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睿芸
「走!一起去聽團吧!」
或許在多數人耳裡,「聽團」仍是一個稍嫌陌生的名詞,但在年輕世代的男女之間,北至「海湧祭」、南至「貴人散步」,盛大如輝煌的「覺醒」、「大港開唱」、小巧精緻如「女巫店」等⋯⋯無數的音樂祭、Live house在台灣遍地開花,四處奔波為的就是聽一場現場演出,早已成為了我們這些「聽團仔」的使命與共識。
近幾年來,台灣的非主流音樂發展迅速且蓬勃,無論是在社運場合為人所知的滅火器、抱回金曲大獎的草東沒有派對、有「懷孕搖滾」別稱的落日飛車等等,就連今年金曲獎的入圍名單之中,也出現許多組獨立製作的樂團及歌手,風格迥異、個性鮮明的創作者們不勝枚舉。而獨立音樂也在網路串流平台的推波助瀾下,以嶄新的姿態被廣大樂迷們所聽見,也因此感動了無數愛好音樂的靈魂。
什麼是「獨立」?
無論是獨立音樂、獨立書店、獨立工作室⋯⋯諸多「獨立」類型的產業型態逐漸充滿了我們的生活,但究竟「獨立」的定義是什麼?我們必須要先回歸這個詞的原文「independent」,最早可追溯於70、80年代,為在英、美地區用以區分音樂類別的方式,並在後期也以「indie」來指稱不仰賴唱片公司的資金、自行製作,且受該時期音樂風格影響的樂團。
而在台灣,雖然「獨立」一詞隱含了肯定多元價值、崇尚自由、反抗主流等意識,但最大宗且最為核心的理念就是「自主的精神」。
雖因為非主流世代的崛起較晚於歐美的音樂體系,獨立的定義在台灣仍稍嫌模糊,不過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DIY」的概念——從寫歌、編曲、錄音、專輯設計、發行,甚至是賣演唱會門票,有許多樂團都堅持一手包辦。獨立音樂因此大幅的保留了創作者的特色與意識,不會為了順應主流市場而做出改變,有一百個樂團,樂迷們就能從他們身上看見一百種故事、一百種音樂的詮釋方式。
當然,樂團發展漸入佳境時,便難以一肩扛起所有的繁雜的瑣事,因此許多音樂人會選擇加入「廠牌」。我們可以將廠牌理解為一群有著相同理念、相同品味的人們相互扶持,以適度的商業模式推廣自己所喜愛的音樂。在台灣,廠牌的出現與運作,也是讓獨立音樂走入大眾,擴大市場的功臣之一,像是旗下有許多知名饒舌歌手的「顏社」、場場SOLD OUT的「空氣腦唱片」,都是現今樂壇裡不可或缺的幕後推手。
年輕世代與獨立音樂的連結
那麼,為何獨立樂團、音樂人們可以打破主流市場的高牆,走入年輕人的心中呢?我認為,其中最大的主因,便是他們的音樂與年輕世代產生了強烈的「連結」。
相較於流行歌手多數唱的是談論熱戀、失戀的情歌,或是鼓勵人們的正向勵志歌曲,流行音樂較為相似的歌詞涵義、編曲結構,或許對於年輕人來說已經了無心意。而在獨立音樂身上,我們可以依據自己對於音樂的喜好挖掘無限的可能,許多樂團也會透過音樂創作的方式,為自己支持、認同的議題發聲,引發更多人的共鳴,例如以〈雙城記〉聲援香港反送中抗爭的滅火器、以一首〈開店歌〉描述社會底層困境的無妄合作社、寫下〈做事人〉來訴說移工辛酸的美秀集團,都是以獨一無二的音樂創作,為這些不可被漠視的社會現況發聲。
此外,相較於主流歌手的歌詞時常艱澀難懂,運用許多華麗詞彙,獨立樂團們更傾向一種「有話直說」的爽快,讓歌迷們只要重播幾次就可以朗朗上口,跟著台上台下一起合唱,對我來說,這是聆聽樂團現場演出最幸福的一件事。如Deca joins安可大合唱的〈巫堵〉中,不斷重複吶喊著的「嘿,你也抽煙嗎」、草東沒有派對一首〈大風吹〉裡的「哭呀、喊呀,叫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啊」,都是樂迷心中的經典。
一起來聽獨立音樂吧!
隨著樂團、音樂活動逐漸走入大眾,相信我們身邊也有越來越多的朋友,想要踏入這個有無限想像、無限可能的音樂圈裡,但礙於接觸這些音樂的管道尚未普及,多數人可能會認為接觸獨立音樂有很高的門檻。
但實際上,隨著網路社群的普及,想要嘗試這類型的音樂其實根本不難。剛開始了解這個文化的樂迷們,可以使用音樂軟體「街聲」、YouTube推薦播放清單等等,廣泛嘗試不同的音樂曲風,逐漸就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人。
台灣也有許多熱衷於推廣獨立音樂的人們,以不同形式分享我們所喜愛的音樂文化,如每月一次的「大團誕生」,以親民的票價讓新生代樂團有演出及曝光的機會,也讓民眾可以挖掘更多好音樂,許多樂評也以寫網誌、podcast的形式介紹不同的樂團,讓獨立音樂能接觸到更多的人。當然,作為一個樂迷,最實際的方式就是到現場支持喜愛的樂團、購買專輯周邊,以行動作為表達喜歡以及回饋樂團的方式。
台灣的獨立音樂圈或許起步較晚,但這也是它的迷人之處,這個小小的圈子所仰賴的是創作者間的互相扶持、樂迷間的彼此幫助,以及粉絲與樂團之間緊密的連結。若你有機會去到現場,就能親身體會到在音樂之中揮灑汗水的快樂、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就能體會到這個文化的環環相扣。
若要下個註解,我會說這是一個很有「人情味」的圈子,而這個圈子所需的是更多新血的加入,以及更多創作者的展現。
所以,一起聽團吧!相信你一定可以了解享受音樂的樂趣,並且深陷其中。
核稿編輯:周永秦 行銷編輯:陳苡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