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ome A Writer:寫作者的「主動閱讀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共同作者)
所謂的寫手,就是一份在取材中驗證自己建構的假說,並進行探究的工作。為了成為一名優秀的取材者,必須從平時就養成「觀察 → 推理 → 假說」的習慣。
那麼具體上來說,該如何才能養成主動(並伴隨著評斷)的閱讀方式呢?接觸觀察對象時,要觀察哪裡才好?該思考些什麼?接下來,要為各位介紹幾種我自己特別在意的「更主動的閱讀方式」。

如訪談般閱讀

就像閱讀一本書那樣,閱讀他人,閱讀全世界。
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以取材者的姿態去面對。
至於背後的基礎,還是在於「閱讀」。雖然欣賞電影或音樂也不錯,但書籍一定更容易讀。為什麼?
電影、音樂會或戲劇的長度大多是兩小時,換言之,也就是在兩小時內演出一部作品,是「時間的藝術」。一旦開始上映,就不會停頓,作品中的世界隨著時間而流逝。既無法提供觀眾停下來思考的空檔,播放時當然也沒有「暫停」鍵可按,隨著人們對聲音或影像的沉浸與投入,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相對的,書籍是可以毫無限制、隨時都能停下來思考的媒體,時間控制的主導權在讀者身上。就像這本書,閱讀過程中,各位想必也會停下來休息幾次,或視情況分幾天來讀吧?要在什麼樣的地方、用哪種步調、怎麼閱讀,全都是讀者的自由。我們就先以書籍為開端,學會基本的「主動閱讀法」──不光是讀(只是欣賞),而是要在閱讀中主動提問。
一、如果見到這個人,我會問他什麼?
假設你參加某場演講。開場時,主辦單位表示:
「演講結束後,我們希望安排一段問答時間。到時候會將麥克風輪流傳給所有人,請各位先想好三個問題,準備提問。」
真是一場可怕的演講。相信你會比平常更專心吧?為了不漏掉講者所說的每一句話,想必會全神貫注,洗耳恭聽吧?就算不是,應該也不可能打瞌睡。「結束後,非得問問題不可」,光是這樣的要求,就讓人無法安於被動的狀態。
平常的閱讀也這麼照做就行了。
不論作者是早就作古或語言不通的外國人,甚至是絕不可能見到面的大作家都沒關係。不論閱讀的是太宰治、海明威的作品,或手塚治虫的漫畫,放在心上的那句話都是一樣的。
「如果見到這個人,我會問他什麼?」
為什麼想寫下這本書?開頭的那段話有什麼涵義?為什麼用這種手法來表現?這段小故事是否以那起事件為範本?審判場景的臨場感非常棒,這是經過多少次怎樣的取材經驗才寫成的……像這樣,抱著閱讀完畢時將有一場「獨家專訪」等著你的心情,一邊思考眾多問題,一邊往下讀。
所謂的閱讀,就是與作者的對談。正因為有了對談,即使是同樣的一本書,一百個人也會有一百種閱讀方法。一邊思考提問,一邊閱讀,就是執行專屬於自己的「解讀之道」。
二、思考未著墨的部分,而非已寫出的內容
像訪談一樣閱讀書籍時,最先浮現在腦中的,應該就是一堆「為什麼」:為什麼選用這個主題?為什麼那樣寫?為什麼需要這段小故事……其實光做到一點,就已經算是相當主動的閱讀了。
不過在這裡,我們要更進一步思考「為什麼」。焦點不要只放在書中已存在的事物,也要思考未著墨的部分。
也就是說,超越「為什麼那樣寫」之類的提問,進一步提出「為什麼沒那樣寫」的疑問。
讀到前所未有的文章而深受感動時、發現字裡行間殘留著不協調感時、覺得說明不夠充分或過度時……不只要想「為什麼那樣寫」,而是要好奇「為什麼沒有這樣寫」。
在某種意義上,這或許是寫手才有的閱讀方式,因為背後有著「如果是我,一定會這麼寫」這一層思考。
可以是「如果是我的話,可能會寫出那種(平庸的)文章」之類的自我檢討,也可以是「這麼寫的話,應該更有趣,也更容易懂」的提案。但無論如何,請盡可能同時思考「為什麼沒有這樣寫」的提問。
作者所採用的表現手法或用語,都是經過各種嘗試而決定的。我認為這些呈現都是正確的,但當然,它不會是唯一的正確解答,說不定有更其他貼切的表現方式,甚至也可以乾脆整段刪除。
「為什麼那樣寫?」
這種提問誰都會。這是不必動腦、最簡單,但也可說是最沒禮貌的發問。
「為什麼沒有這樣寫?」
為了提出這個問題,提問者自己必須先理解內容,因為這是在先有「如果是我會這麼寫」的前提下才會提出的問題。如果可以進一步發展為「或許你因為這樣的理由,而選擇這種呈現方式,但如果是我,應該會這麼寫」就更好了。為了豐富與作者之間的對談,請同時思考「其中沒有寫出的部分」或「應該要寫出的內容」。
