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胖得很冤枉》:家醫科女醫師教你重啟健康體重基礎閾值,身體自然瘦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肥胖是一種健康警訊,盲目的減重不但成效差,還會復胖!

檢視個人的體質對症治療,不用執著能量守恆,吃好吃滿也能瘦!

體重上升其實只是一個身體的現象,是身體給你的警訊,在節食、健身之前,你得先找出身體失衡的根源,做出調整,減重之路才會輕鬆,而肥胖背後暗示的身體問題,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解決。

請回想一下,生活周遭真實發生的這兩個例子,到底問題差在哪裡?

A女:微胖、身材肉肉的、意志力超強,堅守能量守恆,隨身攜帶小電子秤和飲食日記,論克計算吃進的熱量,但是她的體重還是持續上升?!

B女:美食主義者,只要是「吃的」都會開心享用,從來不關心一份中薯要消耗330大卡,一份超商便當總熱量895大卡……偏偏身材就是很纖細,細到讓人嫉妒。

由於生活型態和體質的不同,如胰島素阻抗、腸漏症、過敏體質、隨時處在高度壓力下……等狀況,每個人的「體重基礎閾值」都不一樣,所以同一套減重法,別人做有效,你來執行卻是越減越肥。只要用對方法讓身體恢復平衡,不用挨餓和嚴格鍛鍊,自自然然就能瘦。

前言

肥胖不只是外觀上的問題,更代表著你身體發出的警訊!

看減重門診不知不覺也好幾年的時間了,最早我的門診模式會使用限制飲食或熱量,去控制病人的體重。最為人知的一種說法就是,若要減掉1公斤的體重,需要消耗7700大卡的熱量。所以如果每天少攝取500大卡,或靠運動多燃燒500大卡,只要持續14天,也就是2週的時間,就有辦法減輕1公斤的體重。

這個說法是十分合理,能量守恆對大多數的人都是有效果的,但不能理解的是,如果能量是守恆的,那為什麼有一些病人明明嚴格控制體重,甚至一天只吃不到1000大卡的熱量,但體重數字卻不動如山的停在那裡?

為什麼有的人吃不胖,有的人卻越減越肥?

這讓我想到一位微胖的病人,身材肉肉的她,常常讓人誤以為她是個美食主義者。但她其實高度自律於體重控制,用最嚴格的方式、斤斤計較每一份餐點攝取的卡路里,她甚至隨身攜帶一個小電子秤,方便隨時計算熱量,讓每天攝取的卡路里完美的控制在少於自己體重標準之下。偏偏在這樣嚴格的控制中,體重並不盡人意,她微微發胖的外觀還常讓別人以為她是一個不忌口的美食家。

你必須看過她從包包裡拿出隨身攜帶的電子秤,和她記錄每一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小筆記本,才會相信微微發胖的她,其實是個意志力遠高過一般人、高度自律的女子。但為什麼,在這樣高度自律的狀態下,她的體重仍然持續上升?

我再舉個相反的例子吧!我相信你身邊總是會有幾個人,他們不太忌口的吃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從來不知道一份中薯需要消耗330大卡,一份便利超商的便當總共有895大卡,他總是開心的吃啊、吃啊,甚至吃進了很多你連碰都不敢碰的食物,偏偏身材就是很纖細,細到讓人羨慕。

這兩個不同的例子,到底問題差在哪裡?又為什麼,減重產品跟減重選項琳瑯滿目,但總是找不到一個完美的方式,可以直接讓人變瘦不再復胖?(如果有那種產品上市,你一定要告訴我,我會去買該公司股票!鐵定賺翻了。)

自從我接觸了功能營養醫學,我越來越明白上述的兩個例子的差別,並不在他們減重方式有錯誤,而是在他們「自身的體質」狀況大不相同。那個吃很多卻身材持續保持纖細的人,因為過往的身體狀況是平衡的,就算偶爾暴食,體重仍會守恆在一個固定的健康範圍上下;但那位高度自律的女子可就相反了,胰島素阻抗、腸漏症、過敏體質、隨時處在高度壓力下……身體自己所設定的「基礎體重」,或許就遠遠高過一般人。(我會在後面解釋「基礎體重說法」,來說明為何有些人體重一直維持在胖的狀態,無論多麼努力減重都看不到顯著的改變,反而像溜溜球那樣越減復胖後增加的體重越是驚人。)

