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海很大,中國你忍一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7月27日起,美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出訪新加坡、越南與菲律賓,期盼加強美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同時探討南中國海的安全形勢。可想而知,中國將是對話議程重點之一。

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新加坡舉辦的富麗敦論壇(Fullerton Lecture)為例,與會的奧斯丁先是在海洋議題上重炮出擊,指「北京對南海絕大部分海域的主張都沒有國際法依據」,又將戰線擴充套件至中國周邊,從「對印度的侵略」、對「台灣人民的各式脅迫」,一路談到「針對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的種族滅絕和危害人類罪」,顯然不願錯過任何輿論打擊面。

然而經歷上述激昂陳詞後,奧斯丁又調轉槍頭,談到了中美的相處之道。其表示,美國利益受威脅時,「華府不會退縮」,但美國仍「致力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穩定的關係」,美國更不會要求亞太區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奧斯丁指出,美國的重點是幫助台灣擁有自衛能力,確保印太地區維持自由開放和基於原則的秩序。

如此發言呈現了兩大不協調的張力感,其一是奧斯丁在言談間將中國形塑為區域秩序的破壞者,但屢屢在此軍演與「無害通過」的,又正是美國為首的相關國家;其二奧斯丁表示不要求亞太國家選邊,但從其出訪到與會發言,美國欲在南海議題上拉攏東協的意圖昭然若揭,如此解釋反倒「欲蓋彌彰」。

而這兩大張力,正在南海與中國周邊發酵。

英國的尷尬玩火

首先,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及其護航艦於2021年5月啟程開往印太地區,並在7月27日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海。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Ben Wallace)曾在「伊麗莎白女王」號啟程赴印太地區前表示,航母打擊群將穿越所謂「南海爭議水域」,但其話鋒一轉接著說明,「我們將尊重中國,也希望中國尊重我們,我們將在國際法允許的海域航行」。

如此看似挑釁又暗含報備的舉措,側寫了英國實力不足下的機關算盡。一來,其有意通過此次出航,揮灑過往日不落國的些許餘暉,同時試探各方對英國的反應;二來所謂「尊重中國」及「在國際法允許的海域航行」等用語,乃是有意向中國傳遞隱晦訊號,暗示英國雖將穿越「南海爭議水域」,但實無意在此引爆軍事衝突,希望中方「忍受」這般政治演出。換言之,英國的航母戰鬥群看似攪動南海一池春水,實則相當擔憂情況失控,畢竟黑海的陰影仍未褪去。

6月23日,英國「保衛者」號驅逐艦駛經黑海時,便同樣以「在烏克蘭爭議水域」展現「航行自由」的起手式,闖入了克里米亞附近的俄羅斯領海。雖說俄羅斯已於2014年「收回」克里米亞,但歐美多將此舉定調為「非法併吞」,而英國雖無意替烏克蘭作戰,卻也不願放過在克里米亞湊熱鬧的機會,故而會有此般玩火舉措。

然而英國或許能準備冠冕堂皇的說詞,也能精準計算航程,卻完全錯估俄羅斯的反應力道。在其侵入克里米亞水域後,俄羅斯海岸部隊開始了廣播警告,要求其改變路線,並於數次喊話未果後,出動蘇-24M轟炸機向「保衛者」號投射炸彈。情勢危急下,後者只能狼狽逃離,可謂在姿態極盡膨脹時,被北方巨熊一掌拍回原形,裡子面子一起輸光。

而有鑑於「保衛者」號驅逐艦在內的航母打擊群,將在7月穿越「南海爭議水域」,英國《衛報》遂將黑海的俄英衝突,描述為以北京為目標受眾的「預演」,並認為黑海的摩擦是雙方的「共同勝利」,畢竟俄羅斯可宣傳自己將英艦逐出水域,英國則可宣稱自己無懼炮火,捍衛「航行自由」。

但即便如此,「精神勝利」終究難敵外界悠悠眾口,英國軍方儘管看上去自信滿滿,卻顯然相當擔憂中國的相關反應,畢竟倘若遭遇二次羞辱,英國的「航母出巡」恐將徹底淪為國際笑柄,華萊士的事前表態,或有這般思慮在其中。而深究這般焦慮的根源,美國的「虛浮支持」乃是關鍵。

美國聚焦南海能有成效嗎

就當今英國實力而言,若無美軍撐腰,如此「炮艦外交」或許難以成行。以穿越「南海爭議水域」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航母打擊群為例,伴其同行的尚有美國海軍的「沙利文」號伯克級飛彈驅逐艦,象徵美英一同維繫南海的「航行自由」。

