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在那邊】聽新聞聊中風,小編帶你讀懂新聞:做不到「這三件事」當心腦中風 快撥11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0.11

本集邀請:瀕臨中風(?)的Hannah、讓人中風(?)的Aaron、瞭解中風的Vanessa,一起聊聊中風這件事~

《特別聲明》今日相關內容均非專業醫療指示,單純分享並促進民眾對不同疾病的認識,所有的醫療行為請務必遵守專業醫療人員要求,勿聽信電台或Podcast在那邊隨便說說~

《本集重點》
📍 中風為什麼要撥119?
📍腦中風發生一定會死亡嗎?
📍中風送醫三小時內,到醫院不到三成?
📍 如何判斷可能是中風?
📍這些高風險族群,更要留意中風徵兆?
📍 中風送醫急救,為什麼是黃金三小時?
📍 中風分成這2種?
📍 這三個小動作,就能判斷中風?
📍中風SOP急救從叫救護車就開始?

【延伸閱讀】做不到「這三件事」當心腦中風 快撥119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5/4956060

■ 中風為什麼要撥119?

在聯合新聞網上有一則新聞,做不到「這三件事」當心腦中風 快撥119

先從標題來看,就是腦中風跟快撥119!

幾年前,曾經有報導救護車被大家亂用的新聞,就是什麼事都打119、 110,奉勸大家一定要珍惜救護車資源,留給需要用的人,所以如果我家就住在醫院旁邊,就不用再打119了吧?!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分享,建議要打119,主要是不清楚病人發生的狀況要怎麼處理,就算醫院在旁邊要自己前往,萬一病人在搬運的過程當中,有任何閃失,可能造成更大的遺憾;而119是專業的救護人員,他們有一定的處置程序,遇到什麼狀況該怎麼處理,會用最標準的方式,把病人送到醫院。

藥學系/藥理研究所-蔡松柏分享,就算醫院就在你家旁邊,那家是不是腦中風的急救責任醫院呢?不是每家醫院都有中風的急救處理,若自己前往還需轉院,就會耽誤急救的黃金時機。如果第一時間就叫119,他們會知道現在這個時間點,往那家醫院去才是對的。

在台灣中大型醫院基本上都有中風的救治,但並不是每一家醫院都有中風急救的系統,這是很重要的知識!若發現自己或家人要中風了,不要自行前往或叫自己計程車,也不要等家人回來再前往醫院,延誤就醫時間,一定要透過119救護系統來協助。

■ 腦中風發生一定會死亡嗎?

報導中談到,腦中風是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三萬名腦中風患者,平均44分鐘即有一人死於腦中風。所以中風發生一定就是死亡嗎?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分享,中風發生一定就是死亡嗎?這不盡然,還是要看病人發生中風的時候,腦血管受到堵塞的程度是多少,影響腦部功能的程度有多少,癒後的狀況也不一樣。另外病人可以多快到醫院就醫,不一定所有中風的病人,都會在短期因為失能造成死亡,但腦中風的確會帶給病人很大的影響,包括行動、言語上,甚至後續對於他的生命有一些重要的影響。

■ 中風送醫三小時內,到醫院不到三成?

中風應該要趕快送到醫院,在台灣腦中風學會最新調查發現,能在3小時內到院的不到三成,怎麼了嗎? 還是中風很難發現?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分享,這有可能因為戲劇對於中風的誤導,以為中風就是眼前一黑就倒下,但是事實上中風前會有點頭暈、手腳有點麻木,有可能只是一下子不舒服,想休息一下或等家人回來再說,或等一下再去醫院,這都耽誤最好治療的時間。而有點頭暈、手腳有點麻木都是中風前兆,但為什麼沒有辦法3小時內送達,因為根本不知道是中風,所以要讓大家知道,中風可能有哪些徵兆,當你覺得自己身體不太舒服的時候,有什麼方法可以判斷可能是中風,能盡快打119送醫救治。

■ 如何判斷可能是中風?