如果你是這輩子只減過一兩次體重的人,而那一兩次都是不小心出國度假過得太開心、太放縱,體重才不小心上升,經過飲食和運動的控制後,體重自然回到原本的基礎值,那這本書恐怕就不太適合你,因為你的身體是健康平衡的!但若你是把減重當口頭禪,每天都在減重卻越減越胖;或是你從某一刻開始,明明飲食習慣完全沒有改變(甚至吃得更少了),但體重卻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幾乎已經快要不吃東西了,也每天努力到健身房報到,但體重數字仍不動如山的卡在那裡。如果是後面這兩種情況的人,那我會希望你好好的坐下來,打開這本書,看看書裡的內容是否就在講你的問題。

我常跟我的病人說「不要一直把肥胖視為敵人,因為它的出現是要提醒你,你身體的某處正在發生警訊!」讓我們一起翻開這個篇章,正視這個問題吧!

打破對減重認識的僵局

你對減重的認知是什麼?能量守恆定律、運動燃燒脂肪(一般所謂的「少吃多動」)、消夜不進食、單一飲食減重法。這些方式都可能對,也都可能不對!

為什麼我會說出這麼矛盾的話?或許因為在看了這麼多不同的病人之後,我才逐漸理解人體是一個多麼複雜的系統,要真的克服身體上的贅肉,就必須把你對減重的了解放到最謙虛的位置,重新認識自己。

若要正視肥胖,就不能只在體重秤上看著上下移動的1公斤便開心雀躍或沮喪難過,我們應該更積極樂觀地告訴自己,身體用它自己的方式在表達它面對的潛在問題,所以先別計較那1、2公斤的體重,而要先聆聽身體發出的聲音,當你聽到了、矯正了身體的問題,體重自然就會下降。(你不要以為我在說的是一個神話,我手上有好幾個病人,都在講究完身體的潛在問題後,就輕鬆而自然的降了8到10公斤。)

對於減重的了解,要說到多年前第一次接減重門診時,那時候的我還是總醫師(總醫師的任務,就是要負責協助醫院處理大大小小雜事、跟面對醫院指派的各種任務「使命必達!」)。當時醫院打算安排醫師來看健康體重控制門診,家醫科自然是最符合這樣期待的科部。坦白說,在這之前我曾經嘗試過一兩次減重,我的作法就是能量守恆、少吃多動,所以我並不認為減重有那麼的難,於是上頭長官交付我這項任務,我也就開心的接受了!

還記得最開始的時候,我研讀了非常多的營養相關書籍,尤其是對熱量算法的部分,我設計了一大堆的表格,要病人填寫他所吃的食物,以便我仔細的計算他的攝取熱量,然而治療效果卻把我的熱情給澆熄了。

我的第一位病人,是一個體重120公斤的男子,120公斤的體重若以熱量守恆定律來換算,我有把握讓他吃進飽足的熱量也照樣能瘦下來。這個病人專心的跟了我一年多的時間,體重總共只瘦了2公斤!他非常的信任我,但我總覺得沒有辦法對他的體重交代。那是我第一次體驗到,原來減重絕對不是只有熱量控制那麼簡單!

後來離開醫院之後,我沒再特別去開減重門診,只是執行一般的家醫科業務。在機緣巧合下,我的門診病人出現了一些有減重需求的患者,這讓我逐漸發現,當我「同步」在矯正他身體的疾病時,減重似乎變得容易了。我重新燃起對於減重治療的熱情!

我找了各種飲食方式:地中海飲食、阿金飲食、生酮飲食、得舒飲食,加上「特殊型肥胖」的特別對應策略(後面會詳細說明,我所稱之的「特殊性肥胖體質」),再整合矯正身體潛在疾病。

這些減重的病人後來都漸漸變成我的朋友,他們給我的回饋是,過去認為減重總是會減得面黃肌瘦,但在我的治療下,他們越減健康狀況越好、精神狀況也越來越佳!當我聽到他們的回饋時,我清楚地明瞭自己找對方向了!這就是我要給病人的治療法!

