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台灣隊的五個小知識,一起發現從以前到現在的榮譽過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本文同步發於敘事圈網站)

在Spotify收聽本集

不知不覺,東京奧運也要到尾聲了(月底還有帕運,大家別錯過囉)。今年的奧運,我國的選手表現極佳,讓舉國歡騰;而這些選手背後一路以來艱辛的各種故事,也讓人更加提昇我們對於體育的注重。

在這個被延期一年的奧運即將閉幕前,讓我們來認識幾個跟台灣奧運代表隊有關的議題,認識從以前到現在的驚奇與波瀾吧!

我們曾經以「台灣」隊出賽?



你知道我們曾以「台灣」隊為名出賽嗎?

在東京奧運開始前,就曾有段時間為了「正名」問題而引起社會討論。而到了奧運開幕當天,日本電視台的「台湾です」又引起全國性的熱議。但你知道為什麼我們如今要叫做奇特的「中華台北」,而非「台灣」嗎?又,你知道歷史上真的有以「台灣」為名出賽過嗎?就讓我們回溯到戰後,一起來認識這支代表隊的坎坷身世。

在1952年的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因為允許中共參賽,讓一直以來代表「正統中國」的中華民國政府不滿。以意識形態濃厚且鬧脾氣般的「漢賊不兩立」為由退賽,使得那屆奧運,「中國」沒有留下任何成績,另一個「中國」則沒有任何獎牌。

你說當時的中共表現如何?他們雖然很開心地去參賽了,卻因遲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一行40人趕到赫爾辛基時,大會已進行了10天,只趕上男子游泳的一項比賽和最後的閉幕典禮,而且男子游泳比賽在預賽得28名,未能晉級。

兩個中國之爭直到1954年,在希臘雅典舉行的國際奧會第49次全會上,會中以23票比21票通過承認兩個中國奧會,但這看似「兼容並蓄」的作法,並不讓北京方面接受。於1956年的澳洲墨爾本奧運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臺北不出,北京不入」,除了退賽,更氣噗噗的單方面宣布退出國際奧會和國際田徑聯合會、國際游泳聯合會等八個國際體育組織。這也讓國際奧會做出宣告:

「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會退出奧林匹克活動,國際奧會不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會。」

然而,事情不是到此就了結了。在1959,國際奧會在慕尼黑的第五十五屆年會中受到中共當時的好夥伴蘇聯的施壓,迫使對中華民國作出決議。蘇聯指出,位在台灣的「中華奧會」,並不能實質控制他們宣稱的所有「中國」體育運動,僅限「台灣地區」,因而須剃除它們的參賽資格。這個論調很有道理,畢竟你無法控制你所稱的領域裡所有的體育人士,你怎能有代表性?

而奧會對此也做出宣告,倘若以另外名稱報名參賽,是可以考慮的。於是「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Chinese 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改名 「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 (the Republic of China Olympic Committee),並使用「福爾摩沙」(Formosa)的名義參加比賽。

於是,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台灣以「福爾摩沙」(Formosa)之名參與奧運會,但當時國內的氛圍對於這個名稱並不滿意。福爾摩沙代表隊在開幕式進場時更高舉「抗議」((UNDER PROTEST)字樣,表達不滿,甚至成為奧運會史上唯一一次開幕典禮抗議的紀錄。

到了1964年日本東京奧運,台灣改以「台灣」(Taiwan)之名出賽,並持續至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才改以中華民國之名參賽。1971年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的聯合國席位,自此「中華民國」在國際逐漸失勢,在不肯以「台灣」為名參賽的妥協下,1976年蒙特婁奧運,中華民國因舉辦國加拿大政府要求以「台灣」名義參賽,禁止使用原有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和國號,而決定退出當年度奧運會,直到1984年,才以中華台北之名義重返奧運會。

至於為何「中華台北」能被接受?

