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難得的一買來就翻開,且一次看完的書。
作為建築背景,對都市設計不會太陌生,尤其近幾年建築師考試著重敷地、都市設計多於建築設計,實務上強調配合都市紋理做審查的案例也不在少數,然城市的議題往往不像配置建築空間般單純,這本《好城市:綠設計,慢哲學,啟動未來城市整建計畫》從交通、水域、消費等角度切入,再以不同城市為案例能給讀者帶來不同思考。
如何讀這本書
作者廖桂賢老師目前在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擔任副教授。2000~2017年間旅居費城、西雅圖、柏林、札幌、加州爾灣、新加坡、香港等城市。在臺北與西雅圖從事規劃設計工作,也撰寫過許多與城市規劃、水環境、交通規劃等議題。
促使我買下這本書的,是關於都市水環境部分,作者在提到關於日本鴨川的治理看似整潔有序,卻其實充滿了日本土木工程式的霸道。近期思考學生時期常以安藤忠雄這種高尚大的地景工程為崇拜對象,是否也是一種的自以為是。
本書依內容類型分成城市個性、交通、水文、消費、城市修復等五個部分,每個部份都有獨立篇章,每一章都是不同的觀點和案例,內容貼近生活也很易懂充滿對環境的觀察。書中有許多有趣的討論,諸如河川的整治與親水設計的衝突、綠建築是否真的永續、從搖籃到搖籃的新興產品等,及最讓我閱讀有感的城市交通都很值得分享。
因為不想篇幅太長,這篇先以交通章節分享。
當下的主流規劃:向美國看齊的汽車文化
前陣子看到新北市有些地區的都市計畫中提到TOD(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規劃,以101年發布的〈林口A7捷運站細部計畫〉來說,為發展大眾運輸,明列非住宅用途的建築物車位數量上限為《建築技術規則》的七成,雖然在〈桃園都市設計共同決議事項〉中又要求以自設車位補足(可看出中央與地方的理想性是有差異的),但至少可以看出有一群人正在執行交通改革。
在此之前的都市計畫,打造良好的都市環境不外乎是網格狀的主次幹道、要求設置足夠的停車位(商業區的停車強度又高於住宅區)、以人車分離來強調人本交通、打造良好的開車環境。在20世紀初科比意提出對未來城市的想像與當時採用的「田園城市」、「衛星城市」呈現放射型配置不同,從建築的觀點他強調架高且垂直發展的量體開放地面層,供市民步行以及公園分布在城市各處,基於人車分離建築師將車道垂直抬高,以大街廓減少交叉路口,強調未來汽車交通的流暢與效率。這樣的理想在1970年代的美國都市更新計畫成為主流,城市以整齊的街廓、高層建築、寬敞的道路組成。
但發展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出滿足車輛需求的規劃,會衍生出許多問題。
誘發性需求:環境影響行為的惡性迴圈
一般人在思考如何解決交通壅塞的問題時,多會認為拓寬道路、增設引道是不二法門;而在思考車速與行人安全的問題時,也想到拓寬車道增加緩衝距離,但我們必須承認環境會影響行為--你不得不承認,寬敞通順的道路會讓你更想踩油門。
城市提供良好的行車環境,進一步鼓勵人們的開車行為,而衍生出更多的需求,無限擴張的汽車排擠行人空間更不利於公共運輸發展,在找不到交通運輸的其他選項時,又增加了開車需求,這種交通上齊步共生的現象,稱作「誘發性需求」(出自《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
道路寬,筆直—》行車方便(鼓勵開車)—》更多車—》增多附屬需求(道路量、停車等)
以這樣的思考推演可知,優良的行車環境不是解決交通問題的好方法,交通堵塞更不等於道路不足 。
書中也提到另一個衍生的問題是停車需求:如果一個家庭只擁有一部車,這部車從家裡的停車格出發,平日到達辦公室、返家前在路邊商店、餐廳,假日在賣場、遊樂區,如果真需要滿足停車需求,一部車我們至少必須規劃四個車位,但這四個車位平均有3/4的時間是閒置的土地,為了好停車通常會鋪柏油或PC夯實,沒有絲毫透水,對都市又是另一種負擔。
重新定義街道:不給車行的道路設計
那我們換個方式想,如果道路是為了汽車以外的使用者設計,會發生什麼事?作者提供了不一樣的觀點與城市案例。
