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上空的兩種賽局,正在邁向最終博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台海便始終在混沌不清的「現狀」上徘徊。

綜觀世界近代史上的政權分立,東西德問題已是塵埃落定,朝鮮半島維持暫時休兵的南北分治狀態,兩岸雖說民間交流熱絡,卻始終難再更進一步。細究其背後因素,既有冷戰的割裂、國共的對抗,也與近十年興起的中美競爭息息相關,致使台灣問題難由一方自行解決,而是要就台海上空的雙層賽局互動而定。

第一層賽局,是中美的世紀大博弈。在此結構中,台海是雙方互動的籌碼之一,卻非錙銖必較的唯一,香港反修例、新疆議題、貿易戰、科技競爭等,同樣扮演了重要角色,且各式戰場性質不同,鬥爭互異,卻又彼此勾連,以致中美博弈縱使激烈,亦難全面大刀闊斧。雙方更多是在時間與空間上,展開偷襲與耐力的較量。

第二層賽局,則是兩岸的長年對峙。對台灣而言,維持「實獨」現狀乃藍綠雙方共識,只不過前者偏好以「中華民國」之名為之,後者則視情況而定,時是「台灣」,時是「中華民國台灣」,且因台灣定期選舉、兩岸經貿互賴甚深之故,兩岸議題始終位處政治討論核心。於北京而言,台灣問題同樣意義重大,既涉第一島鏈的地緣戰略,也與民族情感相關,故儘管「實獨」現狀難立即處置,法理台獨卻是絕對的紅線。

在此境況下,兩層賽局便宛如日月執行的軌道般,以萬有引力彼此牽制擾動,美國為增加戰略籌碼而介入台海事務,中國則要竭力避免在台灣議題上失血,不論是地緣佈局或內部統治。

美國的兩種考慮

然而此般結構雖宰制台海許久,卻在時移世易下,於近期發生了軌道變動。

首先,是美國受中美博弈格局變化影響,逐漸於台海上空失去過往分寸。面對中國的高速經濟與軍事成長,美國棄台論與親台右翼激烈交鋒,前者主張中美博弈程序不該為台海所牽絆,為保美利堅江山,美國不僅要避免在此刺激中國,更應在武統發生時袖手旁觀,以免被捲入徒勞戰火中,損失更多戰略利益;後者則認為,台海是牽制中國的絕佳場域,美國雖未必要為台灣而戰,卻必須把握時機武裝台灣、炒作台獨,好將中國牢牢鎖在此處,絆住其發展的腳步。

平心而論,雙方主張由美國國家利益視角觀之,皆是合乎邏輯的選項,故在共識未達下,美國在台海的「戰略模糊」逐漸進入了「借酒裝瘋」模式,即在某些時刻突破模糊常態,開始出乎意料的暴走,但達到預期效果或發現情況不對勁後,便再以各式澄清退回模糊場域。

2020年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接受媒體專訪時,以一句「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語驚四座,如此表態乃是為替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選戰宣傳,卻突破了「戰略模糊」的限制,面對各方媒體追問,美國國務院只好出面澄清「美國對台灣主權沒有立場」;2021年3月時,美國國防部於一份涉及印太戰略的新聞稿中表示,「台灣從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卻又在7月規劃習拜會前夕,以一句「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來滅火。

如此反復,既突顯了美國內部的對台立場飄移,亦側寫了中國在台海局勢中,逐漸上升的話語權。面對愈發真實的武統風險,美國若要保住在台海的操作空間,釋以和緩訊號的機會恐將日漸頻繁。

台灣的盤算

而對台灣而言,其早已不可能在軍事上抗衡解放軍,若還欲維持「實獨」地位,便唯有仰仗美國的縹緲承諾,方能發揮些許軍事嚇阻力。故近年其愈發炒作「抗中親美」話題,也在軍購、新疆、香港、瘦肉精美豬等議題上全然配合美國步調,欲藉此將自己強制綁上美國戰車,迫使中美賽局與兩岸賽局相重迭,甚至將台海局勢推至美國的戰略利益核心。

平心而論,此般舉措或許能為民進黨政客換到些許選票,卻無法主導台海的軍力平衡,看在北京眼中更只會起到搧風點火的反效果。一來,在美國的全球棋盤上,台海的戰略價值不言而喻,台灣的殷切期盼則不具任何意義,真正能主導美國行動的,向來只有「國家利益」四字,台灣眼下的自作多情、一廂情願,不過是方便美國分析台海時,扣除一個未知變數。倘若未來棄台論在美勝出,台灣由棋子淪為棄子,也不過在須臾之間。

