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國為何不會同時與中俄開戰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8月的西太平洋,瀰漫著聯合軍演的煙硝。
首先,是印度於8月2日派出的護衛艦編隊,已在下旬進入太平洋,其中的「蘭維杰」號(INS Ranvijay)飛彈驅逐艦、「科拉」號(INS Kora)飛彈護衛艦編為一隊,在8月23日的南海海域,同菲律賓海軍的「安東尼奧・盧納」號(BRP Antonio Luna FF-151)護衛艦舉行了海上聯合演習。「施瓦里克」號(INS Shivalik)飛彈驅逐艦、「卡德瑪特」號(INS Kadmatt)反潛護衛艦,則在8月26日到29日,參加了由美、日、印、澳四國在關島附近水域舉行的「馬拉巴爾2021」海上聯合演習。
與此同時,英國以「伊莉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航母為核心的第21航母打擊大隊(CSG 21),於7月下旬低調穿越南海後,在8月24日到25日,與美國的「美利堅」號(USS America LHA-6)、日本海上自衛隊,於琉球以南的菲律賓海域共組三國海上聯合演習,「伊莉莎白女王」號隨後於9月4日抵達日本,並計畫於9日離開橫須賀基地,返航英國。
然而事前吸引最多媒體關注的,還是8月2日到27日,由美國動員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共同參與的「大規模演習-2021」(LSGE21)。
冷戰結構早已過去
早在演習開始前,不少西方媒體便頻頻宣傳LSGE21的盛大,包括「跨越17個時區」、「40年來最大規模的聯合演習」、「冷戰後最大海上軍演」等。
平心而論,就參與單位數觀之,上述形容並非無稽。據美方事前宣傳,此次軍演地域從黑海、東地中海、南海延伸至東海,並動員了美國艦隊司令部(USFF)、太平洋艦隊(PACFLT)、美國海軍駐歐部隊(NAVEUR)三個司令部,加上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艦支隊、澳洲巡防艦隊、日本海自以出雲級準航艦為主的護衛艦隊,有多達36艘艦艇與50艘「虛擬艦艇」參與。前述8月24日至25日的英美日海上軍演,也被劃歸其中。
然而這場號稱「劍指中俄」、彰顯「美國能同時應對兩場戰爭」的「冷戰後最大動員」,本當引來媒體爭相報道宣傳,卻「不幸」與阿富汗變天撞期,全球焦點盡被喀布爾機場的慘狀吸去,檢討美國無序撤軍、耗費20年空轉、海外基地貪腐的報道更是滿天飛舞,蓋過了本當佔據版面的舳艫千里、旌旗蔽空。到頭來,美國不僅未藉這次動員,展現西方陣營團結「共抗中俄」的氣勢,還因在阿富汗的難堪敗走,留下了「背棄盟友」的無情形象。
此外,所謂「40年來最大海上演習」之稱,源於媒體將其與美國、北約在1981年共同舉行的「海洋冒險」(Ocean Venture ‘81)軍演相較。但彼時乃劍拔弩張的冷戰年代,蘇聯的軍事威脅如此真實,又因在1979年入侵阿富汗,引發了國際的集體恐慌。在此背景下,參與「海洋冒險」的國家普遍相信蘇聯侵略終將發生,備戰氛圍十分強烈,不僅動員了14國的12萬名人員、250艘艦船和約1,000架戰機參加,時長也由1981年8月1日持續至10月15日,地域更是橫跨大西洋、加勒比海與波羅的海三區。
無獨有偶,蘇聯也於同年的9月4日舉行了「西方-81」(Exercise Zapad-81)軍演,同樣動員10萬至15萬名人員,並於波蘭的格但斯克進行兩棲登陸演習,以威懾北約又恫嚇波方改革派。北約隨後又在1983年舉行了「優秀射手」(Able Archer 83)軍演,幾乎要與蘇聯擦槍走火。
當年的山雨欲來,已非今日可比。此次美國雖也動員了英、日、澳等盟友參與,但各方皆未與中國存在相互入侵、核威懾等重大衝突,經貿互賴更是十分緊密,俄羅斯也沒了當年單挑全歐的實力,備戰氛圍自然淡泊許多。
美國早就今非昔比
簡言之,論威脅程度,中國並非當年西方眼中的蘇聯,俄羅斯的威脅也不如過往強烈,美國與盟友能否如80年代般團結,從北約與G7峰會上,各國的口不應心便可見一二。
