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臉書廣告不斷地推送,<十三個原因>(Thirteen Reasons Why)這部影集的預告,最終我被激起了好奇心,還有因為飾演第一季女主角漢娜.貝克的女星──Katherine Langford實在太漂亮了,想要一睹這影集所講述的故事。或許是因為文化差異的因素,這部影集在台灣似乎並沒得到太多的迴響。而第一季開播的那年,我正在菲律賓馬尼拉的一間國際學校任教,這部影集幾乎是每位老師、學生們不斷討論的話題。
影集想要探討的議題層面相當廣泛,從校園槍枝暴力、藥物濫用、家庭教育再到性向認同甚至是警察執法過當和美國邊境移民等等,而這些層面都緊扣著最核心的主題──成長,更明確地說是關於青少年的成長。什麼是成長?成長是一個連續不斷地學習並發現自我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出許許多多不同的選擇,不管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我們都必須學著去承受其所帶來的成果或後果,我們會因此感到困惑茫然、害怕憤怒等負面情緒,我們必須從這些可能會令你感到手足無措、走投無路甚至快要窒息的情緒中找到生命的出口然後存活下去,迎接下一次的選擇。
有人可以教會我們如何成長嗎?答案是否定的,不論是父母、學校師長或是同儕好友,每個人所經歷的所做的選擇都不一樣,旁人所能做的只能是陪伴和引導,就如同第四季那位耐心地傾聽著克雷的醫生那樣,在我們為了成長而不得不付出慘痛的代價時,給予我們支持、鼓勵,以緩解這些必要之痛。而那些理當給予幫助但卻反將我們拖入了地獄的人,我們更應該引以為鑑。
影集共有四季,而第一季是我最喜歡的,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女主角的關係。不知道原著小說的作者是否讀過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小說<換取的孩子>,因為當我第一次看這部影集時,發現了太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並不是指劇情和小說的故事內容,而是某些抽象的概念和想要傳達的意義。漢娜.貝克用錄音磁帶向克雷.詹森闡述著自己之所以做出這一個無法挽回的選擇的背後故事時,就像是古義人藉著田龜(二人對於錄音機的戲稱)一步步拼湊出那位選擇以自殺結束自己生命的兒時好友吾良,不論是克雷或是古義人,都是從被遺留下來的生者的角度,去看待這兩位已逝去的人;而漢娜的錄音更是再再體現了大江的小說中不斷提及的法國詩人韓波的一句詩:「然而,沒有任何友愛的援手!我該向誰求助?」那般沉重的悲痛。
在大江的小說中,也提到關於〝謊言〞所造成的餘波盪漾,被眾多新聞媒體報導那個因為色情醜聞而自殺的吾良,和古義人藉由田龜所拼湊出的吾良,真的是同一個人嗎?而身為知名大導演的吾良,對於自己人生中最後的一番話語是不是也進行了〝創作〞呢?影集的第一季,克雷從漢娜的角度出發,一步步去發掘漢娜想要讓我們了解的真相,然而漢娜是否真如自述那般是個百分之一百的受害者?因而在第二季中越來越多關於真正的漢娜被挖掘出來。或許我們都是有意識地選擇「以謊言為糧」並試著存活下來的人之一。
《換取的孩子》英文書名翻譯作《the Changeling》,是化用自美國一位繪本作家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的繪本故事《在那遙遠的地方》,故事講述著一位受到父親託付的女孩愛達照顧自己的妹妹,卻不小心被哥布林偷偷地以大冰塊掉包換走了妹妹。雖然在故事的最後,女孩順利地將被換走的妹妹救了回來,但是沒人知曉的是究竟愛達帶回來的是不是那個原本的妹妹,抑或是由哥布林假扮的。在<十三個原因>中,漢娜錄音帶中提到的那十二個牽涉其中的同學,在他們父母或是師長這些照顧者的眼中,在某種意義層面上都像是被哥布林偷換過的孩子,因為漢娜之死而喪失了靈魂中某種重要且深刻的東西,並因此飽受著各種情緒的洗禮,在這之中學習著如何成長。而或許所謂的成長,就是不斷地和哥布林交換我們靈魂中的這些東西的過程,而每次交換,我們必然獲得些什麼但也不免失去些什麼,沒人可以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那些我們所失去的或得到的,究竟是好是壞,而我們唯一能知道的只有──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看見板上似乎在第一季之後,就比較少討論了,但覺得這四季的影集都還蠻精彩的。看到克雷和同學們在經歷如此巨變之後,終於能夠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的路,真的感到很療癒。可惜的是那幾位再也沒有機會成長的花漾年華的少男少女,雖然他們並不是完全無辜的,但他們仍值得繼續成長!只是──
「死者已矣,忘了吧,就連生者也該置諸腦後;但願你們只把心思傾注在尚未出生的人身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