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淺,但卻是很直接的感受差異。
今天在聽完陳子軒老師的運動社會學演講、與木蘭女足記者會後的時間,剛好是韓國與中國奧運資格賽的第一回合,我輕鬆地亂看一下下半場韓國女足主場迎戰中國的比賽。真不知道週六的木蘭經過這段期間國家隊集訓也有各自球隊的練習,會有什麼變化與不同,看完對中國與韓國的賽事後,有那麼一點期待感、卻又害怕與往年一樣緩慢。
有鏗鏘玫瑰之稱的中國女足以 2-1 對韓國取得決賽第一回合勝利。
先別說無球跑動與組織,兩隊傳球間的流暢感與速度感的「基本動作」,為什麼台灣卻沒有這種流暢感呢呢?為什麼這件事有這麼明顯的差距呢?
球速就是強度
傳球的感覺用台灣的棒球發展作比喻,有點像投手丟本壘是 150km/h與130km/h 的差距,或者就像阻殺這件事在學生棒球很可能傳得到二壘,但卻殺不到跑者的感受。
球本身的速度外,也有點像從外野回傳本壘時是可以一次傳到本壘阻殺,或者是兩次很筆直的轉傳到二遊再直傳本壘,而不是讓他拋物線的垂直高度還很高,整體行徑路線是非常長、滯空時間非常久的路線。
對,滯空時間,球絕對不是在地上跳啊跳的才到對方腳下。
兩隊身高上沒有在對方身上能取得多大優勢,但很常用高空球來去跟對方做爭頂攻防——姑且不提這事的優劣,但那種傳進來對手還來不及趕上就能頭槌的 timing,比較讓人有「戰術感」與「執行效果」,那種從邊路吊中,大家只是走上去做頭鎚,而不是已有起步的快速流暢,這有一種丟骰子看會丟到幾點碰運氣的感受。
這是中國前鋒王珊珊的賽前訪問,這個快還不只推進與傳球的速度,更包括壓迫。韓國不是沒有這種傳球與推進速度。但到了比賽尾聲,大概受到整場比賽壓迫影響,推進往往只剩一側可以推到前場,傳另一側不是不可以,但似乎另一側會想著是不是會傳球失敗導致被反擊的風險,並不會整體往前推進,形成前鋒與後衛距離拉很長的狀況—— 當中國一拿下球開始反擊,就是看王珊珊高速衝刺的表演時間。
韓國很常以兩名選手關門王珊珊,她若碰撞倒地賺自由球,其實很正常,但她沒有。她下半場都選擇重心不穩下繼續追球、繼續盤帶前進,這一點我一直在想台灣有多少位選手在國際賽可以這樣「屹立不搖」,那個碰撞其實不輕,但她看到機會可以繼續突破,沒半點客氣的,這不是溫良恭儉讓,而是知道他這突破,一次就是過了兩個人,前方一片豁然開朗。
最終,中國 2-1 很輕鬆地取得第一回合的勝利,前兩顆進球我沒看到,等等再補上,奧運資格賽決賽兩隊還有一次交手的機會,新聞寫到一些由於疫情雙方在機場出現的狀況,搞不好韓國前往中國時,也許也擺對方一道討回點顏面也說不定。
先發名單
中國女足:12-彭詩夢、4-婁佳慧、5-吳海燕、6-張馨、7-王霜、8-馬君、9-姚偉、11-王珊珊、16-王曉雪、17-羅桂平、18-唐佳麗
替補:1-朱鈺、2-李夢雯、3-林宇萍、10-肖裕儀、13-姚凌薇、14-李晴潼、15-楊曼、19-沈夢雨、20-丁旋
韓國女足:18-金正美、2-朴世羅、4-沈藇妍、5-洪慧知、6-任善株、7-李玟娥、10-池笑然、12-秋孝柱、14-姜綵林、16-張瑟琪、17-李永週
替補:1-尹英契、3-李世珍、8-趙昭賢、9-余敏志、11-崔宥莉、13-李金玟、15-孫花妍、19-姜佳愛、20-權恩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