輯根本沒有「真正的技術」。而我認為文化、創意產業也是如此,我們這個時代資訊發達、教育普及,無論有什麼未知的事物,手指敲一敲鍵盤,答案躍入眼前;有什麼想學習的才藝、技術,坊間進修班、補習班琳瑯滿目,不怕你學不會,只怕你不學。那究竟要如何才能和他人一較高下呢?那就是朝未知、有趣的事情不斷挖掘,唯有你真正愛你所好奇的東西,那些資訊才會源源不絕向你飛來,滿足你的渴求。
扼殺創意的是會議討論
放眼望去,在台灣有哪家出版社、設計公司、廣告公司不開企劃發想會議的嗎?我目前還真的沒有遇過或聽說過,但是都築響一說,這些每週、每月的會議,其實正在把有趣的事規零、正在讓有趣的事變得無趣。
當創意人想到一個絕妙點子,首先,他必須將無形的點子化為有形的文字、圖片,甚至列舉前人的作品作為成功案例,端上檯面說服上司和同事讓他們也認為這是個有趣的想法,再讓大家品頭論足、挑出缺點,甚至有人會告訴你他從中間看到各種可能會失敗的因子,要不是案子流產,要不就是變成大家都說好的「乖乖牌」,既然如此,創意發想的意義何在?雜誌、書籍無趣的內容就是在這一次一次的會議中被討論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能怪大家不再閱讀紙本,因為我們沒有做出足具魅力的內容,吸引讀者買單。
比起結交同業更要認識各行各業
都築響一說,參加職業訓練班以及和同業交流都是很沒意義的事(笑)。如果你只是浸在小圈子中,聽到的新知、技術與埂,都是圈內人和同溫層的資訊,那些被傳遞出來進入耳裡的內容,在你所待的領域早已不是新聞,聽到的當下你就是落後腳步的人。與其花時間和同業聚會,不如結交各個領域的朋友,去其他同行沒有去過的地方,你才會有獨到的發現。甚至,做文化產業如果在同一個地方苦熬久待,你將會喪失最重要的「感性」,變成枯燥乏味的機器,味覺疲乏,進而喪失嗅覺。
看進無偽裝的真實生活
《日常東京》初版這一年(2016),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大為驚人,寫實、乾淨,而且令人安心。有別於市面上美輪美奐的室內家居書,這是一本東京人的房間攝影集。沒有收拾、沒有故意在桌上插鮮花、沒有炫耀高級的壁紙和燈具,就是民眾真實生活的樣貌呈現在眼前,相較於一線女星,它就像不起眼的臨演小咖,但也是活生生會在你我生活中出現的樣子。而《日常東京》的作者兼攝影師,就是都築響一。
報章雜誌中的名車、名錶以及美人,呈現的只是真實世界的10%,但是所有鎂光燈都聚焦在這些許多人可能一生都無法企及的炫目事物上,而不是讓大眾發現實際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究竟是為什麼呢?「風格」應該是事物繁多,才能自成一格,但媒體其實總是在報導「例外」而非「風格」。以此為由,他開始製作《日常東京》,而他也因為這本書,知道這才是他應該要去的方向。
三流實踐者比一流評論家了不起
評論家必須從許多東西中,賭上自己的名義稱讚「好」,而實踐者是在大家都說「好」的東西外,揭示其他同樣也很好的東西,不是反駁或定義一個事物的價值,而是挖掘甚至創造更多的「好」讓大眾做選擇,而這類實踐者其實正是創造社會多元樣貌的最佳推手,期許我們都能成為稱職的實踐者,將台灣打造成百花齊放的多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