如何判定那些是中風的前兆呢?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分享,當覺得頭暈時,不要輕忽,因為頭暈有可能是腦部的血管受到阻塞,血流量提供不足,導致會有點暈眩。再明顯的一點,會發現自己身體半邊突然沒有力,手腳沒有力,本來可以拿一支筆、一個杯子,結果突然舉不起來,或者開始聽不懂別人講的話或自己講話含糊不清,或者有人發現你的臉,當下好好的,下一秒臉就不對稱、歪一邊,這些前兆都可以協助我們判定可能是中風前兆的症狀。

Hannah分享,曾經有位同事,有天覺得身體一邊麻麻的,想說是自己太累,在家休息,後來發現有一邊手舉不起來,才趕快去醫院,但已經錯過了黃金三小時,現在就只能復健,所以有些症狀實在很難判斷,有可能是中風的前兆。

有些症狀像頭暈、臉部僵硬、或者顏面神經失調、手麻、手腳無力舉不起來,發生的當下多半都會覺得是自己太累,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放在一起,很難第一時間聯想到是中風的狀況、或是需要趕快到醫院去,所以調查中風患者能在三小時內到院不到三成,看起來比例是非常低,所以一旦中風發生不是死亡就是臥床,這個小小疏忽所造成身體的影響是蠻大的 。

■ 高風險族群,更要留意中風徵兆?

這則新聞是幾個醫學會一起聯合宣導,包含台灣腦中風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台灣急診醫學會、台灣神經學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共同提醒,一旦發現腦中風症狀,要盡快就醫,這幾個醫學會一起聯合宣導的用意,是讓有中風風險的人先有這樣的警覺心。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為什麼跟中風有有關係呢?

藥學系/藥理研究所-蔡松柏分享,糖尿病會造成大、小血管病變,大血管病變當中就心臟病、腦中風都是糖尿病可能會發生的併發症,我們常聽這個糖尿病會有糖尿病組,就是所謂的血管病變,他的血管病變是全身的,也會引發中風的問題。

台灣神經學學會,為什麼跟中風有有關係呢?,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分享,蠻多中風病人是接受神經科醫師的治療,包括在中風的急性期,讓腦部血栓塞的情況可以降低,甚至中風後的整個復健、持續的追蹤,都是在神經科接受治療。神經學學會對於腦中風的議題非常關注,希望中風的病人在癒後能恢復的話更好,也希望高風險的病人可以不要中風。

這則新聞主要目的,除了提醒一般人要很留意中風的前兆,如果有慢性疾病的問題,要更特別留意中風的發生,而這些腦中風的前兆跟其他疾病都有可能有關係,如果是這些高危險族群又有這些徵兆的時候,應該要馬上想到這是不是中風。

■ 中風送醫急救,為什麼是黃金三小時?

為何中風要把握黃金三小時,這三小時是怎麼來的呢?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說明,黃金三小時是當初救治急性中風,有一個叫血栓溶解劑的藥品,是可以施打在缺血性中風患者,去溶解阻塞血管的血塊。藥品研究設計,認為在3小時之內施打會達到最好的效果,隨著科技進步,在3小時至4.5小時內施打血栓溶解劑,可以發揮很好的效果,讓血栓可以溶解,讓病人不會因為這個血栓堵塞造成腦部的影響。3小時,是從過去的累積的研究數據所擷取出來。3小時的起算點從何時算呢?是以發現自己覺得可能中風的時間點開始,若患者沒有即時發覺,患者到了醫院,透過一些精密的檢查,在來判斷這個時間點。

對於急救的時間點是很急迫的,只有這一個解決方案嗎?這和我們的認知不太一樣,如八點檔有二種劇情,一種是救不回來,另一種第二天後就能走出醫院有可能嗎?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說明,我們希望病人可以趕快到醫院就醫,這個絕對是在跟時間賽跑,希望能保存病人最多的腦細胞,而不會影響到他後續的身體功能。至於說兩天之後是不是有辦法可以出院,在於急性腦中風的時間點,到底救了多少腦細胞不要死掉,不要讓功能繼續惡化,如果不管施打靜脈溶栓劑這個時間得宜,或者說後續有做其他處置,相信病人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恢復到之前的狀況。

■ 中風分成這2種?

