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憂鬱症,健忘又愛發脾氣,真的只是失智嗎?

更新於 2024/09/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圖:家天使編輯團隊) 根據WHO統計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而在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然而相對於失智症,大家對於「老年憂鬱症」非常陌生,甚至因為跟失智症太像常被忽略。
讓我們來看看林阿嬤的案例:
『林阿嬤最近脾氣很差,每天哀嘆活著沒意思,這疼那痛也檢查不出原因,最近開始忘記錢藏哪裡,懷疑看護偷她錢。家人覺得林阿嬤得了失智症,沒事本來就會「歡」,沒想到林阿嬤情況越來越糟,越來越不想說話、吃飯,連帶她出門買菜也興趣缺缺的,讓家人好擔心……』
林阿嬤的狀況,可能也是許多長輩面臨的問題。但除了失智症外,林阿嬤也可能是「老年憂鬱症」的高危險群!

一、老人家也會憂鬱?比你想的還嚴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老年人口中最常見的神經疾病,包含失智症與憂鬱症;而在台灣330多萬的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就有7%,若加上復發率,更高達有20%。這代表台灣有23到60萬的長者,可能受到憂鬱症的影響!
這樣的數據不僅是推測,而是現在進行式。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有服用抗憂鬱劑的比例高達12.2%,代表每10位長者中就至少有1人使用;而衛福部統計106年的自殺人口中,更有四分之一是65歲以上的長者,也因為自殺與憂鬱症存在高度關聯,更顯示出老年憂鬱症對長者生活的嚴重影響。
既然台灣的憂鬱長者這麼多,為什麼醫院端的老人憂鬱就診比例卻很低,也很少聽到大家討論長者的憂鬱症呢?

二、不是不關注,而是難以察覺

(一)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

老年憂鬱症的症狀,經常會透過身體症狀表現出來,例如失眠、胸悶、食慾不振、身體出現病痛等;但長者也常同時罹患許多慢性疾病,家屬經常會將憂鬱症狀誤認為老化、退化的正常現象,而忽略了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舉例來說,當林阿嬤不想吃飯時,家人可能認為是腸胃或牙口疾病造成,而不是林阿嬤的心裡生病了。

(二)憂鬱症的疾病汙名

傳統對精神疾病的污名與標籤,讓大眾還是對憂鬱症患者有偏見,為他們貼上「不正常」、「抗壓性差」等負面標籤。對憂鬱老人來說也一樣,他們也會害怕被說是「神經病」,而不敢去就醫;例如,林阿嬤如果在家出現憂鬱症狀,說出「乾脆去死一死好了」、「活著真沒意思」之類的話時,家人可能也只會認為是老人家胡思亂想,很難想到要帶林阿嬤去看憂鬱症;林阿嬤就更難說出內心煩惱,讓她的憂鬱症狀更加嚴重了。

(三)與失智症症狀相似

老年憂鬱與失智症的症狀,有許多相似之處,像是情緒低落、被害妄想、認知功能退化等;而嚴重的憂鬱症也會引發假性失智。由於民眾普遍對老年失智症較熟悉,當長者出現上述症狀時,多會認為是失智症的關係,有時連專業醫護人員也難以馬上區分。例如,家人雖然帶林阿嬤去看失智症特別門診,卻未針對憂鬱症治療服藥,狀況當然很難改善。

(四)未妥善治療,變成真的失智症

老年憂鬱症與失智症雖然是不同的疾病,卻會互相影響、加劇症狀。尤其罹患憂鬱症的長者,若沒有即時接受治療、服用藥物,就有很高的機率轉變為真正的失智症,讓家屬更加確定長輩的疾病是失智症,而無法釐清疾病根源。所以,林阿嬤的憂鬱症如果變更嚴重,也有可能真的罹患失智症呢!

三、簡易測量:老年憂鬱症量表GDS-15

「老年憂鬱量表」能夠簡易評估長者的憂鬱傾向。共有15題是非題,每題答是或否各有不同得分。總分越高,代表老人的憂鬱傾向越嚴重,需要積極關懷或轉介相關單位協助。您可以讓家中長者自行填答,或詢問後協助選答。若長輩分數高於10分,建議盡速帶長輩就醫諮詢。
本篇介紹老年憂鬱難以察覺的原因,以及簡易測量方式。下篇將介紹老年憂鬱的成因,以及預防治療的方式!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憂鬱症可以向以下資源求助】
各醫院家庭醫學科皆可看老年憂鬱症狀
1. 安心專線:0800-788-995
2. 老朋友專線:0800-228-585
3. 張老師專線:1980
4. 生命線專線:1995