但如此陪伴,並不意味美國願為英國梭哈,黑海的英俄衝突便為教訓,美國或許營銷了一波西方團結敘事,英國卻要承擔第一線風險,事後還需以媒體報導唾面自乾。如此慘痛經驗,英國不可能麻木無感,故其此行來到南海,雖說挑釁意味濃厚,卻也未闖入中國的紅線內:各島礁12海里水域,進行的相關活動也未有明顯興戰跡象。而或因此般「相對克制」,「南海爭議水域」最終並未上演黑海的炮聲隆隆,英國避免了再次難堪,挑釁則成了接近「吃豆腐」的四不像。

就美國戰略視角觀之,在拉攏德法等跨大西洋夥伴功敗垂成後,拜登(Joe Biden)顯然有意聚攏區域戰線,在印太議題上加大對中國的圍堵力道。當美國防長奧斯汀於7月27日出訪東南亞國家時,英國的航母戰鬥群隨時而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也飛抵印度,並於7月28日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和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進行會談,之後更將在8月2日至6日期間,參加五個與東協有關的部長視訊會議。

然而有鑑於南海的特殊條件:多零碎島礁、近鄰中國,任一國家於此興戰皆難獲長期利益,除非其可日日填海造陸、駐守開發;但放眼周遭,唯中國有這般技術與資源。故美國看似兇猛,卻也至多是讓英國、東協與印太國家充當戰略傀儡,好圍堵中國在南海的影響力輻射。然而北京亦早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美國的擔憂或許更多是以幾度人。

此外自拜登上任起,東南亞國家便持續避免在中美之間的清晰表態,一來其與中國經貿往來日漸深化,二來美國如今已難如過往般,提供大量經濟援助、軍事支持、國際治理公共財,欲以理念號召他國上火線,無疑會招來無數口不應心。英國在南海的惶惶不安,何嘗不會是東協與印太國家的共同擔憂?

歸根結柢,美國分明已實力不足,卻仍堅持將中國視作「假想敵」,盟友們雖能配合演出,卻也擔憂假戲真做,故皆在某些細節上有所保留,導致其雖吃到中國幾塊政治豆腐,卻形象難看、扭捏造作。如此互動,恰似近期吳亦凡事件內,都美竹在微博上對前者性能力的相關調侃:分明效果不彰,卻仍要逞口舌之快。

美國或許能在次次區域獵豔上,收穫些許高潮,並屢以「我很大,你忍一下」展現霸權威勢。但如此操作總有失靈之日,眼下其在南海已難調動東協國家配合,未來在台海又恐全盤皆輸。平心而論,美國真正該努力的並非號召盟友的花式口技,而是重修閱讀中國的戰略學分。