這是因為1979年,台美斷交,中美建交,同年國際奧委會便通過決議案,要求台灣更改會名,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義參賽,同時禁止使用中華民國國旗。更使得國際奧委會在1980年修改憲章,包括:

  • 各國的國家奧會使用國家名稱及國旗、國歌參加奧運會之規定改為使用代表團之名稱及旗、歌參加奧運會。即原文National,改為Delegation。
  • 國家奧會以其本身名義參加奧運會,而非以其國家名義參加比賽。
  • 國家奧會在奧運會期間所使用之代表團旗幟及標誌應先送請國際奧會執委會核准。

1981年3月23日,由中華奧會主席沈家銘與國際奧會主席薩瑪蘭奇在洛桑國際奧會總部,簽訂了《國際奧會與中華台北奧會協議》,簡稱洛桑協議,「中華台北」成了台澎金馬地區的奧會與代表隊名稱。



首位參加奧運的台灣人是誰?

raw-image

你知道首位參加奧運的台灣人是誰嗎?他既不是屬於「台灣」這個代表隊;也不是「中華民國」,更不是「中華台北」,而是「日本」。

首位參加奧運的台灣人,其實是在日本殖民時代,身為日本代表隊一員的張星賢。

張星賢出生於今日的台中龍井區,在小學時期,即被日籍足球教練發現出過人的運動天賦,邀他踢足球。後來加入田徑隊,練習中長跑,曾代表台中州參加全台灣的比賽。後來19歲時到臺北州參加「建功神社祭典田徑賽」,在主打的強項1500公尺落選,卻在三級跳遠項目以13公尺15佳績獲得冠軍,從此改練跳部。

後來,張星賢讀了日本早稻田大學,參與田徑隊。不過當時日本跳部實力堅強,有七、八位選手都有世界級的實力,於是張星賢事實務為俊傑,改練賽跑。在不斷的練習下,張星賢在1931年跑出400公尺中欄競賽56.8秒的成績,打破日本全國紀錄。

1932年5月28日的洛杉磯奧運會全日本選拔賽,張星賢在400公尺複賽跑出50秒4的第一名佳績。5月30日報紙公布選拔結果,張星賢以400公尺中欄及1600公尺接力兩個項目入選奧運代表團,成為第一位當選奧運選手的台灣人。

而在奧運上他表現如何呢?紀錄如下:

raw-image

在奧運後,他仍致力於體育,1930年代於南滿鐵道任職期間,更是代表「滿州隊」出賽四處;戰後,雖然曾因身為日本代表與在滿州國服務過的緣故而無法參與賽事,就算工作人員也不行。但他仍然致力發展體育,提拔非常多後起之秀,包含「亞洲鐵人」楊傳廣、「飛躍羚羊」紀政都曾經受他指導。

從他屢次的參賽,我們似乎可以看到台灣人的不懈精神,以及流動的命運變遷。

台灣的第一個獎牌得主,你認識嗎?

raw-image

你知道台灣第一個獎牌得主是誰嗎?他叫做楊傳廣

楊傳廣是台東馬蘭部落的阿美族人,曾代表中華民國參加奧運十項全能競賽,獲1960年羅馬奧運會銀牌,為首位獲得奧運會獎牌的台灣運動員,也是中華民國獲得的第一枚奧運獎牌。他也是十項全能史上打破9000分的紀錄保持者,綽號「亞洲鐵人」(Asian Iron Man)

後來,他在參加1964年東京奧運時,曾被視為奪金最佳希望。沒想到竟被同隊隊友,後來投共的馬晴山下藥導致比賽失利。雖然也有人說是因為計分方式改變的緣故,但不論如何,這次的失利讓他淡出奧運,也讓他歷經一場競技場內的國共內戰。

後來,楊傳廣當選立委,三年後又競選台東縣長,可惜沒有選上。

這位曾經的亞洲鐵人,在離開競技場後並沒有消失,後來他轉任左營訓練中心的教練與總監督,培養出古金水、李福恩等好手。

「中華台北」首面金牌是誰得到的?




奧運中得到金牌可說是最高最高的榮譽,那你知道「中華台北」隊的第一面金牌,是由誰得到的嗎?

那年是2004,在希臘雅典這個奧運起源地,我國好手奮勇爭光,在跆拳道項目,由陳詩欣拿下女子第一量級(49公斤級)金牌,成為歷史上(不論是台灣或中華民國)首面金牌,以及朱木炎拿下男子組第一量級(58公斤級)金牌。雙金入袋讓全國大為振奮,也開啟一小段時間的跆拳道熱潮。

陳詩欣出生跆拳道世家,在16歲便奪下世界盃金牌,後來卻因「找不到目標」,突然離開跆拳道界,長達3年的時間放逐自我,做了多項工作。直到20歲時,才又回到體育界,重新站上世界舞台。並在有系統的訓練下,稱霸世界。

陳詩欣在退休後,於花蓮經營民宿,設立林森跆拳道運動中心花蓮分部,擔任總教練。2015年,受東華大學之邀,擔任該校跆拳道指導教練,持續培育跆拳道人才。

雖然陳詩欣有些私人事件的負面新聞,但她為台灣奪下首面金牌的榮耀,永遠在歷史中發光。

至於朱木炎呢?



