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位家屬經常去參加失智症的課程,也讀了很多失智症相關書籍,帶了自己的母親來作檢查,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每次用書上的測驗問母親的時候,母親都說不會或是忘了,而在醫院卻又都可以正確完成?
有幾個角度去解釋:
首先,書上都沒寫到(學校有教,常被忽略,或也不知道為何如此),認知測驗是拿來當作參考用的--特別是失智症的測驗,而不是診斷用的。原因之一在於認知測驗至少包括兩個基本的能力,一個是動機,另外是能力。
說直白一點,當一個人能力很好但不想做測驗表現的分數會跟一個能力不好很想做測驗的人,分數會是一樣的。
然而,當我們在解釋時總以為測驗分數幾分個案能力就有幾分,也就是相信每個人都會很努力的做測驗(但是大部分人卻不是如此)。
當了解這個問題的時候,便可以回答為何在醫院表現比家裡好的原因了,試想長輩會尊敬自己的兒女還是穿白袍的人呢?所以想當然爾,他們會在醫院比較努力思考,反應較為正確。
另一個可能影響的原因在於,如果長輩在家中經常睡覺(我們將來再討論睡覺的問題),他們被叫起來的時間往往是他們想睡覺的時間,又問他們不重要的問題(今天是民國幾年,幾月幾日,試想他又不用上班,天天都是星期天,為何要記得這些-又出現動機問題),生氣都來不及了,最簡單的反應就是"不知道"或是"我忘了"。來到醫院,部分長輩精神可能會相對的比較好,反應動機高,正確度當然會比較高了。
所以,我經常勸家屬,別拿測驗在家測試,因爲測驗分數不會比穿白袍的高,但是往往又相信自己所做的,就會低估個案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