二來,北京並非只剩武統一個選項,但台灣政壇的無限親美令其芒刺在背,台灣民意的「日漸獨化」更迫使此法逐步向前。2014年反服貿運動以降,「反中」逐漸霸佔台灣輿論場,一頂「中共同路人」的紅帽子,便有可能決定選舉結果。在此境況下,台灣政治精英的兩岸立場皆受選票箝制,形成了民進黨衝鋒、國民黨拿香跟拜的詭異「團結」,和緩之音已不如過往多見。

7月1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百年黨慶發表講話,民進黨若真欲降低武統風險,便應回應其中涉台字句,且要奏以相對溫柔的旋律。然而眼下的台灣疫況暫時讓民進黨身陷水火,為穩執政基礎,其只能愈發攀扯相對基本教義的台獨強硬派選票,自然沒有餘裕發佈任何正面訊號,僅能讓邱義仁等「不經意」洩露:「美國根本不贊成台獨」,但效果如何,恐也只有北京知曉。

歸根結柢,在中國國力逐步上升的今日,北京擁有更多台海議題的主導權,美國雖能以間歇發佈和緩訊號調節博弈節奏,卻無法長久為之,畢竟台海議題關乎實力格局。而就眼下的中美國力消長趨勢觀之,時間是站在北京一方,美國若只有「不支持台獨」的口惠,說久了也只會變得廉價。

眼下面對中美賽局與兩岸賽局的勾連擠壓,美國似乎尚未決定自身去向。但若待到脫鉤之態漸顯,白宮或許將被迫以實際行動或文件證明,「不支持台獨」的決心。

原文發表於2021/7/9《多維新聞》:

