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觀念系列文章:
寫在實際下單之前(1)短線交易 VS 長期持有
長抱?是多長?短出?是多短?如何定義?因人而異,簡單分類如下:
一、極短線當沖:當日沖銷。
二、短線:持有1天至1週。
三、中線:持有1週至半年。
四、長線:持有半年至3年。
五、超長線:持有3至10年。
六、價值投資:持有10年以上。
上述投資區間因人而異,沒有絕對定義,一般投資人大概會選擇持有股票數日到數個月,就希望看到獲利並賣出,稱為價差交易或短線交易。長期持有或可定義為持有1年以上,賺的是大波段。
短中線價差交易,及長線大波段相比較,孰優孰劣?試以一個故事比較如下:
小明跟小張是好朋友,平時會討論股票投資的問題。
有一天他們討論完,決定進場0050。
小明在2019年5月29日買進0050,價位76.75,預定做中線,
小張在2019年5月29日買進0050,價位76.75,預定做長線。
時間來到2019年7月23日,2人都各抱了2個月左右的0050,此時0050來到83.6,小明見有獲利,就把它賣了,賺了6.85元,約9%,覺得很高興。小張則什麼都不做。
時間來到2019年8月7日,大盤跌了561點,0050也從83跌到79.7,小明心中暗自高興,幸好賣的早,小張雖然帳面上還沒虧損,但帳上獲利回吐,心中也不大愉快,還是續抱,什麼也不做。
時間來到2019年8月15日,大盤累計跌了620點,0050跌到79.4,小明暗自竊喜,賣得精準,小張則正常生活,什麼都不做。
時間來到2019年8月30日,大盤回漲290點,小明見機會不錯,在當天再次進場0050,價位81.85,雖然比之前貴,但是選在反彈後的進場,勝率相對較高,小明是這麼想的。
小張呢,還是什麼都不做。
時間來到2019年10月8日,大盤創新高來到11017,0050創高來到86.5,小明小張都獲利,隔天10月9日,大盤跌了127點,週K線收了一根上影線,小明覺得高點已到,決定獲利了結,0050賣在當日相對高點86元,這波他賺了4.15元,約5%,這2波分別賺了9%、5%,共賺了11元,做的順利,小明覺得自己很成功。
小張呢,還是什麼都不做。
時間來到2019年10月25日,距離小明獲利了結僅僅17天,大盤在創高且週K收上影線的情況下,並未反轉向下,反而一路走高到11296點,0050來到88.8元,小張信疑參半,覺得偏貴,但又牛氣沖天,決定再投入一次,並且嚴設停損點,如有任何高檔反轉跡象,立刻出場。
小張呢,還是什麼都不做。
又過了約2個月,來到2019年12月20日,大盤已經漲到11959點,0050也漲到96.95,週K又是上影線,小明立刻獲利了結,這一波,他賺了8.15元,報酬率9.2%,2019年下半年3個波段區間,小明完全抓到,總計賺了19.15元,非常成功,親朋好友都跟他道賀,老婆也為他開心,他每天都心情絕佳,數著自己賺到的錢,開心不已。
小張呢,持有了半年左右,也跟著這波行情出場。
小明有一天忽然想到,我賺了19.15元,我跟好朋友小張是一起進場的,他在這幾個月什麼都不做,報酬率如何呢?
小明細算了一下,小張從7月23日的76.5,抱到12月20日的96.95,總計賺了20.2元,中間額外付出的交易成本是:「零」。
小明三進三出,總計賺了19.15,不但輸給什麼都不做的小張,還要多付3次手續費稅金。
小明這才驚醒,他眼中的大波段,不過是小張眼中的小波浪,我看的是短線、中線的利潤,他看得更遠。
小明幾進幾出,每次都賺錢,沒有任何失誤,都是低買高賣,嚴守紀律,這樣下來的總和,竟輸給抱滿整個大波段的小張,又多付出了交易成本,如果遇亂流停損再進場,又會損失更多,整體績效更輸。
這是一個長線波段與短線低買高賣比較的例子,選的是國民ETF 0050,投資人在進場之前,可以先做好功課及訂定策略,這一次是要長期投資,還是要短線交易,2者孰優孰劣?
若是該次進場,選擇長期投資,並打算持有3個月以上,心法整理如下:
一、選擇有大波段性質的商品,而不是短線投機炒作地雷垃圾股。
二、不要頻繁進出,要抱滿整個波段,存股族甚至要抱10年以上。
三、同一個商品,如果短線交易要勝過長抱波段,除非準確抓到每一個轉折,上漲做多,回檔做空,而且每次操作的獲利總和,扣除交易成本,能勝過整個大波段,否則,短線付出交易時間心力及手續費稅金,績效又輸給長期持有,整體考量下來,並不划算。
四、如果有停損,又要彌補停損的損失,一來一往差距更大。
這是投資理財觀念系列文章,在下單之前,投資人可以先設想好,要短線交易?或長期持有?
要避免的是,長期持有標的,小賺就跑,後面都沒賺到。
要避免的是,短線持有標的,套牢不賣,資金全部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