腦中風是有藥可以救,這個藥一定救得了嗎?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說明,還是得看這個中風的型態是什麼?
腦中風型態分成兩種,一種是「缺血性中風」,另一種是「出血性中風」。

「缺血性中風」可以想像說腦袋裡面的血管,像水管一樣被血塊堵住了,導致血流供應不夠,讓腦細胞的功能沒有辦法正常運作,醫生就會建議施打靜脈溶栓,把血塊處理掉讓它可以正常運作。

「出血性中風」是說腦血管很像水管破掉,血液散佈在腦的細胞和細胞之間,讓腦細胞因為擠壓,而導致他的功能喪失甚至死亡。因為已經在出血了,沒有辦法用脈脈溶栓劑,還是得看病人中風的型態是哪一種。

目前的資料累積來看的話,「缺血性中風」占大概70~80%,「出血性中風」占大概10%~15%,以缺血性中風比例占最多,但不論是那一種就是趕快送到醫院,需要跟時間賽跑。

希望民眾可以知道,當有感覺到頭暈、或者手麻,臉部沒有辦法微笑,講話講不清,這是沒有辦法判斷到底是缺血性還是出血性中風,所以只要民眾發現自己或者是家人,會是身邊周遭朋友有這樣的狀況,還是趕快打119盡快送醫。

■ 這三個小動作,就能判斷中風?

為了幫助大家記得,聯合報的報導裡面特別提到,如果一旦發現你做不到「微笑、舉手、說你好」任何一個動作的話,就應該要趕快送醫,這裡強調趕快送醫是打119。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說明:

「微笑」就是臉會有一邊不對稱,因為我們的腦,基本上有分左、右腦,各控制一邊的行為,所以當臉部不對稱,就是有一邊顏面神經的血管被堵住,沒有辦法正常微笑。

「舉手」手部沒有辦法同時舉起,有一邊的手會舉不起來,比較少同時兩邊都舉不起來。

「說你好」講話時,字句沒辦法講清楚,像有一個滷蛋含在嘴巴裡講不清,可能是舌頭部不夠靈巧,因為中風的關係會講不出來。

「FAST」和「微笑、舉手、說你好」是什麼?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說明,FAST是從國外引進來的,是以四個字母做為代表:

微笑Face:臉部表情是否歪斜。
舉手Arm:手舉起來是否有力量。
說你好Speech:講話是否清楚。
打119送醫Time:爭取3小時內送醫的黃金救治時間。

■ 中風SOP,急救從叫救護車就開始?

爭取3小時內送醫的黃金救治時間,在救護車到院前,醫院都在為病人協助什麼?

護理系/公衛研究所-Vanessa 說明,當病人由119救護車送到醫院急診前,救護人員在救護車上,若懷疑病人是中風的狀況,會有標準的檢測,當病人到院前可以讓醫院能夠銜接,而到了醫院後,有一定的檢傷分類,透過標準程序SOP,讓病人接受相對應的檢查。

藥學系/藥理研究所-蔡松柏分享,在救護車的救護人員在標準檢測的過程中,可以知道他應該往哪些醫院送之外,有些縣市做得更進步,他們會事先通報即將抵達的醫院,醫院有中風的小組會啟動做事先的準備,而每個醫院的編制各有不同,到院時會檢傷分類,初步判斷是不是中風是急診科醫師,而神經內科醫師,神經外科醫師,影像學的醫生都會參與到,再加上還有其他醫療團隊成員,每個醫院的SOP要做好,團隊成員排班也要排對,這些有通過認證的醫院就是腦中風急救的責任醫院。

