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5/13)很榮幸地受到了"珊瑚礁旅行"的邀請, 擔任訪談節目的來賓, 在線上和許多大陸朋友分享台北的生活。
以下是訪談內容的摘要(非逐字稿), 文末也有珊瑚礁旅行的介紹海報, 有興趣的朋友也歡迎掃碼了解更多。
(小藍是珊瑚礁主持人的暱稱)
小藍:請問你覺得,台北和基隆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基隆是個小城市,人口30W左右,不到上海一個區的樣子。那邊是港口城市,曾經以礦業和出口為經濟支柱,這幾年不如之前繁華了。
總體來說,基隆節奏比較慢,地理位置靠海,是個慢生活,看山看海的地方;台北相對靠內陸,經濟發展得更好,本身的文化由於新老融合,也更多元一些。
小藍:所以你在台北前後生活了也有10年左右,跟我們講講,那是個怎樣的地方吧!
台北市面積大概270平方公里,跟上海寶山區差不多大。常駐人口250萬左右,跟旁邊的新北市其實已經基本融合。
這邊是盆地地形,四面被山環繞。所以爬山在當地是個很常見、很流行的休閒活動。例如這些照片,是我們那邊的四獸山,它是象山、獅山、豹山及虎山的統稱,是爬山的熱門地。
很多山就在市區周圍,出門就可以爬。
小藍:大家平時除了爬山,閒暇時還會做些什麼?
這個大城市差不多都那樣啦。吃吃喝喝,逛逛商場,各式室內娛樂。
早幾年台北推過文創產業,有例如設計市集、文化展覽,創作空間等等。
小藍:我們群內有小夥伴現場提問了:台北有什麼好吃的水果?
台北地理上屬於熱帶,所以你能想到的熱帶水果這裏基本都有,香蕉啦、鳳梨/鳳梨、芒果。
小藍:那個...我突然想到了鳳梨酥。
分享一個冷知識哦,大部分鳳梨酥其實是用冬瓜,而不是鳳梨(鳳梨)做的。我們這邊有叫“土鳳梨酥”,那是真的鳳梨做的,我搜下它的介紹:
土鳳梨酥的內餡其實就是鳳梨與糖熬煮成的鳳梨果醬,只是須將水分煮乾一些,冬瓜餡的鳳梨酥則是多了冬瓜醬
小藍:土鳳梨酥?get!還有什麼其他甜點嗎?
還有車輪餅。這個長的像紅豆餅,裏面包著各種餡料:榴蓮、巧克力、可以說萬物都可包,哈哈!
還有涼圓,這個吃起來口感會比較像湯圓。牛軋糖、芋圓也是這邊常見的特色。
小藍:在那邊正餐大家會怎麼吃呢?
避坑首先要記住一點:沒有所謂台灣菜這麼一說。
台灣的飲食文化比較豐富,這和人口組成有關。這邊有原住民,有早期從福建、閩南、潮汕、客家那邊來的居民,以及後來來了更多大江南北的,四川、山東,四處都有,所以這裏的菜系其實是大融合。
你能在這邊吃到很正宗的東北菜、川菜館,真的本土小吃偏閩南風格,但跟現在福建這邊的小吃又不太一樣,可以理解為改良後發展而來的。
小藍:你會推薦大家去哪兒吃呢?
當然是最具代表性的夜市了,無論是從吃還是玩的角度,來了台北絕對不可錯過!
寧夏夜市,士林夜市,饒河街夜市。
基本上每天都有營業, 像是過年這種大型節假日店家可能少一點。
小藍:前面說到大家來自各地,現在大家普遍會認為自己是台灣人還是老家人呢?
經30-40年前,會有外省人、本省人的概念。如今二代、三代下來,不太會有這種對立。
小藍:對了,大家說什麼方言呢?看到台灣的注音系統,我完全迷失...
哈哈,注音系統,沒學過的是會看不懂,我們是從小學這個的,就跟拼音一樣。
最能代表台灣的方言,算是閩南語吧。台北的捷運,就是地鐵上會用4種語言播報:普通話、客家話、英語、閩南語。在台北,聽到的大概7成是普通話,但是去了高雄或台南,可能超過有一半都是閩南語。
客家話僅局限在少數地區。
小藍:還有什麼好玩的?
台北故宮是地標之一。
城市的其他地方整體偏商業化,沒什麼特別好去的。
喜歡戶外還是會推薦去爬山,山和海是一起的,在有些山上能看到大海和整個台北夜景,很美。
對了,還有廟宇也是重要的文化體系。
我對這個領域不太熟,就不給大家多介紹了。
記得去夜市!
小藍:101大廈有必要上嗎?
我自己上過一次,是帶外地朋友去的,和上海人平時不會上東方明珠一樣,哈哈。
上面視野當然很好啦,但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大家見仁見智吧。
小藍:出了台北還能怎麼玩?
推薦環島,來了台灣大家喜歡以各種形式環島。
以前開車、乘火車的最多,後來騎車/機車環島比較火,那時好像修了單車環島路線,當中會有補給站,自行車維修站。不知道現在怎麼樣。
對了,環島從順時針走和逆時針走的體驗會很不一樣,整體上路線東段偏鄉村自然,西段基本沿海城市為主。
(以上訪談文字內容經"珊瑚礁旅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