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自己是旁觀者,閱讀著作者對其家人及家庭的「再認識」,沒想到卻勾起我對台灣幾十年前過往的聯想,親情近疏或戰爭下的苦撐,頗有相似之處,也不奇怪。
我在60年代出生,也聽過長輩們說成長及戰亂下生存故事,沒有如作者,有毅力完成此家族的記述,終能出書,先給個讚。
書裡的越美歲月橫跨三代輩份,是真實的人生,非虛構情節。作者稱為「自曝」,寫書過程更鑽研歷史地理,我能理解下筆時的感觸,辛酸,心痛,可能有種從未想像過,眼前的親人竟然曾經的險中求生......
作者(美國加州)裴芳詩自序中說明,「為了在研究所交出一份口述史的報告而訪問了家人...一頭栽進口述史的領域...本意是想瞭解,為何我的家族會在70代末期從越南逃到美國重新開始。圖像文學的呈現方式或許能破解這道難題,也因此我開始學習畫漫畫」。
幸好,作者堅持幾年的努力後成書,不得不說,這本圖文書【長橋 The Best We Could Do】畫得真好,能看出她為了文字配圖,抓到人心想透視的角度,不只激起如我年紀的讀者,有些共同的記憶,甚至繪上了簡易地圖,年代標示,景象具體,很容易讓人身入其境.....
「這下子,家庭是我所創造的產物—而非我生來所參與的產物。」
【長橋 The Best We Could Do】這本書,從作者自己生小孩,母親從加州飛來幫她打氣的當時,疼痛,拉開所有記憶的布幕。而最終章又拉回自己親子的相處,來對應父母、甚至祖父母時代對孩子的傷害或給予而有所領悟。
時代顯然不同了,而古今尚可融入親情的感同身受,卻仍需要溫暖的傳承。
作者「倒帶」,先畫出自己的一路走來。年輕的作者有當畫家的志向,和男友同居時,父母已經沒有意見了,因為兩位姊姊的愛情稀釋了妹妹帶來的衝擊。
「⋯而在我心中,他們也永遠是個象徵—象徵一道鴻溝的兩側,充滿著意義和憎怨。」直到帶著兒子遷居加州(父母住的地方),漸漸領悟到「貼近」和「親近」不是同一件事。
這在口述史編寫裡相當重要,夠「親近」,緩緩道來的真情夠真實。
作者12歲時外祖父母也移民來美國,「透過我母親孝敬她父母的方式,我學會了奉茶、送禮—卻絲毫沒學到有關親近父母之道。」,而父親總自稱「沒爹沒娘」,「我20幾歲的時候才得知,我爺爺其實活著」,於是除了父親,作者與母親和姊妹、弟弟回越南一趟。
「返美不久後,我開始記錄家族史,我想,如果我能搭建一座橋,連結過去和現在⋯⋯必定也能將父母視為確實存在的兩個人,並學著如何愛他們更深。......我們住得如此近,彼此卻像遠在天邊。」
【長橋 The Best We Could Do】的背景,穿越戰亂(越戰1955-1975),從父親和母親的口中,知道他們的成長,避難,相遇,結婚,生子,飄洋過海........
從自己有深刻印象的童年開始描述,作者仍記得父母分居前,一家人在一起日子,是如何積極的想融入美國的生活,有歡樂也有恐懼。「我父母早已在另一個時空裡定型,回不去了⋯⋯也因此,家成了挫折感的圈養欄,躲了一群趕不走的妖魔鬼怪。」他們的學歷不低,會說法語和一點英文,卻只能找最底層的工作養活孩子。
「我只要稍微假裝勇敢,別人就會覺得我很了不起。從此以後,假裝勇敢就成了我克服恐懼的秘招。」
我讀著作者寫的父母的童年,是有點驚訝的,如果不是戰亂頻傳,都能算得上出身富貴。而此階段的繪圖甚是吸引我,感覺超越文字的魅力,那些漁村情境放在二戰前後的台灣,並不違和。
父親家族的故事,充滿意外又讓人心疼。有聰明的紳士(曾祖父)和有錢的寡婦(曾祖母)撐腰,而「老百姓困在兩軍之間,只能懂得臨機應變,在縫隙中求生存」。
日子久了,下一代(祖父母)就得不挨餓變通,貧賤夫妻難過,1945年,飢荒最慘時,「有天夜裡,我爸(5歲)看到— 他爸毒打他媽,然後趕她走。我爸從此再也沒見過他母親。」
回到雷洞村,回到曾祖母的庇蔭下,又逢法國人掃村,驚恐的七歲的父親被帶著逃離村子,「這下妳能瞭解了我是如何走過來的。也能知道為什麼後來的我⋯⋯不太正常。」接著14歲,又逃了一回到西貢。
「我們就像是螞蟻,一見到巨人,就得慌張地逃到更遠的地方重新過日子。像我曾祖父母那般苟延殘喘⋯⋯或年幼的我爸,他只渴求著像樣一點的生活。」
印象裡的母親,「她多半穿著工作服、皺著眉頭,並趕著為一家六口煮晚餐。她能放鬆的機會不多,她顯得嬌柔,散發著歐蕾的香味。」從越南寄來的舊照片裡,發現母親的美麗,她幾乎是上流家世出身,直到柬埔寨的越南人出事,才回芽莊。母親成績最好,最得寵,上貴族學校,曾經想當醫生。
兩個人相遇相結合,面對失去孩子的痛,和得保護孩子的堅定,讓他們在畏懼中做出選擇。
小時候,作者眼中的父母親,在分居前也不見得稱職的爸爸媽媽。
我只是稍微提一下此書的前幾章重點。怎樣的傷害和際遇,才會讓人抓出機會,就算前途汪洋大海,生死未卜,也得攜家帶眷硬闖未知的新世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才不完全是。
那個,給每個孩子們準備,並嚴格囑咐在緊急狀況必保的檔案夾,說真的,有讓我頓悟重要性。
其餘,你得自己讀。讀者的年齡層,我想可能是這本書爆發觸動級數的控制點。
其實現在坊間出版類似的書不少,我所謂的「類似」,在於更多沒有經歷過大戰的人,開始想「紀錄」父母或先人們所處的年代事蹟,畢竟難以想像他們如何一路無辜又冒險走來?價值觀,生命觀,每個年齡層都強調「代溝」,每看一本純文字書,字裡行間,是有想拉近「距離」的衝動。
作者下筆畫自己和家人的態度和容貌,驚恐和憧憬,是如何的情緒?埋進比讀者更深層的心疼時,哭了嗎?我突然想知道,我是眼紅了......
對於手機在手就是全世界,媒體還有空間天天介紹美食,即使流行傳染病爆發的近代,打開影片還有人關心的今天來說,那個在砲灰下挨餓,想逃,病痛等同於生死過關活過來長輩們,我們和他們之間,沒有路,就該在代溝上搭一座橋。
新圖上架 隨時更新→歡迎分享點閱. (點數可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