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憂鬱症:症狀有哪些?有哪些照顧資源可以用呢?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上篇《老年憂鬱症(一):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我們談論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原因,並可透過「GDS-15」憂鬱症量表為長者做簡易測量。下篇我們就來談談老年憂鬱症的「成因」、「症狀」,以及家屬最關心的:「老年憂鬱症要怎麼治療呢?」

一、老年憂鬱症的成因:非常多元

raw-image

憂鬱症的成因有很多種。除了基因遺傳、年輕就罹患憂鬱症的因素,我們將關注在「因為步入老年的各種因素,而導致憂鬱症的產生」,這包含幾種原因的影響:長者的角色變化、生理變化與疾病、外在事件。

(一)角色改變

人到老年的時候,會從許多既有社會角色中撤退。從職場退休、失去工作成就感和頭銜;子女獨立、面臨家庭空巢期;配偶與老友相繼離世,感到空虛與寂寞;身體機能衰退,無法進行以前的嗜好興趣。

當長者失去習慣的身分,只剩「退休老人」的角色時,便有可能跟社會逐漸疏離、失去生活重心,就是憂鬱症的危險因子!

raw-image

此外,在Erikson的心理發展階段中,提到中老年期的心理壓力,也來自「生命早期未完成的任務」。當長者走到生命盡頭,卻無法正面回顧過去的人生、統整一生成就時,就會有這種狀況。

例如在郭麗芳與王士華(2014)的研究中,一位罹患憂鬱症的鄭老太太,一直到晚年,都還會不時回想起小時候被送養的經驗,常常為此感到痛苦。

(二)生理變化與疾病

raw-image

老年的「生理變化與疾病」是導致憂鬱症的部分原因,其一可能與「血清素」的減少有關。

血清素是一種大腦的神經傳遞物質,負責神經訊息的傳導,也跟情緒調節有關,如果腦裡的血清素不足,就容易讓人產生心理情緒方面的問題,就可能導致憂鬱症!人類腦內的血清素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因此長輩就有較高風險出現憂鬱症狀,像是對以往熱衷的事情失去興趣、注意力散漫、情緒不穩等。

也有研究指出,憂鬱症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疾病相關,而憂鬱症又會造成長者在這些疾病表現上的嚴重性,導致長者身心理症狀的惡性循環!

(三)外在事件影響

老年期的長者承受能力下降,大大小小的外在事件,對長者都可能有嚴重影響。

人到老年後,生心理的承受能力都會大幅度降低,我們認為不太嚴重的小事,都有可能是長者難以承受的壓力,進而導致他們的挫折感與憂鬱感。例如在生活中察覺自己的身體功能衰退,或是跟不上現今繁忙、科技化的生活方式,都可能讓長者面臨壓力。例如:

以前負責煮全家晚餐的小春阿嬤,炒完菜要盛盤時,因為手沒力,不小心把鍋子摔了,菜也灑了一地。小春阿嬤在廚房大發雷霆,罵完卻哭了起來。

陳爺爺想到速食店用餐,但「配餐加59三選二」、「飲料補差價」的菜單讓他好難懂,店員解釋不清楚,後面排隊的人又很不耐煩的催。陳爺爺最後大聲說「不點了、不點了!」,氣沖沖地揮開人群走出店外。

此外,喪偶也是老年時期主要的壓力來源。對於結婚幾十年的老人家來說,不只要承受失去另一半的悲傷,還要重新適應獨自一人的生活。晚年喪偶的老人家,也特別容易陷入緬懷過往、情緒低落的狀況,也是長者老年憂鬱的可能原因。

二、老年憂鬱症常見症狀

以下列出一些常見的老年憂鬱症狀,供大家參考。

※注意:下列症狀無法用來診斷是否罹患憂鬱症。若有疑慮請盡速就醫,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 失眠
  • 頭暈
  • 胸悶
  • 便秘
  • 心悸
  • 焦慮不安
  • 容易疲勞
  • 食慾不振或體重驟減
  • 社交退縮
  • 腸胃不適
  • 無法查明原因的身體疼痛
  • 被害或不切實際的妄想
  • 呼吸急促
  • 記憶力與專注力衰退

許多常見的憂鬱症症狀,會和長輩的慢性疾病、老年退化或失智症症狀極為類似;也因如此,許多憂鬱長者錯過了關鍵治療時間,甚至最後真的引發了失智症,讓病情更加惡化!

