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升溫,近期國內在野黨與中國共產黨裡應外合,聯手施壓我國購買上海復星與德國BNT合作的「復必泰」BNT疫苗。總統蔡英文表示,我們與德國BNT 原廠也一度要完成簽約,「但因為中國的介入,遲延到現在都無法簽約」。那麼,到底中國因素是什麼?以及後來其他代理商出面牽線時,為何我國政府都拒絕呢?
去年7月聯繫BNT原廠,8月差點簽約卻臨時喊卡
「我們與德國BNT 原廠也一度要完成簽約...」總統蔡英文遺憾地做出這個表示。據悉,政府於去年7月以衛福部疾管署名義,透過美國輝瑞公司(Pfizer)來聯繫德國BNT原廠,三方總計開過4次視訊會議。我方人員4次皆在疾管署7樓大會議室進行視訊,時間皆為台灣時間下午6時。
4次視訊會議當中,2次為技術會議,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對談,此時主要對BNT疫苗效力及安全性進行評估,尚未談及採購。直到第3次才是行政採購會議,由疾管署官員主談。到了7月底的第4次會議,則由指揮官陳時中壓軸,親自與BNT業務總監理查森(Ryan Richardson)敲定雙方供貨協議內容條款。
據了解,雙方連合約都已經擬好,預計購入的原廠BNT疫苗,產品代號為「BNT162b」,且平均每劑單價為28.2美元。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曾說,指揮中心對於武漢肺炎的採購預算,每劑預計為新台幣700元,冷鏈運送費用另計。換言之每劑28.2美元的原廠BNT疫苗雖然已經有點超支,但勉強可以接受。
然而,在8月20日正式簽約之前,德國原廠卻忽然告知中止。指揮官陳時中對此表示,有人不希望台灣太高興,有很多外力的可能性,當然也包括政治上的壓力,「當時新聞稿都寫好了...最後卻生變」,並默認就是被中國上海復星攔截。
什麼是「中國因素」? 消息人士:這6個字
值得推敲的是,德國BNT原廠早在去年3月就跟中國上海復星簽有授權協議,明明知道有可能違約、有可能引發中國上海復星抗議,為什麼德國BNT原廠還是來跟台灣談?甚至還差一點就簽約了,難道是德國人故意背叛上海復星嗎?
其實德國BNT原廠沒有背叛中國上海復星,消息人士透露,德中雙方簽的授權協議,授權範圍是寫「中國」(原文:China),這在國際貿易習慣上,並不包含台灣;若要包含台灣,則會寫「大中華」(原文:Greater China),因此德國原廠自認沒有違約,才大大方方地跟台灣政府磋商原廠BNT疫苗事宜。
消息人士說,事後上海復星一聽到台德雙方要簽約,馬上就跟德國原廠嗆聲,強調雙方授權協議的中國(China)就是包含台灣,因為「兩岸同屬一中」,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還對德國原廠嗆聲,膽敢繞過上海復星供貨給台灣,就要提告,讓德國原廠吃不完兜著走。
德國BNT與上海復星之間的協議,用詞為China,並非國際貿易習慣的Greater China。(圖片來源:BNT官網)
消息人士分析,德國原廠第一時間雖然認為,國際貿易習慣並不是上海復星說的那樣,應該只有Greater China(大中華)才包含台灣,且它跟上海復星的授權協議明定以美國紐約州法律為準據法。但是,由於上海復興還是有可能在中國提起訴訟,而且就算在美國或德國興訟,這些國家都在某種程度上遵守「一中政策」或「一中原則」,因此經過評估後,還是中止跟台灣接洽,並告知台灣當局要由上海復星接手。
上海復星趁機漲價,吃定台灣人
上海復星接手後,除了中間東洋、雅各臣等代理商的成本,他們還想趁機大撈一筆。消息人士透露,原廠BNT疫苗每劑均價28.2美元,後續東洋就提高為每劑31美元,直接漲1成,若以3千萬劑來計算,一轉手就爆賺8,4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3.5億元。據說,後來雅各臣更一口氣漲到每劑40美元,根本是獅子大開口,血盆大口吃定台灣人。
對此,東洋董事長林全委屈地說,要跟上海復星拿到正式授權,就是要花大錢,但若數量與價格談不攏,成本都是東洋負擔。換句話說,林全變相承認了,上海復星就地起價,跟東洋索討大錢,而東洋做為一家上市公司,不可能做白工,只好將成本轉嫁至疫苗單價上,也就是讓台灣人買單。
但對指揮中心而言,正如同莊人祥所說,預算就是每劑700元(約25美元),原廠單價28.2美元其實已經超支,如今不管漲到31美元還是45美元,再乘上總數之後,對指揮中心來說,根本都是把天文數字的民脂民膏拱手送人。
指揮中心的官員尤其擔心,一旦消息曝光,或者在野黨事後諸葛,發現讓中國上海復興抽成大賺一筆,這不只會有政治風暴,且採購的數量和價格若都獨厚BNT疫苗,甚至還可能惹上貪污圖利刑責。
多元採購,其實是最好的下台階
受限於預算及可能的政治及法律責任,指揮中心實在沒辦法全盤同意東洋的條件,但對東洋的好意與付出,指揮中心其實也不是不清楚,因此後來才想個方法,以「多元採購」的名義,適量採購200萬劑東洋代理的BNT疫苗。
消息人士說,這就是想出一個理由來幫各方解套,而且也不至於讓東洋和上海復興得到太多利益,以免之後受到政治或法律的質疑,比較不會有問題。他並表示,「當時台灣疫情仍然獨步全球的好,而且也已經有其他疫苗問世,照理來說,獨厚BNT疫苗是會有法律問題的,所以才想到用多元採購、分散風險的理由,去幫東洋掩護。」
因此莊人祥才說:「疫苗採購方向是多元的,不可能跟一家直接買3千萬劑、5千萬劑,且有冷鏈的問題,訂購數量不可能太多,當時指揮中心提出的數量是200萬劑。」
只不過,東洋並不領情,不只嫌這個數量太少,且還用「量少」為理由漲價,這對指揮中心而言,既然原本預算就是單劑700元,都已經盡量找出一個折衷方案了,如果對方還是不接受,那就只好忍痛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