三、一邊閱讀,一邊思考如何介紹給他人
假設你剛讀完一本書,朋友問你:「那本書如何?」
這時,如果你只說得出「很有趣」或「很無聊」之類的感想,不得不說,那還真是一段空虛的閱讀經驗。若能真正做到主動閱讀,應該會產生更多感受與想法才是。
我閱讀時,會一邊讀,一邊思考:「該怎麼向○○○介紹這本書?」
儘管沒人要求我非得發表什麼心得不可,但閱讀時就是會想到特定的某人,並思考「如何介紹這本書給他/她」或「要說些什麼感想」之類的問題。視情況而定(並非應任何人要求),我有時甚至會一邊讀,一邊想像自己要寫一篇書評。
比方要介紹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某位被特異思想迷惑的青年,宣稱要實現正義,因此殺害了放高利貸的貪婪老太婆。不過很不幸的,老太婆的妹妹也在案發現場。青年不由得……」你會順著故事就這樣說下去嗎?
還是會像這樣:「這是一部以青年特有的苦惱—『自己是天選之人,還是凡夫俗子?』為主題,描述理想與現實背離的作品……」針對作品的主題去說明呢?依對象與狀況不同,應該也會有不同的敘述方式。表達對一本書的感想,其實是一項「將某人寫下的話語,用自己的腦袋重新編輯、建構並語言化」的行為;了解故事梗概這種程度的事當然不用說,但如果無法做到結構性的理解(高抽象度),想盡情描述內容其實是很困難的。
即使沒有機會介紹(output)給他人,還是希望各位能在閱讀的同時,有意識地讓自己處於「要是有人問我這本書如何,也能答得出來」的狀態,這也是一種高度主動的做法。
四、將自己代換成書中人物
最後想為各位介紹享受重讀(重看)小說(電影)樂趣的方法。
國中時期,我開始用自己的零用錢買唱片—當時還沒有CD。對於兄姊口中那些對貝斯手或鼓手的評論,我一直都聽不太懂。像是披頭四,就算聽了他們的歌,也只會跟著主唱和旋律跑;吉他的聲音勉強還聽得出來,但要我分辨貝斯還是鼓聲什麼的「美妙」之處,實在難如登天。
以小說或電影來比喻,就是只知道追著主角(主唱)和梗概(旋律)跑,完全看不到其他細節的狀態。
於是有一次我做了個實驗,將同一首曲子連續聽了五遍。
先是以人聲為主,就像平常那樣聽。接著專心去聽吉他的聲音,第三遍只聽貝斯的聲音,第四遍只聽鼓聲。我集中注意力,分別聽那些聲音從喇叭的哪些地方怎樣被彈奏出來。當然,其他樂器的聲音就當成噪音無視。
像這樣,了解各項樂器的聲音後,再全部放在一起聽一次。不論是人聲、吉他、貝斯或鼓聲,都敞開耳朵去聽。
以這種主動分析的方式連續聽了幾次後,即使是頭一次聽到的曲子,鼓聲和貝斯的聲音也能和歌聲一樣,同時進入耳裡,聽見的當下就發現到「這個樂團的鼓手很棒」「低音實在太酷了!」等等。
不論小說、電影、漫畫或運動,應該都可以套用這種方法。
例如將電影《洛基:勇者無懼》視為女主角阿德里安的成長故事;將電影《教父》當成遭丈夫麥可玩弄的女性—凱伊的悲劇來看;以對手國支持者的角度觀看奧運比賽;以大兒子德米特里為主角來閱讀《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故事。這並不容易。因為稍不注意,就會回到以洛基為主人翁的視角,或是不由得就開始為我方的運動員加油了。
但只要反覆練習,應該就能開始注意到先前遺漏的小細節,並發現矛盾之處,成為一種多元、俯瞰式的閱讀訓練。
好書不論讀幾次都很有趣。只不過既然要重讀,不如花點心思,用異於過去的方法來讀。尤其是那些以經典之姿流傳下來的眾多作品,都具有足夠的深度,能包容各式各樣的閱讀方法,也正等待眾人以不同的方式來解讀它們。
◎本文節錄自古賀史健:《取材.執筆.推敲:《被討厭的勇氣》作者直授,最全面的寫作指南》,究竟出版。圓神書活網博客來誠品金石堂momo讀墨電子書各大通路熱賣中。

【作者簡介】

古賀史健

撰稿人,株式會社batons代表。1973年出生於福岡,畢業於九州產業大學藝術學部。曾任職於眼鏡公司、出版社,1988年起以寫手身分獨立接案。包括譯為31國語言的全球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與岸見一郎合著)在內,著作有《古賀史健整理的糸井重里。》《20歲的自己想上的寫作課》等書。企畫執筆的書籍則有:《重新選擇我們無法選擇的。》(幡野廣志/著)《未來之課》(瀧本哲史/著)《0:歸零,重新出發》(崛江貴文/著)……相關編著書籍將近百本,累計銷量已突破1300萬冊。
