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月配息基金就是每個月都會配息給投資人,這麼好康的原因是,配息的來源有部分是來自於自己的本金,可說是左手出右手進,白忙一場。
如果有一千萬元,假設這檔基金的年利率是百分之六,每年可以拿到六十萬元的配息。分配到每個月就是五萬元,乍看之下很好,但這五萬元,有一半甚至八成都是來自於自己的本金,那這樣有何意義呢?給五萬元卻可能有四萬元都是自己的錢,這樣子還算是投資嗎?
而且由於要配息,每個月都要想辦法找錢出來,如此也會影響到績效。如果一檔月配息基金的年度績效可以超過百分之十,則一般股票型基金就可以達到百分之二十。同樣投資一年,當然要考慮多拿一倍的報酬,如此才可以加速財務自由的速度。
因此月配息基金僅僅是把投資所得之報酬提前發到投資人手上而已。原本就賺了60萬元,只是分散到每個月來發,而且報酬率還比不上一般票型基金,因此可說是賺很少的投資標的。
既然實際上賺很少,那每月領息也沒什麼好高興的。但這並不代表這樣的基金就是全然無用的,像是已經退休的人士,把退休金一千萬拿來買這種類型的基金,就可以每月拿到五萬元當作生活費。當別人建議他,同樣的錢放一年可能可以拿到不只兩倍的報酬,他可能會回說:
那太麻煩了,我還要找下一個投資標的,萬一再隔一年沒有這麼好的報酬率怎麼辦呢?
的確,高報酬代表著高波動,可能五年的平均報酬率是百分之二十,但有可能某年降到百分之十,某一年高到百分之三十。
因此退休人士追求的是穩定不要高波動,賺少一些沒關係。但剛出社會的人的需求可就不同了,好不容易存到第一桶金一百萬元,全部投入月配息基金每月只能領五千元,何時能再存到第二桶金呢?
而不同的投資工具有著不同的功能,端看個人的需求來選擇。而月光之前的文章提到借錢買股票這件事,如果拿來買月配息基金,就是把每月領息的錢拿來還貸款,這樣一進一出,最終到貸款還清時,是不是一場空呢?
月光覺得,月配息基金有著每月領息的特點,但不能僅看這一點就去購買。或許可以勉強作為陳重銘老師所謂的核心持股標的,因為還要被扣除固定的管理費,但仍不可缺少衛星持股的部分,必須要規劃好自己應該要放多少比例。
而且陳重銘老師也說,就算核心持股也可以做價差,在台積電價格過高時賣掉一部分,等到下跌時再買回一些,月配息基金也應該可以這樣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