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多數人在一開始投資時,都希望可以獲得很高的報酬率,趕快致富,但小資族每個月能投入的資金有限,可能要存幾個月才能買進一張股票,於是有些人開始把念頭動到跟銀行借信貸、融資買股、操作期貨、選擇權、與權證,希望用小小的本金就可以獲得數倍的報酬,加快獲利速度。
很多人也會說,融資投資是很危險的,不但可能賠光資本,甚至變成負債,我們來看看幾個融資情況可能會怎麼演變。
跟銀行借款買股,如果你沒有房子車子可以抵押借款,那最普遍的貸款方式就是個人信貸,最高可以貸到300萬元,還款時間最多7年,依個人信用與收入狀況,貸款利率3.5%至8%之間,有的人的利率可能可以更低,信貸的還款方式是每個月固定本息攤還。假設你借了200萬元分7年還,想要買0056來賺5%股利,假設信用狀況良好可以借到3.5%利率,利率相差1.5%-2%,看似可以賺到一點利差。
但跟銀行借款,每個月都要本利還,而股市只有每年會配發一次股利,所以每個月的工作收入必須要足夠償還貸款,就當作先跟銀行借未來的收入來投資吧,但你的本金是會隨股價浮動的,股利也未必每年都能給你5%-6%的報酬,就算運氣好賺到每年的2%利差,但本金如果虧掉10%,也是得不償失啊,跟銀行借錢來賺股利,其實並沒有穩賺不賠,但如果放的時間夠長,譬如10年以上,是可以有提前領股利的效果。
另一個方式是用融資買股,只要在開戶時同時申請信用戶,就可以用40%的現金買進股票,另外60%是由券商借給你,並另外計算利息,利率大約在6%-7%,如果覺得某檔股票即將上漲,投資人可以利用融資放大可購買的股票張數,原本足夠買10張的資金就可以買到25張,增加獲利空間。
但是融資買股有個維持率130%的限制,也就是如果你買的股票是100元,需要10萬元現金買入,用融資方式買入後,只需要付4萬元現金,另外6萬元是跟券商借的,當股價下跌的時候,有一個空間可以容忍帳面虧損,但當虧損快要達到券商借給你的錢之前,券商就會要求你補錢進去拉高維持率,當虧損超過22%時,券商會要求你把虧損的部分補齊(撤銷融資追繳令),最低要維持在130%以上,如果股價又再下跌,投資人沒有在3天內將維持率補足到130%以上,券商就會直接將你的持股直接以市價賣出,這就是常聽到的「斷頭」,表示投資人自己出的40%本金已經賠光了。
融資買股有兩個財務上的風險...
(訂閱閱讀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