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地市場,或如今該改稱謂的「豐洲市場」,是座被譽為「日本飲食文化不可或缺」,堪稱世界資產的傳奇漁市場。
這座聲名顯赫的漁市場,是許多旅遊網站主打東京行程的重點,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以新鮮著稱的漁貨美食。但其實其中更核心的靈魂,是每天清晨的重頭戲-黑鮪魚拍賣會。而我便曾為此造訪過這座市場兩次,正好一次前世(築地),一次今生(豐洲)。
第一次前往築地市場,是在2018年的冬天,那時的鮪魚拍賣會雖有開放參觀,但機制並不友善。官方網站除了告知開市日期與參訪需知外,能否順利進入現場全憑毅力跟運氣。因為每日開放參觀人數僅120位,且需在凌晨5點至現場登記,所以若想順利搶到名額,幾乎得在半夜3點前就到市場門口排隊等候,考驗的是旅人對抗睡魔的意志力。
就算撐著睡意抵達現場,也可能遇到臨時不開放的窘境,當時自己便是在深夜2點冒著大雨,忍著刺骨的低溫走到大門後,發現警衛室外貼了張「因(我看不懂)的原因恕不開放」的佈告,當下心裡只想寫個「慘」字,因為外頭的雨勢看來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三更半夜又無其他去處,可若想回旅店補眠,便得再抵著冰風寒雨,重新投入半小時的歸途……
不過2020年再度造訪東京時,由於漁市場已從築地搬到豐洲,加上經過全面重新規劃,如今的參訪機制已對旅人親切許多,不僅有
每月可事前申請名額的網站,且能否入場全憑月底的抽籤決定,不論申請順序,因此現在想親眼觀摩拍賣現場只需憑籤運,不再需要比拚體力與當天的人品,不確定性相對低很多。
那天走進鮪魚拍賣會的會場,當下便被地面上數量浩大的黑鮪魚漁獲吸住眼球。現場一字排開且多排並陳的黑鮪魚,是台灣無從可見的規模,而每一塊鮪魚身上都擺了一塊尾部的切段,那是讓有興趣的潛在買家評斷鮪魚肉質的重要依據,因此直到拍賣前一刻大家都仍不閒著,許多買家努力把握時間在黑鮪魚間穿梭並交頭接耳,該是在口袋與品質的掙扎中拿捏著。
而拍賣會開始後,負責拍賣的糶手與競標的買家之間的互動也讓人屏息。或許是因為兩造在多年交手經驗中已有深厚的默契,但在交易時又存在著必須互相搶利的矛盾,所以現場的氛圍除了競爭感、也有著隱隱約約的協調,叫價間的口號與手勢彷彿不是在拍賣,而更像是相聲的演出,相比台灣漁市的粗擴豪邁,更多的是精湛的沉穩,就算知道是商業活動,雙方洗鍊的互動過程仍令人不禁在心裡叫好。
唯一可惜的是,現在的豐洲市場雖特別為旅客規劃了參訪專用的玻璃步道,卻也讓參訪者與拍賣會之間有了一牆之隔。相比過去的築地市場直接在現場用繩索拉出動線,讓旅客能近距離直觀拍賣現場的漁貨與活動,少了一份臨場的震撼感。但或許因為先前曾有不守規矩的旅客,任意觸碰鮪魚導致拍賣跌價的事件,才使管理單位在規劃新市場時,不得不做出有距離感的設計吧。
後來去了新市場的美食街用餐,雖然餐點的滋味仍然令人激賞,全新規劃的商店街格局也讓環境相較過去的築地場外市場乾淨俐落許多,但我卻不禁懷念起當時在舊市場的街巷中探索店鋪的樂趣,以及運貨的圓盤車四處穿梭,車上司機的吆喝與店家叫賣聲交織出的熱鬧氣氛。
但即使如此,從拍賣會的氣勢,到漁獲美食的滋味,仍讓這座全新的傳奇漁市場瑕不掩瑜,儘管冠名已由「築地」改為「豐洲」,它最原本的靈魂始終鮮活生動。
附註:
若覺得僅用旅客身分前往體驗豐洲市場不夠深入,想要更了解這座漁市場久遠的內涵,推薦觀看《
築地市場:和食之心》這部在2016年推出的紀錄片。
影片透過中盤商、魚販、料理人跟批發商的採訪拍攝,多角度地呈現了當年築地市場在日本歷史與民生上的角色。這部片帶給我的收穫除了寫實的漁市百景外,更多的是各級盤商傳達出的職人精神。以往聽到「盤商」兩字都不免有負面聯想,但看完這部影片後才明白,真正敬業的盤商是用什麼樣的姿態,在追求比商業利益更之上的職業使命感。
題目很大,內容卻很深入淺出,是很親切的一部文化紀錄片,可以滿足想要一探這座傳奇漁市場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