2014年時,因為大幅提升商業書寫手的地位,獲得「日本商業書大賞」的評審特別獎。隔年,為了提升撰稿人書寫的專業度,成立了「writers’ campus」和株式會社batons,持續培養未來的文字工作者,為了將專業技術接棒給下一代而不斷傾注心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5會員
7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圓神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三十歲左右,我將工作領域轉往書籍出版。原本因雜誌字數限制而不能寫的內容,一旦換成書籍,就可以盡情地寫。而且不同於雜誌在新一期出刊後,舊刊便會從書店消失的情況,書籍會一直留存下來。基於這樣的想法,我轉換了跑道。令人困擾的,是內容的賞味期限。
任何人都會在寫作(改寫)時遇到瓶頸,或遇到不管怎樣就是覺得很煩的狀況:明明該動筆了,但就是沒有靈感浮現;心情低落,什麼都不想做。許多人認為這是「幹勁」的問題。沒錯,確實是拿不出幹勁的問題。
所謂的寫手(writer,或稱撰稿人)是什麼?我們會稱呼寫什麼東西的人為「寫手」?寫文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所謂的文章,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寫?寫作時要專注於哪一部分?從何寫起才好?
肥胖是一種健康警訊,盲目的減重不但成效差,還會復胖! 檢視個人的體質對症治療,不用執著能量守恆,吃好吃滿也能瘦! 體重上升其實只是一個身體的現象,是身體給你的警訊,在節食、健身之前,你得先找出身體失衡的根源,做出調整,減重之路才會輕鬆,而肥胖背後暗示的身體問題,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解決。
覺得沒自信?什麼都做不好?無力改變現實? 容易陷入不安?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不安、欠缺活力、嫉妒、焦慮、溝通障礙…… 這些全是「心理雜訊」在作怪! 找出你內在大大小小的心理雜訊,然後清理掉,生命就會開始改變! 
從主播臺到斜槓創業── 提問力給了我人生自由選擇權,帶我走上身心富足之路 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以提問為業。 二○一六年,我因為需要照顧孩子,不得不離開主播臺。還記得那一天,我播完新聞,頂著濃妝,在人聲嘈雜的電視臺,怯怯地找新聞部主管談離職。
三十歲左右,我將工作領域轉往書籍出版。原本因雜誌字數限制而不能寫的內容,一旦換成書籍,就可以盡情地寫。而且不同於雜誌在新一期出刊後,舊刊便會從書店消失的情況,書籍會一直留存下來。基於這樣的想法,我轉換了跑道。令人困擾的,是內容的賞味期限。
任何人都會在寫作(改寫)時遇到瓶頸,或遇到不管怎樣就是覺得很煩的狀況:明明該動筆了,但就是沒有靈感浮現;心情低落,什麼都不想做。許多人認為這是「幹勁」的問題。沒錯,確實是拿不出幹勁的問題。
所謂的寫手(writer,或稱撰稿人)是什麼?我們會稱呼寫什麼東西的人為「寫手」?寫文章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所謂的文章,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寫?寫作時要專注於哪一部分?從何寫起才好?
肥胖是一種健康警訊,盲目的減重不但成效差,還會復胖! 檢視個人的體質對症治療,不用執著能量守恆,吃好吃滿也能瘦! 體重上升其實只是一個身體的現象,是身體給你的警訊,在節食、健身之前,你得先找出身體失衡的根源,做出調整,減重之路才會輕鬆,而肥胖背後暗示的身體問題,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解決。
覺得沒自信?什麼都做不好?無力改變現實? 容易陷入不安?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不安、欠缺活力、嫉妒、焦慮、溝通障礙…… 這些全是「心理雜訊」在作怪! 找出你內在大大小小的心理雜訊,然後清理掉,生命就會開始改變! 