希望可以大家可以記住中風是有徵兆的,牢記FAST「微笑、舉手、說你好」口訣,記得要打119,爭取3小時內送醫的黃金救治時間。


謝謝你的閱讀,請給小編一個愛心吧!並把文章收藏起來!也請多多分享和留言交流~

Follow 小編在那邊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各大Podcast平台【 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KKBOX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編在那邊
18會員
71內容數
健康新聞的翻譯蒟蒻嗎? ! 各大Podcast平台、FB、IG、YT 搜尋「小編在那邊」歡迎訂閱追蹤!
小編在那邊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貓咪也有地位爭奪戰?!多貓家庭要如何和平相處,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 各位貓爸媽看過來~這集找不到小編邀請到獸醫師Janet來分享,養貓到底會不會上癮?! 想知道如何在多貓家庭中找到平衡嗎?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經驗分享,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讓貓咪們和諧共處!
Thumbnail
2025/04/22
貓咪也有地位爭奪戰?!多貓家庭要如何和平相處,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 各位貓爸媽看過來~這集找不到小編邀請到獸醫師Janet來分享,養貓到底會不會上癮?! 想知道如何在多貓家庭中找到平衡嗎?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經驗分享,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讓貓咪們和諧共處!
Thumbnail
2025/03/26
要知道持續的咳嗽,可能不只會影響肺部功能,甚至嚴重會有多個器官衰竭的可能性?! 不管怎麼吃藥都不見好轉,千萬不要再以為只是感冒還沒完全痊癒啦! 這集小編特別邀請到Wen Lung和Kevin一起來了解到底是哪些疾病會導致我們不停咳嗽!! 最重要的是,如果咳嗽超過8週,就一定要去看醫生啊~
Thumbnail
2025/03/26
要知道持續的咳嗽,可能不只會影響肺部功能,甚至嚴重會有多個器官衰竭的可能性?! 不管怎麼吃藥都不見好轉,千萬不要再以為只是感冒還沒完全痊癒啦! 這集小編特別邀請到Wen Lung和Kevin一起來了解到底是哪些疾病會導致我們不停咳嗽!! 最重要的是,如果咳嗽超過8週,就一定要去看醫生啊~
Thumbnail
2025/03/12
街頭的浪貓們,其實都在等一個機會,被一顆溫暖的心發現!如果你願意伸出援手,他們的命運就可能因此改變。這集要跟大家分享一本超實用的「迷你貓中途手冊」,從基礎照護到如何幫貓咪找到新家,步驟清楚又簡單,讓你輕鬆上手,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英雄!快一起加入「迷你貓中途
Thumbnail
2025/03/12
街頭的浪貓們,其實都在等一個機會,被一顆溫暖的心發現!如果你願意伸出援手,他們的命運就可能因此改變。這集要跟大家分享一本超實用的「迷你貓中途手冊」,從基礎照護到如何幫貓咪找到新家,步驟清楚又簡單,讓你輕鬆上手,成為他們生命中的英雄!快一起加入「迷你貓中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患者,在上班時突然心肌梗塞,而被送到急診室。」林恆旭醫師指出,「經過緊急處置,撿回一條命,也順利出院,回到職場。」 患者原本都定期回診拿慢箋,使用抗心律不整與抗凝血藥物,以避免血栓形成。但是家屬抱怨說,患者自認沒有症狀,所以不願意按時服藥,偶而才吃一次藥,結果中風真的就發生了。
Thumbnail
「那是一位50多歲的患者,在上班時突然心肌梗塞,而被送到急診室。」林恆旭醫師指出,「經過緊急處置,撿回一條命,也順利出院,回到職場。」 患者原本都定期回診拿慢箋,使用抗心律不整與抗凝血藥物,以避免血栓形成。但是家屬抱怨說,患者自認沒有症狀,所以不願意按時服藥,偶而才吃一次藥,結果中風真的就發生了。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台灣正面臨一個嚴峻的健康危機:中風。每47分鐘,就有一位台灣人被這場無聲的殺手奪去生命。這不僅是數據,更是家庭的痛苦,是失能的困擾,是社會的沉重。但在這黑暗的背後,有希望、有方法,可以拯救生命,改變命運。 據最新統計,台灣中風致死率居高不下,每47分鐘就有一人因中風喪命
Thumbnail
【記者許家源/雙北報導】 台灣正面臨一個嚴峻的健康危機:中風。每47分鐘,就有一位台灣人被這場無聲的殺手奪去生命。這不僅是數據,更是家庭的痛苦,是失能的困擾,是社會的沉重。但在這黑暗的背後,有希望、有方法,可以拯救生命,改變命運。 據最新統計,台灣中風致死率居高不下,每47分鐘就有一人因中風喪命
