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到《未來食堂》,原先猜想內容應該是數位浪潮下的新式經營模式,前衛的餐廳可能購入酷炫的送餐設備,料理會像迴轉壽司一樣「咻!」送到你面前,或是像電視不斷報導的台灣某間餐廳,雇了一位機器人負責在門口一邊賣萌一邊削刀削麵招攬客人。再定睛看了看封面,是一位在工作中的女性,背景卻是日式小餐館(也就是日本稱的食堂),也因此勾起我的好奇心,想看看傳統的餐館究竟能和「未來」有什麼關聯,料理又有何特殊之處。 你的初衷是什麼呢? 作者小林世界小姐,在開設食堂前的工作,是日本Coodpad工程師,公司有廚房讓員工可以自行料理,但因為工作繁忙同事們都只是隨便在便利商店就打發一餐,讓雞婆的小林小姐很想為大家做些什麼,便開始為大家料理起午餐。想吃小林小姐料理的同事漸漸增多(多到有些人要站著吃),這給了她很大的信心,「以前總認為自己沒辦法開餐廳,但其實說不定我可以喔!」 她回想起15歲的自己,第一次一個人踏入咖啡廳,讀著《發條鳥年代記》,默默感受這個屬於「大人」的空間帶給她的衝擊,讓她決定總有一天一定要開一間這種店。原來初衷一直都在,喜愛料理的心情也在,這讓她辭去工作,開始在餐廳學習,最後開設了未來食堂。 做對的事情,就不要害怕失敗 在書籍出版之前,未來食堂在日本已經小有名氣,原因是小林小姐「大膽」的作風。整間食堂的員工,只有她一個人,你沒看錯,只有一個,那究竟要怎麼撐過尖峰時段用餐的人潮呢?就是靠她的獨特經營模式:打工換餐券。小林小姐在營業時段會公開招募自願打工的人,工作50分鐘,就可以獲得免費餐券飽餐一頓,如果不想使用,也可以將餐券貼在店門口,提供給有需要的民眾,也就是「待用餐」的概念。 小林小姐對待「員工」的方式令我非常訝異,她的員工各式各樣,有慕名遠從國外到來的遊客、把這裡當作練習區想開餐廳的廚師,或是請假來打工的上班族,每天面對不同屬性的人,究竟要怎麼讓他們協助食堂呢?在我看來,她採取的是「因材施教」模式,請員工協助清潔時,她不會說「請擦窗戶」或是「請擦桌子」,而是說「請你清潔你覺得髒的地方」,因為每個人看到的東西不同,感受也不同,當然清潔的地方也就不同,一天下來該清乾淨的地方都乾淨了。 小林小姐從不拒絕特別的員工,即便是身障人士報名打工,要多費力氣才能讓他給予食堂幫助,但是她知道自己正在做「對的事情」,既然是對的,中間辛苦的過程也僅只是過程,若是擔心多此一舉,如此一來「對的事情」永遠不會達成。這樣的信年是許多人都缺乏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因為笨手笨腳的員工給自己添了麻煩,一定會冒出「啊,早知道就不這樣做了」或是「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的念頭,但自我懷疑從來就是有弊無利的事情。如同小林小姐想將美味帶給客人一樣,決定了就要讓自己有Guts的朝目標前進,因為「做對的事情,就不要害怕失敗」。 完全接納每個人的「普通」 食堂還有另外一個經營模式:每天只有一種菜單+客製化小菜。因為每天僅有她一人能製作料理(打工的人不能觸碰食物),而且食堂位於辦公區,上班族午餐時間短暫,因此節省人力與爭取時間的目標下,每天僅提供一種菜單(¥900),一入座就上菜,準備料理時也較簡便。但是食堂一到晚餐時間,便會做一件有意思的事,便是將今天冰箱剩餘的食材,寫在單子上給客人看,「我今天有這些食材,有沒有特別想吃的料理呢?」小林小姐再針對客人提出的要求嘗試做小菜(¥400,好像有點貴),即便是再奇怪的食物被要求兜在一起,她也不會訝異,因為這是你覺得的「普通」,即便有可能有「這樣做可能會偏離美味的常理喔……」的想法,但是口味是很主觀的感覺,小林小姐不希望擅自認定對方的美味是錯的。 很多時候,我們會給他人下定義,只要你與我相異,便是非我族類的排擠或抵斥,但究竟什麼是真正的「普通」或「正常」呢?定義皆是人們妄自下的,但也是人們拿來互相傷害的藉口,如果社會像巨大的未來食堂一樣,能夠接納「怪異」,將之認定為普通再不過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說出想吃的奇特料理(心中的真實想法),那是個光想就足以令人微笑的美好世界,真希望看到這天的到來。 今天也開始營業了,歡迎光臨 這本書分類在創業管理中,小林世界還有許多未提及的「創舉」,例如每個帶飲料來店裡的客人,都要捐出一半和食堂的客人分享,或是將食堂的每月營收、成本,甚至是創業計劃書,都開誠佈公的放在網路上供人查閱,提供想創業的人參考範本(報章雜誌報導,未來食堂月收已達¥270,000)。對於我來說,我倒覺得這本書也適合放在心理勵志類,小林世界的觀點固然新穎,不過最難能可貴的是她面對人和處事的態度,不意氣用事,依靠邏輯解決面前的困境,接納、分享,進而共好,這才是社會需要的正面力量。 如果有一天可以造訪未來食堂,我希望自己是食堂裡的打工族,能親眼看看品嘗料理時客人的表情,一邊體會小林小姐的「接納式領導」,想必會有所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