排擠車輛的方法有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行人走上馬路,在書中舉例西非的迦納阿克拉道路上與車潮共享空間的是流動市場:「為數龐大的攤販不但在人群中遊走,更在車潮中流動⋯⋯當道路擁塞、車速放慢時小販們一個個四處滲入車陣中叫賣;當塞車紓解、車速回升時,小販們就退回到路旁。」道路的定義隨著車速的不同在「路」和「市場」間轉換。我們曾為了車流順暢設置人行道強調人車分流,甚至覺得隨意穿越人行道的行為不符合公民道德,而今若是將道路歸還給行人,開放行人走上馬路,車輛便不得不小心翼翼的駕駛。
這個效果也可以藉由增加行車困難達成,在荷蘭台夫特市(Delft)1960年代公民自發性的佔領街道將住宅生活向外延伸,讓街道除了車行之外添加了生活起居的功能,而有後來推行的「交通寧靜區(woonerf )」。這與我們常聽聞的徒步區概念不同,台夫特市府將之定義為「讓孩子們也可以使用的街道;車輛可經過,但需受限制」。(詳閱〈
巷子內的馬路安心走!看荷蘭台夫特市如何創發交通寧靜區概念〉)他的特色為 :
1.行人與車輛無隔絕的使用車道,給予行人使用全部道路的權利
2.車輛降至最低速
為了強迫車子減速,市政府著手將社區街道變成共享空間:縮減了車道寬度、增加路上的街道路樹,甚至只是將長凳、桌子,沙包等「障礙物」能上道路就能使車輛行駛成障礙賽,同時又使道路生活化,讓行人、孩子、長者重回道路,在不排除車輛的情況下提供舒適安全的步行空間。
這與「特公盟(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在台北舉辦的「兒童重返接到遊戲」計畫有相似的概念,去年(2019)3月30日特公盟在大同區昌吉街封了約400公尺的街道,舉辦第一場街道遊戲會,孩子可以用繩子、紙箱等各種似才在街道上玩耍,給予家長、孩子、當地居民等不同世代族群間一起遊戲的可能,也創造城市街道的友善環境(對活動詳細有興趣,可以參考〈
從特色公園到街道遊戲 特公盟李玉華要讓小孩在街道上爽玩!〉)。
道路的使用權可以更多元,城市的街道空間也可以有更多的想像。
減少汽車需求,以大眾運輸為導向的發展設計
要實際減少行車需求,靠的應是更多元的交通選擇。大眾運輸導向的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指的是以大眾運輸為核心,倡導高效、混合的土地利用,其環境設計友善行人,多元的交通方式讓居民更願意使用大眾運輸,都市發展隨大眾運輸開發。
書中提到臺北的機車擁有率是41.2%,其中四成的通勤數小於五公里,可以由20分鐘的自行車程取代,亦能大量減少機動車帶來的污染。臺北的共享自行車的推行由交通局以BOT的模式委託自行車大廠巨大機械(捷安特)建置和營運,從2009年3月以「臺北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示範計劃營運」試營,直至今日雙北市Youbike的設置與捷運站等交通設施、學校、商業區、休閒娛樂場所周邊搭配已然融入我們的生活中。
桃園近期也有多處的道路施工,計畫加寬人行道並設置自行車行走、停放空間,創造使用空間才有機會增加使用需求。在西雅圖推行自行車交通則是軟硬體設施同步,西雅圖的公車一次可以乘載三輛自行車,自行車穿越橋、專用道十分普及,各種團體推動單車系列活動;私人公司也提供自行車架、淋浴間、公用車租借,甚至提撥自行車通勤獎金與推廣各式單車技術教育,公私部門共同打造良好的自行車通勤環境。而在阿姆斯特丹、柏林等城市亦有計程三輪車作為代步工具,在賺取收入的同時,各式改裝車亦成了兼差司機們的行動健身房。
公車看板電子化增加便利性,租車公司推動策略減少自有車的里程數,甚至是共享汽車如
Zipcar共享車的出現都是提供了不同交通方式的想像。
建築設計與城市環境、交通規劃無法分開思考,作者旅居過不同的國家城市,書中舉了許多推行各式交通策略的城市案例,給予讀者對通勤生活更多的想像。建議可以當雜誌報導增加知識在閱讀,也可以作為擬定開放空間的program案例,或交通節點內容的設置參考。也特別推薦給建築系二至三年級、正在修綠建築概論和都市計畫概論的學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