從主播臺到斜槓創業── 提問力給了我人生自由選擇權,帶我走上身心富足之路 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以提問為業。 二○一六年,我因為需要照顧孩子,不得不離開主播臺。還記得那一天,我播完新聞,頂著濃妝,在人聲嘈雜的電視臺,怯怯地找新聞部主管談離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When Greed Becomes Dominant: The Story Behind Cai Xia’s Speculation and Self-Stealing 1978 was the early stag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m
Thumbnail
過去這幾十年來,為單一雇主全職工作一直被視為常態,但也逐漸顯示在美國人力市場上,再也無法以此方式謀生。近期 McKinsey《美國機會調查》報告顯示,高達 36% 的就業受訪者,認為自己是獨立工作者。與 2016 年美國獨立勞動力佔就業人口的 27% 來看,這比例明顯增加。
無極電腦的AI特朗普的善惡本性回復了,不再只有善良。他一個轉身,指著我說:你是瘋子。他對全世界說:I will be come back。 我把AI特朗普也卸載了,不是他不給我寫,而是我把最好的已留下。我是瘋子?我對他說:I want you to be president again。
Thumbnail
這首是《Hannibal》的Fan Song,喜歡“雙面人魔漢尼拔”的同好,十之八九都知道,還沒入坑的小夥伴也歡迎入坑喔! 音源: https://m.youtube.com/watch?v=xmVzeriU5m0&pp=ygUZYmVjb21lIHRoZSBiZWFzdCBrYXJsaWV
Thumbnail
算是無意見注意到的書,但看完介紹後就下手了,因為這是我目前想看的書。 身為基督徒,也就是所謂新教徒,對馬丁路德自然非常熟悉,我說熟悉是一種自以為熟悉,畢竟新教改革就是從路德開始的,這從小就知道阿!但也只有這樣而已,他發出怒吼,把天主教陳苛掃進垃圾堆,不但讓新教出現,也促進天主教改革。 但實際上到底是
Thumbnail
完整標題:become 與「變;變易;變成;變易成為;變得;變轉;變突;出突;目醒;符合;吻合;匹合;配合;相合;相襯;陪襯;相稱;頭稱」等的橋接
On Becoming a Person的最終章,討論了行為科學與人的議題,以及行為科學的力量與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我們該如何運用這種新科學的力量? ⭐在這等美麗新世界中,人究竟會變成甚麼樣子? ⭐誰會持有運用這些新知識的權利? ⭐運用這種新知識之時,會把世界帶向怎樣的目標和終極價值?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When Greed Becomes Dominant: The Story Behind Cai Xia’s Speculation and Self-Stealing 1978 was the early stage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m
Thumbnail
過去這幾十年來,為單一雇主全職工作一直被視為常態,但也逐漸顯示在美國人力市場上,再也無法以此方式謀生。近期 McKinsey《美國機會調查》報告顯示,高達 36% 的就業受訪者,認為自己是獨立工作者。與 2016 年美國獨立勞動力佔就業人口的 27% 來看,這比例明顯增加。
無極電腦的AI特朗普的善惡本性回復了,不再只有善良。他一個轉身,指著我說:你是瘋子。他對全世界說:I will be come back。 我把AI特朗普也卸載了,不是他不給我寫,而是我把最好的已留下。我是瘋子?我對他說:I want you to be president again。
Thumbnail
這首是《Hannibal》的Fan Song,喜歡“雙面人魔漢尼拔”的同好,十之八九都知道,還沒入坑的小夥伴也歡迎入坑喔! 音源: https://m.youtube.com/watch?v=xmVzeriU5m0&pp=ygUZYmVjb21lIHRoZSBiZWFzdCBrYXJsaWV
Thumbnail
算是無意見注意到的書,但看完介紹後就下手了,因為這是我目前想看的書。 身為基督徒,也就是所謂新教徒,對馬丁路德自然非常熟悉,我說熟悉是一種自以為熟悉,畢竟新教改革就是從路德開始的,這從小就知道阿!但也只有這樣而已,他發出怒吼,把天主教陳苛掃進垃圾堆,不但讓新教出現,也促進天主教改革。 但實際上到底是
Thumbnail
完整標題:become 與「變;變易;變成;變易成為;變得;變轉;變突;出突;目醒;符合;吻合;匹合;配合;相合;相襯;陪襯;相稱;頭稱」等的橋接
On Becoming a Person的最終章,討論了行為科學與人的議題,以及行為科學的力量與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我們該如何運用這種新科學的力量? ⭐在這等美麗新世界中,人究竟會變成甚麼樣子? ⭐誰會持有運用這些新知識的權利? ⭐運用這種新知識之時,會把世界帶向怎樣的目標和終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