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夏天的悶熱,秋天到了
不知為何,特別想把詩集拿出來翻翻,念著念著,享受語言的韻律感
也跟大家分享,瘂弦《如歌的行板》
此標題也是柴可夫斯基D大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之名 《Анданте Кантабиле》
溫柔之必要
肯定之必要
一點點酒和木樨花之必要
正正經經看一名女子走過之必要
君非海明威此一起碼認識之必要
歐戰,雨,加農炮,天氣與紅十字會之必要
散步之必要
溜狗之必要
薄荷茶之必要
每晚七點鐘自證券交易所彼端
草一般飄起來的謠言之必要。旋轉玻璃門之必要。盤尼西林之必要。暗殺之必要。晚報之必要
穿法蘭絨長褲之必要。馬票之必要
姑母遺產繼承之必要
陽臺,海,微笑之必要
懶洋洋之必要
而既被目為一條河總得繼續流下去的
世界老這樣總這樣;——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
罌粟在罌粟的田裡
「世界總這樣老這樣」,這其中好像說著世界總是這樣,有許多想當然爾的意識形態
再回到討論「分齡選書之必要」?
其實文化中的「兒童」概念,這個意識形態,也框架了我們的想像
諸如
這本書文字太多了,小孩還沒上國小,選文字少、圖多的繪本比較好
跟小孩可以談性、談性別議題嗎?太難了,小孩才4歲不懂啦!
1~2歲看簡單的圖畫書,命名(這是杯子、這是小豬、這是⋯⋯)就很好了,不要選太過複雜的
像這樣認為孩子的成長有固定發展模式
年紀還不到就不可能學會某些能力
這想法主要來自心理學家Jean Piaget(皮亞傑)
加上後人許多的研究相互驗證
而提出了這套兒童認知發展模式
也影響了大家普遍認為要分齡選書的想法
這樣的兒童認知發展模式也影響了醫療診斷
學齡有學習障礙、閱讀障礙這類的診斷
幼稚園會有發展篩檢,讓你知道你的孩子是通過還是不通過
有些孩子會進入早療系統,到醫院做發展評估
醫生拿著報告書,會告訴你:孩子能力落在幾歲,百分比多少,跟同齡的比較是怎樣的表現
當然建立一套兒童的發展模式是好的,也因此才能透過各種篩檢、評估,找出需要額外提供協助的孩子們
但如果我們只用這樣一套標準
來把孩子的發展能力訂出高低、百分比、通過vs不通過
是否又太過褊狹?
忽略了個人差異
以及家長、同儕、社會環境可以提供給孩子的支持呢?
剩下還有一點點想法,歡迎繼續閱讀下篇(下周同一時間發布,星期二晚上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