四、延伸閱讀

五、資料來源

1. 和田秀樹《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
目前失智症已然成為許多照顧家庭頭痛問題,照顧失智症患者最困難的點在於患者的行動能力依然保有一定程度,但是認知功能卻持續退化,造成會有走失、異常行為等等的情況,讓家屬疲於應付。家天使平台長期致力於提供專業照顧與相關的照顧知識,讓家天使與您一同面對失智照顧難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前幾天說,我今年住院住了3次。 結果好像有人以為我快死了。 其實也不好說,說不定真的大限快到了,也不一定啊哇哈哈。 今天按慣例,讓車動一下。 在路上,突然想到,不知不覺之間大家都老了。 這兩、三年, 暑假都幾乎沒有回去山上,去看看舅舅阿姨。 今年是沒辦法,都在治療。 前兩年也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
Thumbnail
回顧2023年股市從谷底逐漸轉為多頭的跡象,為投資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與機會。在經歷了前一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後,市場情緒似乎開始穩定,多個因素同時推動著股市邁向正面發展。包括AI需求的技術性變革,以及新能源綠能的環保議題,衍生電動車市場的推升與相關設備應用等,都是2023年帶來轉機的訊號。
Thumbnail
《投資順順行,抱緊獲利豐》 我喜歡將股市看成是大海,裏頭有令人大開眼界的美景,也必須要小心波濤洶湧的風險。但對於小資族、上班族和退休族來說,有時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投資成功變成遙不可及的目標。投資並非一帆風順,在進入市場後,大家肯定都會遇到的四個投資痛點,沒有「#病識感」的話,肯定會成為投資路
Thumbnail
在醫學的定義上,老年憂鬱包括了兩大族群,分別是年輕時患有憂鬱,邁入老年的個案。另一種則是,在五十五歲之後,才患上的晚年憂鬱個案。 老年憂鬱不可忽視,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失能指數升高,進而影響健康上的問題並造成社會負擔。
Thumbnail
WaCare帶你了解假性失智,關懷無漏網的情緒需求! 你是否正在照顧近期出現健忘、情緒低落、反應遲緩的長者? 我們誠摯邀請您報名此堂課程, 深入了解"假性失智(憂鬱症合併認知功能缺損)"與"失智症"的區別, 並掌握如何有效治療與照護。
Thumbnail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研究發現,國內50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達到16.3%,但高達7成未就醫,而在27%尋求治療者中,最終僅11%得到有效治療,顯示就醫率偏低。」
Thumbnail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前幾天說,我今年住院住了3次。 結果好像有人以為我快死了。 其實也不好說,說不定真的大限快到了,也不一定啊哇哈哈。 今天按慣例,讓車動一下。 在路上,突然想到,不知不覺之間大家都老了。 這兩、三年, 暑假都幾乎沒有回去山上,去看看舅舅阿姨。 今年是沒辦法,都在治療。 前兩年也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4集之內容 老年憂鬱症其實是一個有時候並不太容易被辨識出來,老年人的憂鬱這個狀態也會從身體症狀去表現出來,例如吃不下、睡不著、胸悶、身體痛,同時間其實也因為長者常同時患有許多慢性疾病,所以其實有時候家屬常常會誤以為是其他生.....
Thumbnail
回顧2023年股市從谷底逐漸轉為多頭的跡象,為投資者帶來了新的希望與機會。在經歷了前一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後,市場情緒似乎開始穩定,多個因素同時推動著股市邁向正面發展。包括AI需求的技術性變革,以及新能源綠能的環保議題,衍生電動車市場的推升與相關設備應用等,都是2023年帶來轉機的訊號。
Thumbnail
《投資順順行,抱緊獲利豐》 我喜歡將股市看成是大海,裏頭有令人大開眼界的美景,也必須要小心波濤洶湧的風險。但對於小資族、上班族和退休族來說,有時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方向,投資成功變成遙不可及的目標。投資並非一帆風順,在進入市場後,大家肯定都會遇到的四個投資痛點,沒有「#病識感」的話,肯定會成為投資路
Thumbnail
在醫學的定義上,老年憂鬱包括了兩大族群,分別是年輕時患有憂鬱,邁入老年的個案。另一種則是,在五十五歲之後,才患上的晚年憂鬱個案。 老年憂鬱不可忽視,如果嚴重的話可能導致他們的身體失能指數升高,進而影響健康上的問題並造成社會負擔。
Thumbnail
WaCare帶你了解假性失智,關懷無漏網的情緒需求! 你是否正在照顧近期出現健忘、情緒低落、反應遲緩的長者? 我們誠摯邀請您報名此堂課程, 深入了解"假性失智(憂鬱症合併認知功能缺損)"與"失智症"的區別, 並掌握如何有效治療與照護。
Thumbnail
「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研究發現,國內50歲以上憂鬱症盛行率達到16.3%,但高達7成未就醫,而在27%尋求治療者中,最終僅11%得到有效治療,顯示就醫率偏低。」
Thumbnail
在台灣,老年憂鬱的盛行率約是16%,也就是65歲以上的長輩中,大概每6個人裡面就有1位是老年憂鬱的患者。 但真正被發現、有接受到治療的,卻是遠遠低於這個數量,有太多長輩及家庭都受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