原文發表於2021/8/3《多維新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2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輿論圍繞兩大陣地,展開了激烈的攻防與廝殺:其一,是對俄羅斯興戰的政治評價;其二,是基於俄烏衝突進展,對於「武統台灣」的預測與想像。
Thumbnail
2022/04/12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輿論圍繞兩大陣地,展開了激烈的攻防與廝殺:其一,是對俄羅斯興戰的政治評價;其二,是基於俄烏衝突進展,對於「武統台灣」的預測與想像。
Thumbnail
2022/02/20
自2022年1月上旬俄烏情勢惡化起,美國便對衝突發展提供了各式「精采劇本」。
Thumbnail
2022/02/20
自2022年1月上旬俄烏情勢惡化起,美國便對衝突發展提供了各式「精采劇本」。
Thumbnail
2022/02/16
2月10日,大陸著名涉台學者、上海東亞研究所前所長章念馳發表「當務之急為統一台灣立法」一文,感嘆台海局勢每況愈下,主張和統者已「越來越不敢講話」,並沉痛反問,兩岸是不是除「武統」外已無路可走?
Thumbnail
2022/02/16
2月10日,大陸著名涉台學者、上海東亞研究所前所長章念馳發表「當務之急為統一台灣立法」一文,感嘆台海局勢每況愈下,主張和統者已「越來越不敢講話」,並沉痛反問,兩岸是不是除「武統」外已無路可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6月10日至12日,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一連三日在新加坡舉行,台海問題與中美關係可謂貫穿全場。
Thumbnail
6月10日至12日,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一連三日在新加坡舉行,台海問題與中美關係可謂貫穿全場。
Thumbnail
是說在中國的十一國慶後,接連幾日解放軍都派遣大批軍機,日夜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數量總計高達149架以上,也引起國際的關注。特別是美國政府嚴厲警告中國自制,拜登總統也親自回應,要求習近平遵守承諾。至於中國這項舉動背後的因素為何,可能包含了幾個考量,如反制美、英、日的聯合軍演,對台灣政府與社會持續施壓
Thumbnail
是說在中國的十一國慶後,接連幾日解放軍都派遣大批軍機,日夜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數量總計高達149架以上,也引起國際的關注。特別是美國政府嚴厲警告中國自制,拜登總統也親自回應,要求習近平遵守承諾。至於中國這項舉動背後的因素為何,可能包含了幾個考量,如反制美、英、日的聯合軍演,對台灣政府與社會持續施壓
Thumbnail
9月27日,英國海軍於推特(Twitter)上發帖稱,英國海軍23型護衛艦「里契蒙」號(HMS Richmond)正在通過台灣海峽,「里契蒙」號的官方推特同樣發文呼應:「在與東海的合作夥伴和盟友一起工作,忙碌一段時間後,我們正在通過台灣海峽,前往訪問越南與越南人民海軍」。如此舉措,暴露了幾處不尋常
Thumbnail
9月27日,英國海軍於推特(Twitter)上發帖稱,英國海軍23型護衛艦「里契蒙」號(HMS Richmond)正在通過台灣海峽,「里契蒙」號的官方推特同樣發文呼應:「在與東海的合作夥伴和盟友一起工作,忙碌一段時間後,我們正在通過台灣海峽,前往訪問越南與越南人民海軍」。如此舉措,暴露了幾處不尋常
Thumbnail
7月27日起,美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出訪新加坡、越南與菲律賓,期盼加強美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同時探討南中國海的安全形勢。可想而知,中國將是對話議程重點之一。 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新加坡舉辦的富麗敦論壇(Fullerton Lecture)為例,與會的奧斯丁先是在海
Thumbnail
7月27日起,美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出訪新加坡、越南與菲律賓,期盼加強美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同時探討南中國海的安全形勢。可想而知,中國將是對話議程重點之一。 以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在新加坡舉辦的富麗敦論壇(Fullerton Lecture)為例,與會的奧斯丁先是在海
Thumbnail
英國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皇號要來南海,參加多國聯合演習,也要停泊日本的港口,顯示英國這個曾經的海上霸權有意回到遠東地區,有意與另外兩個海權國家美國與日本一起來「天下圍中」。 中共再怎麼強大,也沒可能在被聯合圍堵的情況下還繼續逞強下去,更何況中共還只是開發中國家而已…
Thumbnail
英國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皇號要來南海,參加多國聯合演習,也要停泊日本的港口,顯示英國這個曾經的海上霸權有意回到遠東地區,有意與另外兩個海權國家美國與日本一起來「天下圍中」。 中共再怎麼強大,也沒可能在被聯合圍堵的情況下還繼續逞強下去,更何況中共還只是開發中國家而已…
Thumbnail
英國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皇號要來南海,參加多國聯合演習,也要停泊日本的港口,顯示英國這個曾經的海上霸權有意回到遠東地區,有意與另外兩個海權國家美國與日本一起來「天下圍中」。 中共再怎麼強大,也沒可能在被聯合圍堵的情況下還繼續逞強下去,更何況中共還只是開發中國家而已…
Thumbnail
英國航空母艦伊麗莎白女皇號要來南海,參加多國聯合演習,也要停泊日本的港口,顯示英國這個曾經的海上霸權有意回到遠東地區,有意與另外兩個海權國家美國與日本一起來「天下圍中」。 中共再怎麼強大,也沒可能在被聯合圍堵的情況下還繼續逞強下去,更何況中共還只是開發中國家而已…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接下來2個月內,川普就要決定要不要在南海動手拆除中共的人造島礁,與中共展開軍事衝突。這當然會是一個重大事件,不但值得關注,也值得沙盤推演。
Thumbnail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最新表態,是直接衝撞中共的領土與主權的底線,在最敏感的地方去踩中共的紅線。這是非常罕見的!這對中共來講,美國分明是上門來踢館了。我的猜想是⋯⋯
Thumbnail
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最新表態,是直接衝撞中共的領土與主權的底線,在最敏感的地方去踩中共的紅線。這是非常罕見的!這對中共來講,美國分明是上門來踢館了。我的猜想是⋯⋯
Thumbnail
美國國務卿龐貝歐既然已經正式宣布:美國不承認中共所宣稱的在南海的那些主權主張,而且是根據2016年7月12日的在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的裁決,那肯定要在南海有軍事動作。
Thumbnail
美國國務卿龐貝歐既然已經正式宣布:美國不承認中共所宣稱的在南海的那些主權主張,而且是根據2016年7月12日的在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的裁決,那肯定要在南海有軍事動作。
Thumbnail
美國國務卿龐貝歐既然已經正式宣布:美國不承認中共所宣稱的在南海的那些主權主張,而且是根據2016年7月12日的在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的裁決,那肯定要在南海有軍事動作。
Thumbnail
美國國務卿龐貝歐既然已經正式宣布:美國不承認中共所宣稱的在南海的那些主權主張,而且是根據2016年7月12日的在荷蘭海牙的國際仲裁法庭的裁決,那肯定要在南海有軍事動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