三、老年憂鬱症治療方式:完整評估,多方治療

raw-image

在進行長者的憂鬱症治療前,醫師都會進行完整的評估,了解長者的身體疾病史、目前用藥、社會支持系統、經濟壓力、是否有其他身心疾病等狀況;在全面評估過後,醫師才能與家屬和長者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目前常見用於治療老年憂鬱症的方式有三種:

(一)心理治療

給予長者心理建設與支持,也為長者進行失落處理,例如者喪親哀慟、協助面臨死亡恐懼等。

(二)藥物治療

醫師會開給副作用少、與長者服用的其他藥物交互作用少的抗憂鬱劑。在服用完整療程,搭配心理治療、家屬陪伴下,藥物治療是可以改善多數憂鬱長者的狀況的。

(三)電痙攣治療

或稱電療,會在施打麻醉後,讓電流通過長者腦部,引發腦部細胞自行放電,來穩定神經傳導物質、改善大腦失調引起的疾病。

四、面對憂鬱老人,陪伴很重要

當家中長者情緒低落、有憂鬱的狀況時,除了看醫生以外,家屬也要懂得同理長者的情緒,多傾聽,少用反駁的語句與長者對話。閒暇之餘也能陪長者外出走走,或參加社區中心、里辦公室等處辦理的課程或活動,增加長者與外界接觸的頻率,也能維繫與建立長者的社會人際關係。

陪伴憂鬱症患者很不容易,照顧者也會承擔情緒壓力,感到疲憊。這時可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詢問可利用的喘息服務、居家照顧服務等。

另外,您也可以利用照服員的媒合平台來預約照顧服務,家天使提供民眾線上預約專業照服員,事先透過「聊聊」與照服員溝通長輩狀況,無論陪伴就醫、聊天、傾聽、外出走走活動都沒問題,絕對是您照顧上最好的幫手!