由於我看診時間有限、能看的病人數量也有限(看過我的診的人都知道,我看病人的速度很慢,一個病人花費的時間較久),但我又極度渴望將這樣完整的減重方式傳遞給眾人,於是我沉思許久,腦中重新排列組合整個治療順序,將淺顯易懂、容易執行的策略方法,記錄在本書中。

翻開這本書的你,之所以想閱讀相關書籍,想必也是對自己的體重持續控制不下來感到疑惑。如果上述說的恰好是你的狀況,請不要懷疑,有耐心地把它看完,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圓神出版的沙龍
204會員
70內容數
圓神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5
在真實世界裡,心想事成是會發生的。 心理學中有個「自我實現預言」效應,並不是說誠心祈禱全宇宙就會來幫你這麼簡單好用。當你對自己有了期許的目標,相信自己在未來會變得更好,這樣的所思所想,會誘發你追逐目標的行動,進而使你心中的畫面逐漸成真。
Thumbnail
2023/11/15
在真實世界裡,心想事成是會發生的。 心理學中有個「自我實現預言」效應,並不是說誠心祈禱全宇宙就會來幫你這麼簡單好用。當你對自己有了期許的目標,相信自己在未來會變得更好,這樣的所思所想,會誘發你追逐目標的行動,進而使你心中的畫面逐漸成真。
Thumbnail
2023/09/13
小說家金英夏在自己的短篇〈玉米和我〉中如此定義了小說這項職業: 小說不像大家的想像,小說是非常倚靠身體的東西,心臟一跳動,心就會服從了。我們的身體不同於詩人和評論家,我們是文壇的海軍陸戰隊、體力勞動者、肉鋪的老闆。 我已經體會到這段形容的厲害之處,所以我成為真正的小說家了嗎?
Thumbnail
2023/09/13
小說家金英夏在自己的短篇〈玉米和我〉中如此定義了小說這項職業: 小說不像大家的想像,小說是非常倚靠身體的東西,心臟一跳動,心就會服從了。我們的身體不同於詩人和評論家,我們是文壇的海軍陸戰隊、體力勞動者、肉鋪的老闆。 我已經體會到這段形容的厲害之處,所以我成為真正的小說家了嗎?
Thumbnail
2023/08/02
創意寫作始於五感、成於文字、終於傳達洞察。成功的創意寫作將洞察傳達給讀者,讀者會感到一陣刺痛,而且會全神貫注、五感靈敏、照見自我、不寒而慄、身歷其境、與之共情。創意寫作的關鍵在於激起讀者的情感、呼應作家澎湃的心潮,或許是對某種信仰的激情,或許是對某種憧憬的熱情。
Thumbnail
2023/08/02
創意寫作始於五感、成於文字、終於傳達洞察。成功的創意寫作將洞察傳達給讀者,讀者會感到一陣刺痛,而且會全神貫注、五感靈敏、照見自我、不寒而慄、身歷其境、與之共情。創意寫作的關鍵在於激起讀者的情感、呼應作家澎湃的心潮,或許是對某種信仰的激情,或許是對某種憧憬的熱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怎麼這麼瘦」、「好好啊,這麼瘦」,或是在飯局吃不下東西的時候,被打趣道「這麼瘦還減肥啊」,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尷尬的,似乎「瘦」這件事讓我失去了對我自己身體的話語權,作為主流價值所追求的身材,瘦子如果想討論身材議題,往往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闡述自己是多麼「不得已」而變瘦的,否則容易淪為無病呻吟
Thumbnail
「你怎麼這麼瘦」、「好好啊,這麼瘦」,或是在飯局吃不下東西的時候,被打趣道「這麼瘦還減肥啊」,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尷尬的,似乎「瘦」這件事讓我失去了對我自己身體的話語權,作為主流價值所追求的身材,瘦子如果想討論身材議題,往往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闡述自己是多麼「不得已」而變瘦的,否則容易淪為無病呻吟
Thumbnail
★檢視個人的體質對症治療, 不用執著能量守恆,吃好吃滿也能瘦!
Thumbnail
★檢視個人的體質對症治療, 不用執著能量守恆,吃好吃滿也能瘦!
Thumbnail
『體重就像股市,上上下下才是正常的。』 集中火力在一個月的減肥法,最常被嫌的就是短時間瘦太快,容易復胖,感覺急遽忽胖忽瘦的很不健康。 我們要搭配『減肥心法』,去幫助我們去做到那些大家都知道怎麼做但又辦不到的事情。 OK,重新回到體重忽高忽低這件事。 呃,這不是正常的嗎?有什麼好意外好批評的?