而倘若真要挑出東西之間的衝突熱點,台海的變數應當大於歐俄。一來,烏克蘭與喬治亞為俄羅斯的地緣底線,俄羅斯之所以武力收回克里米亞,乃是要遏止北約東擴,而非有意重現蘇聯帝國;二來,北約與歐洲各國皆無意軍事支持烏克蘭,故克里米亞回歸已成定局,烏東的日漸「俄化」也是大勢底定,烏克蘭風雲至此可謂煙消雲散,往後或許偶有星火,卻注定無法燎原。
但若將此次演習動員,視作應對台海衝突的預演,美國的反應同樣疲軟無力。1981年的蘇聯海軍艦艇兵共有18.6萬人,主力艦艇580艘,海軍航空兵戰機1,110架,「海洋冒險」可謂動員了60%以上的蘇聯海軍員額數,近50%的艦艇,將近100%的戰機;北約與美軍當年的艦載機打擊能力,也能大致抵銷蘇聯的反艦火力優勢,雙方可謂勢均力敵,若當真開戰,持久的相互消耗乃是可能發展。
而此次LSGE21中,美國動員了2.5萬人、36艘大型水面作戰平台和潛艇,另有50艘艦艇通過虛擬網路參演,然由2019年的數據觀之,中國海軍已有335艘主力艦艇,1,400架戰機含直升機,現役人員29萬人。LSGE21雖號稱是「海洋冒險」後另一最大海上軍演,但動員的「應敵比例」遠低於40年前,僅聚集了中國海軍10%左右的艦艇數與人員,空中作戰能力更是少得可憐。
此外在中美海軍能力對比上,中國實際能投入海上作戰的戰機,在性能與數量上皆未落下風,美國的F-35艦載機雖具有相對優勢,但中國的殲-20也已裝備多支空中作戰部隊,能抵消相關缺口;若對比水下力量,中國勝在數量,美軍則勝在性能。但在岸基和空射高超聲速飛彈、反艦彈道飛彈上,中國的優勢相當明顯,美國雖能攔截彈道飛彈,卻缺乏打擊高超聲速飛彈的高效手段,故倘若雙方當真於台海周遭爆發衝突,美方艦隊極有可能先被解放軍的反艦彈道飛彈消耗掉極大比例。
要而論之,在地緣結構上,要「同時與中俄作戰」本就是假議題,歐俄一方難有火花,台海則未必能讓美國動員盟友前來,此次LSGE21的極低動員率便是例證;在技術對比上,美國若要在台海周遭同中國對決,面對的將是比80年代蘇聯更強大的敵手。
故LSGE21雖宣傳得鑼鼓喧天,卻注定只能雷聲大雨點小,既無法展示所謂「雙線作戰」的能力,更暴露美國已漸失海上霸權優勢的殘酷現實。

原文發表於2021/9/10《多維新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祁賓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7月27日起,美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出訪新加坡、越南與菲律賓,期盼加強美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同時探討南中國海的安全形勢。可想而知,中國將是對話議程重點之一。 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新加坡舉辦的富麗敦論壇(Fullerton Lecture)為例,與會的奧斯丁先是在海
7月26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佈衛星空照圖,直指中國正在西部新疆哈密附近的沙漠地帶,興建飛彈發射井,數量高達110座。如此數量與7月1日《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曝光的甘肅玉門119個「發射井」相加,共多達近230座。 《紐約時報》同時援引
近期的臺海,可謂成了美國的秀場。 7月13日,美國海軍部長提名人托羅(Carlos Del Toro)在參院軍事委員會的任命聽證會上表示:「以所有可能的方式保衛台灣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應該儘可能為台灣提供足夠的自我防衛措施」。而針對自己上任後的相關規劃,託羅亦承諾,「如果被確認為海軍部長,將專注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台海便始終在混沌不清的「現狀」上徘徊。 綜觀世界近代史上的政權分立,東西德問題已是塵埃落定,朝鮮半島維持暫時休兵的南北分治狀態,兩岸雖說民間交流熱絡,卻始終難再更進一步。細究其背後因素,既有冷戰的割裂、國共的對抗,也與近十年興起的中美競爭息息相關,致使台灣問題難由一方自行
