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出生開始,隨著成長,胃口加大,需求也跟著加多。有人有需求,就必須有人供給,没有供給,人就活不下去。當供給的能力大於需求的欲望時,一定活得比較快樂,因為滿足的關係。當需求的不滿大於供給的餘力時,一定活得比較痛苦,因為缺乏的關係。所以,人要活得快樂,就不能永遠只作需求者,要想辦法當個供給者,表示我們是充裕而有餘的。
攤開我們的一生來看,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獨特的發展,愈是深入各個層面,不僅身分開始多元化,需求也會變得多樣化,因為要「搭配」的關係。相對而言,臨到的供給責任也會更形加重。如果你的需求始終大於供給,代表你的處境肯定是貧窮且難過的。若是如此,你該仔細想想,是不是有什麼應盡的本份未盡,該做的事情没有做到。
曾有人從宗教的論點提出一句話,說人生所有一切的遭遇都是「最好的安排」。若一切已是最好,豈不是没有「更好」了﹖那不就意味著,人生的好與壞,到此拍板定案,再怎麼力圖改變也没有用了﹖
拿這句話對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艱苦百姓說,他們要如何認同﹖認同的前提,必須先認命;如果認命,還求神拜佛幹什麼﹖如果搞不清楚狀況就認命,很容易對生命失去熱情和衝勁,需求都不夠了,還談什麼供給,更別提會為了不可能改變的人生去努力。
人與人之間的依存關係,是建立在互助互補上。既然是互助互補,就一定有人會多付出一些,有人少得到一點,大家不分彼此,只求圓滿。這樣的話,生命的「苦」才能減至最輕,人生的「痛」才能降至最低。人人奉行,理當盡義,這才是最好的安排。在這個理想尚未實現以前,最好先改成「恰好的安排」。
「恰好」的意思就是,你的處境是根據你做了什麼相對應的事來決定。做得好,處境就好;做得不好;處境就不好。也許在一時之間,你的好處境是由做了不好的事而來,到最後也一定會得到報應。得與失,苦與樂,在整體的生命中形成一種絕對的平衡。在這個世界上,没有哪個生命會永遠得或永遠失;也不會有哪個生命會永遠苦、永遠樂。這就叫做「恰好」。
「恰」字另有更深的涵意;「心」「合」為恰,每顆心皆能彼此合意,但不是合你的意,也不是合我的意,更不是某個特定的誰的意,是合乎天意。好比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是因為地球的軸心作了23度的傾斜,造成地球在繞行太陽旋轉時,表面不均勻的受熱,因而產生了季節的更迭。一年有四季才是對生命最恰好的安排,絕非永遠保持我們以為最好的春天。
當我們第一次睜開雙眼看見世界時,上天就已經對我們今世要扮演的角色,做了最恰好的安排,除非我們想做白佔土地、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要不然,我們肯定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哪怕是伸手救一隻螞蟻也算,千萬不要看輕自己。至於你想問,為什麼你扮演的角色不是鴻海集團的總裁郭台銘,而是開車載木材的王小明﹖那是因為,在起初投股的時候,受到「執念」牽引所造成的差別;郭台銘投生在與總裁磁場相應的環境,接受磨練與考驗;王小明則投生在與木材磁場相應的環境,承受勞累與匱乏。不過,王小明之所以不能成為郭台銘,並不是出生地不好,也不是名字取得不好,而是自己的努力不夠好。20歲以前的郭台銘所擁有的外在條件,不見得有比王小明好,最後能成功的坐上總裁的位子,是他靠著內心的火熱,把郭台銘應該要扮演的角色演活、演絕、演到贏得上帝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緣故。
所以,活在同樣的世界,有人適合演郭台銘,有人適合演王小明,不能全是郭台銘,也不能全是王小明;大家安份守己,各盡其力;然後,互相效力、但求共好的一起生活在台灣這個大家庭裡,這就是比最好還要好的恰好安排。
「命定」不是「注定」,是「欽定」,欽定我們在宇宙萬有裡最恰如其份的角色。劇本雖已事先寫好,但没有限制我們用何種方式演出,即使是悲劇,一樣可以用喜劇的心情投入。我們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善盡本份,再無其他了。等到有一天,戲台結束、人生落幕的那一刻,你終將會發現,上天準備了最好的禮物,要送給這輩子做人、做事、做得最是恰好的你。