Thumbnail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可能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且整體死亡風險上升。因為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
Thumbnail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可能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且整體死亡風險上升。因為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
Thumbnail
「醫師,我的心臟經常亂跳、心悸,而且我還會喘。」70歲的老先生摀著胸口抱怨。 黃姍惠醫師回憶,該名患者經過連續心電圖檢查後發現患有心房顫動,而且一天中有快7小時的時間處在心房顫動的狀態。經討論,患者接受了冷凍消融導管治療。 「手術隔天老先生開心地說他的症狀消失了,沒有心悸、也不會喘
Thumbnail
「醫師,我的心臟經常亂跳、心悸,而且我還會喘。」70歲的老先生摀著胸口抱怨。 黃姍惠醫師回憶,該名患者經過連續心電圖檢查後發現患有心房顫動,而且一天中有快7小時的時間處在心房顫動的狀態。經討論,患者接受了冷凍消融導管治療。 「手術隔天老先生開心地說他的症狀消失了,沒有心悸、也不會喘
Thumbnail
接觸腦中風之後,會接收很多似是而非的資訊,來自網路或是病友之間。有許多常見的問題或是疑問,你是否真正了解了呢?
Thumbnail
接觸腦中風之後,會接收很多似是而非的資訊,來自網路或是病友之間。有許多常見的問題或是疑問,你是否真正了解了呢?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2.08 本集邀請誤入地球的外星人 Vanessa 以及被小編抓來代班Sam,來一起聊聊哪些不可忽略的疾病! 《特別聲明》今日相關內容均非專業醫療指示,單純分享並促進民眾對不同疾病的認識,所有的醫療行為請務必遵守專業醫療人員要求,勿聽信電台或Podcast在那邊隨便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2.08 本集邀請誤入地球的外星人 Vanessa 以及被小編抓來代班Sam,來一起聊聊哪些不可忽略的疾病! 《特別聲明》今日相關內容均非專業醫療指示,單純分享並促進民眾對不同疾病的認識,所有的醫療行為請務必遵守專業醫療人員要求,勿聽信電台或Podcast在那邊隨便
Thumbnail
「哎呀!」正在散步的陳先生突然摀住胸口。 「你怎麼了?」陳太太憂心地問。 「有點胸悶,心臟突然跳很快。最近偶而會這樣,應該休息一下就會好…」話還沒說完,陳先生便感到頭暈、眼睛黑曚。 看到先生坐倒在地,陳太太嚇壞了,連忙打電話求救。
Thumbnail
「哎呀!」正在散步的陳先生突然摀住胸口。 「你怎麼了?」陳太太憂心地問。 「有點胸悶,心臟突然跳很快。最近偶而會這樣,應該休息一下就會好…」話還沒說完,陳先生便感到頭暈、眼睛黑曚。 看到先生坐倒在地,陳太太嚇壞了,連忙打電話求救。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0.11 本集邀請:瀕臨中風(?)的Hannah、讓人中風(?)的Aaron、瞭解中風的Vanessa,一起聊聊中風這件事~ ■ 中風為什麼要撥119? 在聯合新聞網上有一則新聞,做不到「這三件事」當心腦中風 快撥119 先從標題來看,就是腦中風跟快撥119!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0.11 本集邀請:瀕臨中風(?)的Hannah、讓人中風(?)的Aaron、瞭解中風的Vanessa,一起聊聊中風這件事~ ■ 中風為什麼要撥119? 在聯合新聞網上有一則新聞,做不到「這三件事」當心腦中風 快撥119 先從標題來看,就是腦中風跟快撥119!
Thumbnail
於13年前時夏天的某一天,在我工作突然回家時,發現我的外婆躺在地上,不能夠移動.......,頓時間錯愕了一下,這時候我先確認了呼吸、脈搏都是正常,喊叫後有反應,這時候大概確定生命徵象暫時無誤,當下採復甦姿勢後立刻撥電話打了119。 *(現在CPR流程已改為”叫叫CABD”叫-確定病患有無意識 叫-
Thumbnail
於13年前時夏天的某一天,在我工作突然回家時,發現我的外婆躺在地上,不能夠移動.......,頓時間錯愕了一下,這時候我先確認了呼吸、脈搏都是正常,喊叫後有反應,這時候大概確定生命徵象暫時無誤,當下採復甦姿勢後立刻撥電話打了119。 *(現在CPR流程已改為”叫叫CABD”叫-確定病患有無意識 叫-
Thumbnail
初始   句話可能要花個5分鐘才有辦法理解,五分鐘前的回覆通常沒有經過思考,在面對照顧你的親友以否定的方式來面對你時,你心裡面也會自我否定就會羅患病後憂鬱症,直到不能自己的狀態甚至失智。你沒中風過你怎麼知道我是什麼想法?你清楚這個病症之後所有的因素嗎?說話那麼快我怎麼跟得上理解?這真的就是我們患者的
Thumbnail
初始   句話可能要花個5分鐘才有辦法理解,五分鐘前的回覆通常沒有經過思考,在面對照顧你的親友以否定的方式來面對你時,你心裡面也會自我否定就會羅患病後憂鬱症,直到不能自己的狀態甚至失智。你沒中風過你怎麼知道我是什麼想法?你清楚這個病症之後所有的因素嗎?說話那麼快我怎麼跟得上理解?這真的就是我們患者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