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了一杯難喝的伯爵拿鐵,縮在咖啡店的一角的我,將這本書簡略地閱讀完。若問我沒有精讀的緣由,只剛好拿來消磨時間,等著百貨公司鐵門拉上的一刻,走進去逛街。
整本書都帶了點悲愴地嘲諷口吻(我認為)描述人生百態,我想在生命與死亡面前,此態度貌似也沒什麼不妥。誰說面對人生、直視死亡,只有積極向上的態度,才值得被世人讚頌;或許我們應該允許自己悲慟、徬徨、無助,我以為人生的價值不再於成為世間打不倒的不敗英雄,而是我看見了、我明白了、我接受了,我知悉走過的路不會錯付自己。
此書大多著墨於急救醫學與急診室裡頭,不斷輪轉走進又走出的病患,或者生命已逝再也踏不出醫院的人們。
生命真的同等重嗎?
這是我閱讀完後最大的感觸。
書裡頭提及了兩類病患,一種是在急診室裡病患因藥石無醫只能聽天由命等死,另一種是不願清醒、康復,繼續沉淪於毒品慾望的無望深淵,低頭繼續往死裡走。
看到這裡實在唏噓不已,人生啊!
我想生命總會用一百種方式,當頭棒喝告訴我,人生應該如何過。提及這兩類病患時,作者的態度著實讓我心疼,是帶點無能為力到懷疑自我的麻痹感。我思索著人真的身而平等嗎?
降生於世界,同為人類的我,依舊在世界的彼端吃飽睡暖,每天早起半杯溫水,小口小口喝著同時看著外頭的晨光灑進,思索今天我要做什麼,有的時候慢慢發呆也不礙事。不需要去思考今天的我能不能繼續生存下去。反觀書裡描寫的病患呢?
作者任職的單位,在醫療資源匱乏、毒品氾濫的衣索比亞,對我而言感覺像是異世界的非洲,還沒親腳踏上的遠方,對於她我總是在文章、報導中知道她的近況。看完這本書後,有所啟發:當我們哀怨投胎投得不好、生存社會不夠好時,翻翻這本書,會明白珍惜著自己活在醫療健全、物質無虞、能勇於探索自己的社會,在這裡,有人會為我一聲咳嗽對此心疼不已,醫生為我一句身體不舒服,做詳盡的檢查。
珍惜父母所付出的愛
雖然這本書的其他面向包含急診室裡真實的情況、作者的家庭狀況等,我沒有特別點出僅是只想寫出最大感觸,畢竟這本書是去年中讀完,大部分的閱讀記憶已然消失。分享一些我喜歡的句子的吧。
有個比我資深許多的醫生已經不再行醫,他提醒我,疼痛的存在,
並非要我們去征服,是讓我知道需要去療癒什麼。
我深以為疼痛是上天的饋贈,人類從基因而來的強大自癒力。
你生命和大地最接近的時候,是因為掉入陷阱、站在槍枝的錯誤方向,或躺在病床上慢慢消耗,總之是因為某種情況而了解到,你不必尋找死亡。死亡已在路上。
是否跟我一樣覺得作者厭世地看盡人生。
我可以放手嗎?
可以。
吉姆,你知道,生命不只是一場盛大的葬禮。不是嗎?
不是。生命也充滿生氣。
正因為如此,你不需要特別等待什麼。現在明白了嗎?
雖然對我這個年輕的生命來說,我所理解的這段話遠比這段話欲言的表達膚淺不少,但是我想,我無比地理解生命就是一條走著走著就邁向死亡的路,但路盡繁花的芬芳、與群鳥同歸的夕陽,皆永恆在生命的餘暉裡,如此才不枉走一遭。
最後的最後
歡迎大家按愛心、拍手,如果有任何困惑或是想法,可以留言給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