raw-image

五、老年憂鬱症的就醫相關資訊

  • 各縣市醫療院所精神科。(若長輩抗拒看「精神科」,亦可到家庭醫學科或高齡醫學門診掛號,先與醫師溝通長輩憂鬱症狀)
  • 各縣市身心科診所。

六、資料來源

1.和田秀樹《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

2.董氏基金會-老年憂鬱防治計畫 http://www.happyaging.tw/depression.php?id=36

3.郭麗芳、王士華(2014)。運用生命回顧於一位老人憂鬱症患者之照護經驗。精神衛生護理雜誌,8(2),25-3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天使-與您一同關心照顧議題的沙龍
5會員
28內容數
目前失智症已然成為許多照顧家庭頭痛問題,照顧失智症患者最困難的點在於患者的行動能力依然保有一定程度,但是認知功能卻持續退化,造成會有走失、異常行為等等的情況,讓家屬疲於應付。家天使平台長期致力於提供專業照顧與相關的照顧知識,讓家天使與您一同面對失智照顧難題吧!
2021/10/30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帕金森氏症是種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並且當進展到後期時也會出現類似失智症的情況。多數人不太認識它,但一定都看過這疾病的典型症狀:小碎步、肢體發抖、講話不清楚等。根據健保資料庫2011年統計,全台有超過4萬多人罹患此帕金森氏症,發生率也逐年增加。一起來多認識這項疾病吧!   什
Thumbnail
2021/10/30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帕金森氏症是種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並且當進展到後期時也會出現類似失智症的情況。多數人不太認識它,但一定都看過這疾病的典型症狀:小碎步、肢體發抖、講話不清楚等。根據健保資料庫2011年統計,全台有超過4萬多人罹患此帕金森氏症,發生率也逐年增加。一起來多認識這項疾病吧!   什
Thumbnail
2021/10/09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最近在臉書的中風社團,有人在詢問銀杏的療效。銀杏在網路上流傳號稱可以預防失智症,改善認知狀況,也是很多藥品的主成分。但,這是真的嗎? 答案是:沒有科學根據!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銀杏可以改善失智症及急性缺血性中風 其實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失智症預防指南中,很早就提
Thumbnail
2021/10/09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最近在臉書的中風社團,有人在詢問銀杏的療效。銀杏在網路上流傳號稱可以預防失智症,改善認知狀況,也是很多藥品的主成分。但,這是真的嗎? 答案是:沒有科學根據!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銀杏可以改善失智症及急性缺血性中風 其實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失智症預防指南中,很早就提
Thumbnail
2021/10/08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你們有沒有不怕大便的看護?」這是家天使客服最近接到的電話。原來客戶的失智媽媽大小便失禁,還會拿大便塗全身,搞得家人雞飛狗跳。其實這是失智症患者的腦部功能退化導致的怪異行為。讓家天使身經百戰的資深照服員,與您一同面對家有失智者的「便便危機」! 在本篇文章中,您可以學到: 1
Thumbnail
2021/10/08
(圖/文:家天使編輯團隊)「你們有沒有不怕大便的看護?」這是家天使客服最近接到的電話。原來客戶的失智媽媽大小便失禁,還會拿大便塗全身,搞得家人雞飛狗跳。其實這是失智症患者的腦部功能退化導致的怪異行為。讓家天使身經百戰的資深照服員,與您一同面對家有失智者的「便便危機」! 在本篇文章中,您可以學到: 1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超級共時的一天, 受邀參與華山義工聯誼, 學習了有關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會好嗎? 老年憂鬱是一種可以治療的, 大部分是引發生理狀況而來。 #常見的症狀: 1.身體不適 2.伴隨慢性病(三高) 3.認知、記憶有問題 #老年憂鬱的因素: 1.社會因素
Thumbnail
超級共時的一天, 受邀參與華山義工聯誼, 學習了有關老年憂鬱症。 #老年憂鬱會好嗎? 老年憂鬱是一種可以治療的, 大部分是引發生理狀況而來。 #常見的症狀: 1.身體不適 2.伴隨慢性病(三高) 3.認知、記憶有問題 #老年憂鬱的因素: 1.社會因素
Thumbnail
在醫學的定義上,老年憂鬱包括了兩大族群,分別是年輕時患有憂鬱,邁入老年的個案。另一種則是,在五十五歲之後,才患上的晚年憂鬱個案。 老年憂鬱不可忽視,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失能指數升高,進而影響健康上的問題並造成社會負擔。
Thumbnail
在醫學的定義上,老年憂鬱包括了兩大族群,分別是年輕時患有憂鬱,邁入老年的個案。另一種則是,在五十五歲之後,才患上的晚年憂鬱個案。 老年憂鬱不可忽視,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失能指數升高,進而影響健康上的問題並造成社會負擔。
Thumbnail
「我媽媽整日無精打采、食慾不振,是生病了嗎?」部分長輩面對老伴離世、朋友逐一減少、或是生活失去重心時,就有可能出現憂鬱症狀。
Thumbnail
「我媽媽整日無精打采、食慾不振,是生病了嗎?」部分長輩面對老伴離世、朋友逐一減少、或是生活失去重心時,就有可能出現憂鬱症狀。
Thumbnail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Thumbnail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台灣在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WHO定義65歲以上的人口佔比例14%,接著在2026年老年人口將占20%,稱為超高齡社會,而政府為了因應此一趨勢,開始推動長期照護服務,從長照1.0到長照2.0的進展推動,就是為了避免許多失能家庭家庭照顧壓力過大的社會悲歌。 如果您家中有老人,您一定會發現老人族
Thumbnail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除了照顧自身的需要之外 最讓人擔心的大概就是父母的健康了 假如一位長者常說自己這裡不舒服,哪裡不舒服 長期不斷地就醫,看許多不同科的門診後,也未檢查出任何疾病 經過醫生解釋之後,還是會一直抱怨身體不適,不斷放大自己的身體的病痛 假如關心他們的情緒,他們會否認自己有情緒困擾
Thumbnail
當我們年紀越來越大,除了照顧自身的需要之外 最讓人擔心的大概就是父母的健康了 假如一位長者常說自己這裡不舒服,哪裡不舒服 長期不斷地就醫,看許多不同科的門診後,也未檢查出任何疾病 經過醫生解釋之後,還是會一直抱怨身體不適,不斷放大自己的身體的病痛 假如關心他們的情緒,他們會否認自己有情緒困擾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老年憂鬱症患者不一定會感受到憂鬱情緒,但常常會抱怨身體四處不適。相比起一般成年憂鬱症,老年憂鬱症很難被發現與診斷,即便家屬有所覺察,也想帶患者就診,卻常常被拒絕、斥責,因而延誤治療。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於憂鬱症的理解與看法,公元2022年的熟齡世代和耆老世代,和公元2022年的青少年世代與輕熟世代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也有著不同的特色。承接上次第一部份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閱讀他們不同的憂鬱。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對於憂鬱症的理解與看法,公元2022年的熟齡世代和耆老世代,和公元2022年的青少年世代與輕熟世代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在男性與女性身上也有著不同的特色。承接上次第一部份的文章,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閱讀他們不同的憂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