Thumbnail
『體重就像股市,上上下下才是正常的。』 集中火力在一個月的減肥法,最常被嫌的就是短時間瘦太快,容易復胖,感覺急遽忽胖忽瘦的很不健康。 我們要搭配『減肥心法』,去幫助我們去做到那些大家都知道怎麼做但又辦不到的事情。 OK,重新回到體重忽高忽低這件事。 呃,這不是正常的嗎?有什麼好意外好批評的?
Thumbnail
這1-2年來因為身邊朋友常常問我有關於減肥的看法,感謝他們給我一些啟發 這篇文章有點冗長,所以我會把它分成「實踐篇」與「心靈層面」篇。 如果對於心靈層面的解釋覺得太過於抽象, 那麼或許實踐篇對你是會比較有實質上的幫助,
Thumbnail
這1-2年來因為身邊朋友常常問我有關於減肥的看法,感謝他們給我一些啟發 這篇文章有點冗長,所以我會把它分成「實踐篇」與「心靈層面」篇。 如果對於心靈層面的解釋覺得太過於抽象, 那麼或許實踐篇對你是會比較有實質上的幫助,
Thumbnail
喝水會胖,但尿尿可以少掉300g左右;睡覺多的話可以少500g;洗澡多的話也會有300g。睡覺前的體重會比起床多。而運動或是飲食的變化,不會在「隔天」就會看到,要延後2~3天才會有變化,另外「吃多了」的確會突然增加比較多,偶爾吃多了只要維持一定量的熱量消耗,它也會在幾天後減少,不要太容易沮喪就不持續
Thumbnail
喝水會胖,但尿尿可以少掉300g左右;睡覺多的話可以少500g;洗澡多的話也會有300g。睡覺前的體重會比起床多。而運動或是飲食的變化,不會在「隔天」就會看到,要延後2~3天才會有變化,另外「吃多了」的確會突然增加比較多,偶爾吃多了只要維持一定量的熱量消耗,它也會在幾天後減少,不要太容易沮喪就不持續
Thumbnail
減肥沒那麼容易,每塊肉都有它的脾氣 ... 總之,體重設定值決定了我們可以增減設定值的百分之十左右的重量,因此減肥與意志力關係不大,與你吃了什麼東西?吃了多少則關係甚大,因此吃對東西,相對重要;除吃之外,多睡一點睡飽一些;增加肌肉量,都對減輕體重有一定的幫助。問題是:知易行難,減重是長期的過程,因此
Thumbnail
減肥沒那麼容易,每塊肉都有它的脾氣 ... 總之,體重設定值決定了我們可以增減設定值的百分之十左右的重量,因此減肥與意志力關係不大,與你吃了什麼東西?吃了多少則關係甚大,因此吃對東西,相對重要;除吃之外,多睡一點睡飽一些;增加肌肉量,都對減輕體重有一定的幫助。問題是:知易行難,減重是長期的過程,因此
Thumbnail
  「世界上最動聽的三個字,不是“我愛妳”,而是“妳瘦了”。」 體重的增減與體重設定值有關,體重設定值維持的時間越久,身體就越容易保持這個狀態。減少進食量,增加消耗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固定做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減輕並減少壓力程度,或許你就創造了新的身體所認可的體重設定點了。
Thumbnail
  「世界上最動聽的三個字,不是“我愛妳”,而是“妳瘦了”。」 體重的增減與體重設定值有關,體重設定值維持的時間越久,身體就越容易保持這個狀態。減少進食量,增加消耗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固定做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減輕並減少壓力程度,或許你就創造了新的身體所認可的體重設定點了。
Thumbnail
肥胖是一種健康警訊,盲目的減重不但成效差,還會復胖! 檢視個人的體質對症治療,不用執著能量守恆,吃好吃滿也能瘦! 體重上升其實只是一個身體的現象,是身體給你的警訊,在節食、健身之前,你得先找出身體失衡的根源,做出調整,減重之路才會輕鬆,而肥胖背後暗示的身體問題,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解決。
Thumbnail
肥胖是一種健康警訊,盲目的減重不但成效差,還會復胖! 檢視個人的體質對症治療,不用執著能量守恆,吃好吃滿也能瘦! 體重上升其實只是一個身體的現象,是身體給你的警訊,在節食、健身之前,你得先找出身體失衡的根源,做出調整,減重之路才會輕鬆,而肥胖背後暗示的身體問題,也才能夠得到真正的解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