近期的台海上空,湧動著山雨欲來的政治過招。 首先是日本右翼的積極動作。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更對日本長期維繫的「一個中國」政策提出質疑, 呼籲日本「我們必須覺醒」。日本隨後雖以「
7月27日起,美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出訪新加坡、越南與菲律賓,期盼加強美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同時探討南中國海的安全形勢。可想而知,中國將是對話議程重點之一。 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新加坡舉辦的富麗敦論壇(Fullerton Lecture)為例,與會的奧斯丁先是在海
7月26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發佈衛星空照圖,直指中國正在西部新疆哈密附近的沙漠地帶,興建飛彈發射井,數量高達110座。如此數量與7月1日《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曝光的甘肅玉門119個「發射井」相加,共多達近230座。 《紐約時報》同時援引
近期的臺海,可謂成了美國的秀場。 7月13日,美國海軍部長提名人托羅(Carlos Del Toro)在參院軍事委員會的任命聽證會上表示:「以所有可能的方式保衛台灣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應該儘可能為台灣提供足夠的自我防衛措施」。而針對自己上任後的相關規劃,託羅亦承諾,「如果被確認為海軍部長,將專注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台海便始終在混沌不清的「現狀」上徘徊。 綜觀世界近代史上的政權分立,東西德問題已是塵埃落定,朝鮮半島維持暫時休兵的南北分治狀態,兩岸雖說民間交流熱絡,卻始終難再更進一步。細究其背後因素,既有冷戰的割裂、國共的對抗,也與近十年興起的中美競爭息息相關,致使台灣問題難由一方自行
近期的台海上空,湧動著山雨欲來的政治過招。 首先是日本右翼的積極動作。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更對日本長期維繫的「一個中國」政策提出質疑, 呼籲日本「我們必須覺醒」。日本隨後雖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今天的中東新聞,繼續伊朗與土耳其的專題第二集,進入伊朗在中亞與高加索的布局。 對伊朗而言,中亞與高加索看似與其有地緣、宗教上的親近性,實則令其難施拳腳。 在中亞,伊朗起初的宗教政治化姿態,令各國忌憚,且其在此的活動空間,更多要取決於美伊關係的走向。 在高加索,伊朗則要謹慎應對,以免引發內部的亞塞拜然
烏克蘭政局劇變,烏克蘭各地大批列寧像被推倒共產黨或被取締,大陸精英與普通民眾興奮熱議,認為中共垮臺也快了,甚至有大陸民眾上街打出「烏克蘭人自由了,中國人還要等多久?」的橫幅,網絡上一片沸騰。 面對這種情況,《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仍然一如既往地為黨分憂,針對烏克蘭局勢發出了這樣的微博:「烏克蘭這次死了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今天的中東新聞,繼續伊朗與土耳其的專題第二集,進入伊朗在中亞與高加索的布局。 對伊朗而言,中亞與高加索看似與其有地緣、宗教上的親近性,實則令其難施拳腳。 在中亞,伊朗起初的宗教政治化姿態,令各國忌憚,且其在此的活動空間,更多要取決於美伊關係的走向。 在高加索,伊朗則要謹慎應對,以免引發內部的亞塞拜然
烏克蘭政局劇變,烏克蘭各地大批列寧像被推倒共產黨或被取締,大陸精英與普通民眾興奮熱議,認為中共垮臺也快了,甚至有大陸民眾上街打出「烏克蘭人自由了,中國人還要等多久?」的橫幅,網絡上一片沸騰。 面對這種情況,《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仍然一如既往地為黨分憂,針對烏克蘭局勢發出了這樣的微博:「烏克蘭這次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