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7
做自己,很好,但請別忘了你身旁的每個人,也都是她/他的【自己】!
父母親近日出國旅遊,行前一如以往的交代幫忙清冰箱、繳帳單、發動發動車等例行公事。聊著聊著,講到最近每日去日照中心【打卡上班】的叔叔。約莫十年前,父親家中排行最小的叔叔在辦公室突然倒下,雖幸運康復,卻也讓正值盛年的他行動、思考能力大不如以往。不服輸的個性,更有可能是無法接受平日不菸不酒不應酬,還有規律運動習慣的自己,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原本就比較自我,不太有同理心的叔叔,不知是腦中的神經線作祟,抑或是一場病讓叔叔感悟更要【做自己】,親戚聚會中經常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許多不恰當的評論,或是嬸嬸好意提醒他身體狀況不比從前,要更謹慎小心等關心之語,他也立即翻臉教訓,絲毫不給面子,讓在場的大家也一陣尷尬。再不就是,旁人看來走路都需要柺杖輔助的叔叔,還堅持自行開車上下班,即使已發生過車開到一半昏倒路中,萬幸沒有發生車禍,撞到人,固執的他仍不願〈或不能?〉接受自己的現狀。
在身體狀況時好時壞、個性又難以溝通的反覆循環下,也有自己生活想安排的嬸嬸,單方面替叔叔安排了週間固定時段去日照中心的決定。連我反骨情節這麼嚴重的人乍聽之下都會覺得,怎麼可以這麼自私,忽略叔叔的感受,就把他送到【那種地方】〈哪種地方?!看我們被禮教、古聖先賢們洗腦的有多嚴重〉?這在保守、傳統的華人社會可堪稱遺棄了吧。
但轉念、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今天身旁有一個--固執、不貼心、生病超過十年、隨時可能再度昏倒,卻又不配合飲食、運動、作息,需要旁人照顧的叛逆家人,整天替他提心吊膽,還要忍受他的怪脾氣......而我,雖然屆齡退休,但身體健康、是個很會安排生活、投資自己的人,以我的個性,大概早離婚了。夫妻之事本來外人無權置喙,其實我一直很佩服嬸嬸能忍受叔叔的性格這麼多年。在上述那個八股念頭反射性的竄出來後,幸好,日積月累的一些思考能力,能立即整裝作戰,很快地以理智來消滅它。
台灣走向老齡化的步伐早已邁出,你、我、家人、朋友終需面臨這一天。人生各階段有意識的培養興趣嗜好,已是為熟齡生活打好基礎的基本功夫。看見身邊幾位長輩的例子〈這一系列寫完應該可以出書了〉,如何在年齡漸長時,不自以為是的自我感覺良好,忽略他人感受;而是常懷感恩、謙卑的心度過每一天,與仍然願意〈不要把子女、晚輩的孝順視為理所當然〉隨侍身旁,聽候差遣的家人保持互敬互重的和諧關係,實在是一門刻不容緩、得時常反覆練習的重要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