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伍逸豪
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本(5)月舉行,積極尋求參與的台灣衛生福利部官員表示,今(2020)年國際支持台灣參與WHA的聲量比往年高。在疫情對政治的催化下,從美國和歐洲等地區的表態來看,台灣政府的理解確實有跡可循。
美國方面自5月1 日開始接連有所動作,美國國務院國際組織事務局在其官方推特(Twitter)賬號,連發五則推文支持台灣參加WHA,並在每則推文底下加註“ #TweetForTaiwan”的標籤。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US Mission to the UN),也在推特上表示“禁止台灣踏入聯合國場所不只冒犯驕傲的台灣人民,更有辱聯合國自身原則”。除此之外,美國在台協會(AIT)則是在Facebook宣布,將在WHA開會之前,每天分享貼文聲援台灣,並支持台灣擴大公衛領域等國際參與。
除了美國之外,台灣官媒中央社特別發表一篇長文報導,總整理了包括加拿大、尼加拉瓜、拉丁美洲、日本、澳大利亞、德國、法國、荷蘭、瑞典、歐盟等地區,無論有無邦交,“多國家發聲挺台灣參與世衛”。
平心而論,台灣防疫做得出色,獲得國際肯定,也讓台灣民眾備感驕傲,台灣官方藉此機會抬高自身在國際舞台的聲量,凝聚內外支持,亦是無可厚非。然而,國際給台灣的關愛眼神,雖然讓台灣相當暖心,但台灣社會上下在歡欣鼓舞之餘,恐怕也不能忽略國際政治現實的一面,畢竟台灣在WHA等國際參與,並不光有國際社會口頭支持就足夠了,同時還涉及難以撼動的“一中”原則,以及敏感的兩岸關係。
例如台灣方面高調宣揚衛福部長陳時中於4月27日同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阿扎爾(Alex Azar)舉行電話會議,特別強調阿扎爾在電話中“重申美國將持續全力支持台灣擴大參與世衛組織(WHO)與全球衛生事務”。
稍早之前4月22日,德國方面的態度,也應該和美國的表態放在一起解讀。立場友台的德國自民黨(FDP)籍議員克魯克特(Daniela Kluckert)在國會質詢時表示,德國應支持台灣參與WHO並對台灣捐贈口罩表示謝意。德國外交部主管歐洲事務的國務部長羅斯(Michael Roth)則回應,肯定台灣防疫的卓越成果,並感謝台灣提供的口罩援助,WHO也向德國保證保障與台灣的資訊交流。
與此同時,羅斯也強調,德國的一中政策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的主權國家,歐盟和國際社會多數國家也支持這樣的一中政策,只有主權國家才能成為世衛的會員。他的這段話,等於直接在台灣參與WHO的議題上清楚表態。
另外一個歐洲國家荷蘭,其駐台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於當地時間4月27日,宣布將駐台辦事處的名稱由“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Netherlands Trade & Investment Office),更名簡化為“荷蘭在台辦事處”(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台灣外交部隨後發出新聞稿,高度讚許荷蘭此舉為台荷關係的正面進展,彰顯台荷關係的密切友好。
然而,歐洲國家駐台辦事處更名,荷蘭並非首例。2015年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期間,英國駐台代表機構“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British Trade and Cultural Office, BTCO),亦更名為“英國在台辦事處”(British Office)。當時英國駐台官員曾表示,辦事處更名不具政治性,“純粹是一次品牌化的動作”;而時任台灣外交部次長的史亞平亦表示,她不會使用台英關係獲得“突破”這樣的詞彙去做解讀,而認為此事只是反映雙方實質關係的內涵而已。
因此,大陸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進一步分析,荷蘭此舉和美國同節奏反映了加大對台灣的支持,但“在台辦事處”一稱,其他國家駐台機構亦有使用,不算是直接碰觸中國大陸的底線。
可以看到,這些國家在對台灣投以關愛眼神之時,仍然不約而同留了一手,充分流露出其背後的政治考量。美國的企圖是極其顯著的,在特朗普(Donald Trump)尋求連任陷入苦戰的當下,時不時將WHO和中國拿出來作為政治祭旗,而台灣自然成為特朗普政府不可或缺的籌碼,而且美國《台北法案》亦已生效,美方必然會在台灣的國際參與議題上大做文章。
更為重要的關注點,反而是在於美國會把“台灣牌”發揮到什麼極限,端視其與中國博弈的矛盾態勢如何變化,不太可能在當下就將手中籌碼一次出盡,而失去與中國競合的兩面手法的空間。
另一方面,歐洲國家的態度更可以理解,幾個主要國家近期在G7和G20會議上,對於WHO的支持明顯與美國“唱反調”,並不願意在疫情當下跟著美國破壞國際組織的遊戲規則。至於歐洲國家對於台灣加入WHO的態度,一向都是“議題導向”,在公衛和人權等相關議題上,並不排斥台灣的角色,但此做法並不等同於歐洲國家會主動斷棄奉行的“一中”政策,也不意味著它們將會為了台灣而與中國就此決裂。
台灣在享受國際關愛眼神的同時,還是應該要認識到固然爭取各國支持是台灣國際參與的重要力量,但解鈴還需繫鈴人,真正的鑰匙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如果在兩岸問題上開不了門,那麼國際的支持恐怕也僅止於“暖心”這個作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