他被譽為「戰神」,直到今天你再回顧他當年在雅典奧運的比賽,都會被他霸氣的攻勢給震懾。甚至讓網路傳言,「奧運為了朱木炎改規則」。在後來的奧運上,開始採用電子護具,只要打到點即可,讓許多選手更有技巧性地針對護具感應作攻擊:並將每回合比賽時間縮短,以及要有3位副審同時按下計分器才能得分等,讓朱木炎這類「快速猛攻型」的選手難以發揮,也讓如格鬥賽事般無拘無束的精采收歛了許多。

在2008年北京奧運拿下銅牌後,朱木炎宣布退休。如今是國立體育大學技擊運動技術學系副教授,持續訓練新生代的選手。

一些2021台灣隊奪牌小記錄

raw-image

今年的台灣真的表現很棒!雖然奧運在撰文時間(7日)還沒落幕,本屆台灣的表現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好!

目前我國好手們在奧運場上表現出的好成績如下:(如有遺漏歡迎告知)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敘事圈 StoryCircle
23會員
63內容數
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故事。在此記錄下台灣每個角落的過去、現在,想像可能的未來。
敘事圈 StoryCircle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如果你問我,台北有哪條路很值得走上一整個白天,我的答案之一,肯定是南海路。 從中正紀念堂站步出2號出口,眼前有點未來感的南門市場很難不引人注目。相較於此,一旁的那條南海路,可能因為在進行捷運工程的關係,變得更加紛雜且不起眼。 但只要轉個彎,走進南海路,便能走過一段段台北的歷史,遍嘗城市人文風情。
Thumbnail
2025/04/23
如果你問我,台北有哪條路很值得走上一整個白天,我的答案之一,肯定是南海路。 從中正紀念堂站步出2號出口,眼前有點未來感的南門市場很難不引人注目。相較於此,一旁的那條南海路,可能因為在進行捷運工程的關係,變得更加紛雜且不起眼。 但只要轉個彎,走進南海路,便能走過一段段台北的歷史,遍嘗城市人文風情。
Thumbnail
2025/03/27
結束箱根的「水與火之旅」,從冒著火山口蒸氣的大涌谷到平靜如畫的蘆之湖,一路在遠方富士山的庇蔭下,我走遍了箱根最精華的美。 接著,自桃源台港乘坐金光閃閃的海賊船度過蘆之湖,來到了箱根的公車總站,看了看錶,還有一小段時間可以讓我好好探索這個地方。打開Google map,注意到步行約6分鐘距離的地方有
Thumbnail
2025/03/27
結束箱根的「水與火之旅」,從冒著火山口蒸氣的大涌谷到平靜如畫的蘆之湖,一路在遠方富士山的庇蔭下,我走遍了箱根最精華的美。 接著,自桃源台港乘坐金光閃閃的海賊船度過蘆之湖,來到了箱根的公車總站,看了看錶,還有一小段時間可以讓我好好探索這個地方。打開Google map,注意到步行約6分鐘距離的地方有
Thumbnail
2025/02/27
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旁的新北投車站,見證北投溫泉鄉百年歷史,從日治時期的浴場支線車站到幾經波折的遷移與重建,如今以全新樣貌重現,不僅保存了百年木造建築之美,更完整呈現北投的文化底蘊,是認識北投歷史文化的最佳起點。
Thumbnail
2025/02/27
位於新北投捷運站旁的新北投車站,見證北投溫泉鄉百年歷史,從日治時期的浴場支線車站到幾經波折的遷移與重建,如今以全新樣貌重現,不僅保存了百年木造建築之美,更完整呈現北投的文化底蘊,是認識北投歷史文化的最佳起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東奧喜獲12面獎牌舉國歡騰,紀政推動巴奧正名被民國兩黨一致批鬥,昔日反對東奧正名的運動員都成為了台灣民族英雄,難道贏球才是國球,拿獎牌才是真愛台灣,奧運正名不是?
Thumbnail
東奧喜獲12面獎牌舉國歡騰,紀政推動巴奧正名被民國兩黨一致批鬥,昔日反對東奧正名的運動員都成為了台灣民族英雄,難道贏球才是國球,拿獎牌才是真愛台灣,奧運正名不是?
Thumbnail
