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是個遲暮的貴婦,幸好擁有華麗絲巾般的泰晤士河及鐘形帽似的海德公園,加上倫敦眼的艷麗唇蜜,讓她風姿綽約,風華不減。
每個偉大的城市,都有一條河。
倫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納河,紐約有哈德遜河,萊茵河及多瑙河更是流經歐洲眾多的城市。台北,不管她偉不偉大,也有淡水河和基隆河。
泰晤士河River Thames自東往西,在牛津Oxford之後有個大轉彎,往南流至雷丁Reading,再往東經過溫莎Windsor,流向大倫敦地區Great London。牛津Oxford是個古老的大學城,Reading以名列前茅的雷丁大學著稱,溫莎Windsor則有王室居所,也因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而名聞於世。泰晤士河流進大倫敦地區後,將倫敦切成南北兩半。泰晤士河北岸有頗負盛名的觀光景點,白金漢宮、西敏寺、大英博物館、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倫敦塔及倫敦塔橋等等,都在這端。
小時候常唱倫敦鐵橋垮下來(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到底是指倫敦橋London Bridge還是倫敦塔橋London Tower Bridge呢?連英國人也不太清楚。這兩條橋都是跨越泰晤士河的交通要道,倫敦塔橋有兩座華麗典雅的橋塔,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船入港時,橋板可以左右張開。
泰晤士河南岸,開發較晚,逐漸也有劇場、畫廊、戲院等文化藝術場所的進駐。格林威治Greenwich公園也在南岸,播報時間常說的格林威治時間GMT(Greenwich Mean Time),就是以格林威治天文臺為準,台灣是GMT+8。為了慶祝千禧年建造的倫敦眼(London Eye)大摩天輪也在南岸,初完成時,我見頗為違和,現在已經見怪不怪。為了連接倫敦市區及南岸的新興區域,除了火車(overground),也建有高架的Dockland輕軌電車,鮮豔的電車在摩登的高樓大廈間穿梭,甚至與大樓共構車站,與北岸深沉又老舊的百年地鐵比起來,真是現代多了。
話說初到英國,最令我混淆的莫過於地鐵及樓層。地鐵美式英文稱subway,但英式英文是underground;地下道英式英文是subway,但美式英文是underground;有幾次過大馬路,看到subway,都以為下面是地鐵,不知道可以用來過馬路。至於樓層也很令人很困惑,電梯的1,不到1樓,而到2樓,到1樓要按G,Ground floor才是我們的1樓。此外,英國人簡稱廁所是Loo,有次下課,與一群學生及老師要去pub(美式英文稱為bar)喝個小酒,老師說:我要去Loo,你們等會兒,我竟說,我要不要一起去?!被其他同學笑到爆。
每個偉大的城市,也都有個公園。
倫敦有海德公園,紐約有中央公園,巴黎與其說是公園,不如說是羅浮宮及協和廣場衍伸出來的綠帶(有人知道它叫杜樂麗花園嗎?!),延伸至香榭麗舍大道。至於台北,二二八紀念公園及和民主廣場,都離不開政治陰影,大安森林公園也許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公園。
海德公園Hyde Park與肯辛頓公園Kensingston Garden由一條大馬路隔開,觀光客很難區別,就把它們統稱為海德公園。肯辛頓公園有肯辛頓宮,它之所以有名,因為黛安娜王妃生前居住在此,目前威廉王子夫婦(劍橋公爵及夫人)居住在此,剛成婚的哈利(亨利)王子夫婦(薩塞克斯公爵及夫人)可能也會居住在此,不過還得仰賴女皇陛下是否另有封地賞賜,或者要看凱特與梅根兩位王妃妯娌是否相處得來。
海德公園最有名的是它東北角的Speakers Corner,雖然很多國家或地區也有Speakers Corner,但海德公園是原創。公園的東南角是皮卡迪里Piccadilly廣場,南側是鼎鼎有名的騎士橋大街Knightbridge,精品店及有名的哈洛德Harrods百貨公司就在這裡。如果再往肯辛頓公園過去一點,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也在附近,每年夏天,著名的BBC Proms(逍遙音樂季),正是在此演出。公園四周有細沙鋪成的跑馬道,運氣好的時候,可以見到帥勁十足的騎士及駿馬,但不小心也可能會踩到黃金。公園中的大湖The Serpentine常有水鳥及野鴨,也可以划船;紀念黛安娜王妃的噴泉及玫瑰花園,則是公園中的亮點。
海德公園最美的就是它如茵的草地,無論午休或是周末,總是聚集很多休憩的人潮,或坐或臥,或聊天或野餐,非常愜意。我在倫敦的那些日子,偶爾也會到海德公園,找棵大樹,拿書包當枕頭,在樹下作白日夢,有時一覺醒來,恍若隔世,不知身在何處。
後記:亨利與梅根與皇室家族的不和,兩夫妻遠走他鄉,真是王子與公主故事的破滅,也成為英國皇家的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