台海上空的兩種賽局 正在邁向最終博弈|多維新聞
自1949年两岸分治以来,台海便始终在混沌不清的"现状"上徘徊。…www.dwnews.com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賓鴻的沙龍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祁賓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2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輿論圍繞兩大陣地,展開了激烈的攻防與廝殺:其一,是對俄羅斯興戰的政治評價;其二,是基於俄烏衝突進展,對於「武統台灣」的預測與想像。
Thumbnail
2022/04/12
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輿論圍繞兩大陣地,展開了激烈的攻防與廝殺:其一,是對俄羅斯興戰的政治評價;其二,是基於俄烏衝突進展,對於「武統台灣」的預測與想像。
Thumbnail
2022/02/20
自2022年1月上旬俄烏情勢惡化起,美國便對衝突發展提供了各式「精采劇本」。
Thumbnail
2022/02/20
自2022年1月上旬俄烏情勢惡化起,美國便對衝突發展提供了各式「精采劇本」。
Thumbnail
2022/02/16
2月10日,大陸著名涉台學者、上海東亞研究所前所長章念馳發表「當務之急為統一台灣立法」一文,感嘆台海局勢每況愈下,主張和統者已「越來越不敢講話」,並沉痛反問,兩岸是不是除「武統」外已無路可走?
Thumbnail
2022/02/16
2月10日,大陸著名涉台學者、上海東亞研究所前所長章念馳發表「當務之急為統一台灣立法」一文,感嘆台海局勢每況愈下,主張和統者已「越來越不敢講話」,並沉痛反問,兩岸是不是除「武統」外已無路可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美國與中共之間的交涉,有一個政治前提或基礎,就是中共承諾以和平手段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爭端,這一點美國非常堅持,因為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就會破壞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威脅到區域安全,也就威脅到日本與韓國的安全,而這兩者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是有責任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美國怎麼看台灣問題~
Thumbnail
在美國與中共之間的交涉,有一個政治前提或基礎,就是中共承諾以和平手段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爭端,這一點美國非常堅持,因為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就會破壞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威脅到區域安全,也就威脅到日本與韓國的安全,而這兩者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是有責任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從兩個角度來分析美國怎麼看台灣問題~
Thumbnail
在美國與中共之間的交涉,有一個政治前提或基礎,就是中共承諾以和平手段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爭端,這一點美國非常堅持,因為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就會破壞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威脅到區域安全,也就威脅到日本與韓國的安全,而這兩者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是有責任的。我從這裡展開,從美國的的兩個角度來分析美國如何看待台灣
Thumbnail
在美國與中共之間的交涉,有一個政治前提或基礎,就是中共承諾以和平手段解決海峽兩岸的政治爭端,這一點美國非常堅持,因為如果中共對台動武,就會破壞東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威脅到區域安全,也就威脅到日本與韓國的安全,而這兩者是美國的盟友,美國是有責任的。我從這裡展開,從美國的的兩個角度來分析美國如何看待台灣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台海便始終在混沌不清的「現狀」上徘徊。 綜觀世界近代史上的政權分立,東西德問題已是塵埃落定,朝鮮半島維持暫時休兵的南北分治狀態,兩岸雖說民間交流熱絡,卻始終難再更進一步。細究其背後因素,既有冷戰的割裂、國共的對抗,也與近十年興起的中美競爭息息相關,致使台灣問題難由一方自行
Thumbnail
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台海便始終在混沌不清的「現狀」上徘徊。 綜觀世界近代史上的政權分立,東西德問題已是塵埃落定,朝鮮半島維持暫時休兵的南北分治狀態,兩岸雖說民間交流熱絡,卻始終難再更進一步。細究其背後因素,既有冷戰的割裂、國共的對抗,也與近十年興起的中美競爭息息相關,致使台灣問題難由一方自行
Thumbnail
近期的台海上空,湧動著山雨欲來的政治過招。 首先是日本右翼的積極動作。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更對日本長期維繫的「一個中國」政策提出質疑, 呼籲日本「我們必須覺醒」。日本隨後雖以「
Thumbnail
近期的台海上空,湧動著山雨欲來的政治過招。 首先是日本右翼的積極動作。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更對日本長期維繫的「一個中國」政策提出質疑, 呼籲日本「我們必須覺醒」。日本隨後雖以「
Thumbnail
曾经,中美本不是一场赛局上的对手。冷战年代,中国在两强对峙的间隙中求生,虽曾先后与美苏在朝鲜战场与珍宝岛交手,却大致维持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国家思维。 苏联崩解后,美国一度享受治世独霸的尊荣,并与中国维持了某种程度的“战略接近”:为免欧元集团袭夺美元独霸地位,美国开始默许产业
Thumbnail
曾经,中美本不是一场赛局上的对手。冷战年代,中国在两强对峙的间隙中求生,虽曾先后与美苏在朝鲜战场与珍宝岛交手,却大致维持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国家思维。 苏联崩解后,美国一度享受治世独霸的尊荣,并与中国维持了某种程度的“战略接近”:为免欧元集团袭夺美元独霸地位,美国开始默许产业
Thumbnail
是說現在幾乎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隨著美、中兩國關係的快速惡化,美國政府的對台政策,已逐漸由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美國社會與學界,正在辯論對台灣的戰略清晰應該到什麼程度,而這就引發了一個無可迴避的問題,那就是美國要不要幫台灣獨立運動背書。因為眾所皆知,美國過去會長期維持戰略模糊的政策......
Thumbnail
是說現在幾乎任何人都看得出來,隨著美、中兩國關係的快速惡化,美國政府的對台政策,已逐漸由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美國社會與學界,正在辯論對台灣的戰略清晰應該到什麼程度,而這就引發了一個無可迴避的問題,那就是美國要不要幫台灣獨立運動背書。因為眾所皆知,美國過去會長期維持戰略模糊的政策......
Thumbnail
從戰略模糊到建交模糊,有四個關鍵概念環繞著台灣及台海局勢的變化。
Thumbnail
從戰略模糊到建交模糊,有四個關鍵概念環繞著台灣及台海局勢的變化。
Thumbnail
從戰略模糊到建交模糊,有四個關鍵概念環繞著台灣及台海局勢的變化。
Thumbnail
從戰略模糊到建交模糊,有四個關鍵概念環繞著台灣及台海局勢的變化。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Thumbnail
是說近來有一個非常甚囂塵上的的說法,認為美、中關係快速全面惡化,可能會讓台灣陷入戰爭危機中。這樣的說法雖然也不是毫無根據,畢竟中國共產黨政府在陷入國內危機時,慣於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社會焦點。而毀棄一國兩制的承諾,對香港施重手,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情況也還歷歷在目。認為中國會在這場危機中挺而走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