我們都能同意我們的國手不必背負整個台灣的重量,那又為什麼可以把我們對「某些國家」的仇恨強壓到那些國家的運動員身上呢?當然我知道這是很鄉愿的想法,真實的狀況是,要是沒有這些純屬民族主義的內在催化,不要說如你我這樣的市井小民對這樣的運動會其實不會太關注,每個有組織化的國家大概也會對體育的投入興趣缺缺。
Thumbnail
我們都能同意我們的國手不必背負整個台灣的重量,那又為什麼可以把我們對「某些國家」的仇恨強壓到那些國家的運動員身上呢?當然我知道這是很鄉愿的想法,真實的狀況是,要是沒有這些純屬民族主義的內在催化,不要說如你我這樣的市井小民對這樣的運動會其實不會太關注,每個有組織化的國家大概也會對體育的投入興趣缺缺。
Thumbnail
2020年東金奧運延遲至2021年舉辦 以前對於奧運活動的舉辦,就是一場每四年舉辦的全球運動會,不會特別關注或積極看選手比賽,今年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對於讓全球可以看見台灣Taiwan的運動會突然燃起滿腔熱血。
Thumbnail
2020年東金奧運延遲至2021年舉辦 以前對於奧運活動的舉辦,就是一場每四年舉辦的全球運動會,不會特別關注或積極看選手比賽,今年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對於讓全球可以看見台灣Taiwan的運動會突然燃起滿腔熱血。
Thumbnail
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奧林匹克在疫情肆虐的此時,讓世界再次見證這場競賽的精神!而在破紀錄獎牌數的激情與熱潮之後,臺灣國手們又帶來哪些啟示?
Thumbnail
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奧林匹克在疫情肆虐的此時,讓世界再次見證這場競賽的精神!而在破紀錄獎牌數的激情與熱潮之後,臺灣國手們又帶來哪些啟示?
Thumbnail
這一次的東京奧運,台灣選手表現得很不錯,比以前大有進步,不過卻也引出另外一個話題,就是國際媒體會拿台灣選手與中國選手來做對照。這是因為許多中國選手在比賽現場爆粗話,而台灣選手卻溫文有禮。中國的小粉紅還惱羞成怒,當有台灣藝人稱讚台灣選手的表現時,就被說成是在支持台獨。這樣泛政治化有用嗎?
Thumbnail
這一次的東京奧運,台灣選手表現得很不錯,比以前大有進步,不過卻也引出另外一個話題,就是國際媒體會拿台灣選手與中國選手來做對照。這是因為許多中國選手在比賽現場爆粗話,而台灣選手卻溫文有禮。中國的小粉紅還惱羞成怒,當有台灣藝人稱讚台灣選手的表現時,就被說成是在支持台獨。這樣泛政治化有用嗎?
Thumbnail
這一次的東京奧運,台灣選手表現得很不錯,比以前大有進步,不過卻也引出另外一個話題,就是國際媒體會拿台灣選手與中國選手來做對照。這是因為許多中國選手在比賽現場爆粗話,而台灣選手卻溫文有禮。中國的小粉紅還惱羞成怒,當有台灣藝人稱讚台灣選手的表現時,就被說成是在支持台獨。這樣泛政治化有用嗎?
Thumbnail
這一次的東京奧運,台灣選手表現得很不錯,比以前大有進步,不過卻也引出另外一個話題,就是國際媒體會拿台灣選手與中國選手來做對照。這是因為許多中國選手在比賽現場爆粗話,而台灣選手卻溫文有禮。中國的小粉紅還惱羞成怒,當有台灣藝人稱讚台灣選手的表現時,就被說成是在支持台獨。這樣泛政治化有用嗎?
Thumbnail
每個台灣代表隊的成員都該昂起頭告訴自己很棒,每個台灣人也都清楚你們有多努力才能走到今天。比起獎牌,我們更希望你們回台灣時,臉上都能帶著自在又自信的笑容,從你們站上賽場的那一刻,從你們堅持的訓練,從你們無數次的跌倒又重新站起,早已注定了這次的奧運會,無論勝負,都是凱旋。
Thumbnail
每個台灣代表隊的成員都該昂起頭告訴自己很棒,每個台灣人也都清楚你們有多努力才能走到今天。比起獎牌,我們更希望你們回台灣時,臉上都能帶著自在又自信的笑容,從你們站上賽場的那一刻,從你們堅持的訓練,從你們無數次的跌倒又重新站起,早已注定了這次的奧運會,無論勝負,都是凱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